7月27-28日,2022上海瓜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農業展覽館舉行。國內鄉村振興領域首個民間產業智庫——鄉村振興產業智庫發起人李軍出席活動,上海生鮮團長之家總經理,長三角社區團長聯盟副理事長云麗,國內知名農場主服務平臺——農創圈副總經理劉紅濤參加活動。
作為“2022上海優質農產品盛夏展”的一個重要環節,7月27日~28日,以“上海果品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本次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通過1場圓桌對話和6場專題講座的形式,邀請包括政府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專家、學者嘉賓,從地產瓜果的種植、流通和營銷等不同維度,分析地產瓜果的生產現狀,探討瓜果產業的模式創新,為進一步促進上海地產瓜果產業提檔升級凝聚智慧,匯聚力量。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二級巡視員方志權再致辭中表示。 多年來,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充分發揮導向作用,開展優質農產品的大展示、大推介活動,為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提供了舞臺,為廣大市民體驗分享農業成果鋪設了通道,為本市瓜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條件。希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地產優質農產品宣傳展示,進一步促進本市農業與現代產業、現代商業接軌,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凸顯上海農業農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
活動重量級嘉賓,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通過互聯網,作了題為《用創新提升大城市水果供應鏈效率》的線上主旨演講,從水果供應鏈的重要意義、主要挑戰出發,提出應當用創新方式實現大城市水果供應鏈提質增效。他指出,農產品的供應鏈是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它連接著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其中瓜果是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作為一個超大城市,其對瓜果數量和質量的巨大需求,需要通過水果供應鏈的創新得到實現。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如何進行地產瓜果產業體系的規劃?新民晚報記者為此專訪了出席活動的鄉村振興產業智庫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李軍教授。李軍認為,上海具有發展都市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其瓜果產業體系的規劃應立足“銷區”這一定位。無論是電商、社區團長都可以成為瓜農果農對接社區的樞紐。其最佳的模式是:瓜果還未采摘的時候,已經被預定。在上海這樣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完全等候實現。當然這里面需要有大數據的對接和支撐。
上海生鮮團長之家總經理,長三角社區團長聯盟副理事長云麗介紹,在今年四月份的上海疫情中,依托上海地區的各小區“團長”,上海的地產瓜果基本可以做到就近銷售。從整個市場的消費容量來看,上海本地優鮮的瓜果產能遠遠不足,就需要廣大農場主在生產上朝著“精品、高端、差異化”的方向發展。
國內知名農場主服務平臺——農創圈副總經理劉紅濤認為,上海郊區的農業更多地體現出“休閑農業”的特點,瓜果產能并不算大,但可以承載城市居民在周末下鄉親子度假的功能,所以上海瓜果行業的產業發展,更應該從休閑觀光農業的定位來出發,如果一味追求產量并無必要。未來有一個重要的模式是“社區對接農業”,就是由城市居民社區來對接某一個特定的瓜果基地,實現產銷無縫對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