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7月銷量的數據公開,又一次驚艷了市場:售出汽車162,530輛,同比增長183.1%,其中乘用車銷售162,214,同比增長184.7%,環比增長21.3%。
碰巧的是,在8月3日銷售數據公開的這一天,《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位列其內。在比亞迪混動和純電車型大賣之際,《財富》世界500強最新榜單中出現比亞迪的身影,也算是實至名歸。
作為一家今年基本要大賣100萬輛汽車的國產車企,比亞迪強烈的市場進襲能力在今年以來一直保持著。27年造車歷程,留下了長途奔襲與長程突破的能力。也正因為此,有著傳統車企標簽的比亞迪在新能源車時代所體現出的爆發力,不是短途的驚艷,而長程的累積。
一個月銷出16.2萬輛汽車,這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據。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也是火星四濺,月銷上萬輛已是造車新勢力們強悍不強悍的標志,而特斯拉則常常以月銷突破5萬輛為驕傲。而比亞迪如同一把鈍刀,其勢樸素,其力驚人,遠遠地將月銷10萬輛的標尺甩開。
從早期的電池制造商開始,現在的比亞迪是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疊加的行業龍頭。27年的發展,是什么讓它在時代變換、市場更新中維系主動、鍛造強勢?
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有一個原因最為重要,那就是:技術的突破與積累。
新能車時代,賣車要賣得好,技術支撐才是圈粉消費者的最大因素。無論是比亞迪還是特斯拉都是如此。比亞迪的技術自信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今年三月份,比亞迪全面停售燃油車,成為第一家砍掉燃油產品線的傳統車廠。這一消息傳出后業界驚訝,因為許多大廠都將停售燃油車的時間點放在五年后,而比亞迪幾乎沒有設緩沖期,直接全方位進入了新能源車制造時代,不純粹是勇氣與眼光,更重要的是技術的自信。
第二、比亞迪的技術支撐,不僅使新能源造車更主動,也因此打造出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比亞迪要為特斯拉提供電池的消息,早在今年6月就已傳出,目前正逐步變為現實。8月10日下午的媒體消息指,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比亞迪供應的刀片電池已經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這也是特斯拉首座應用比亞迪電池的超級工廠。
第三,過去三年左右的時間,比亞迪的股價表現有目共睹,股價幾乎翻了七八倍。在比亞迪的資本故事中,有巴菲特這樣的股神背書,也有新能源板塊的牛股表現,資本對其的追捧,一是對銷量的認同,二是對技術支撐的認同。有實力當然有魅力。
第四,比亞迪有一支龐大的研發團隊。總人數超過了 4 萬,龐大的研發團隊背后是近 2.4 萬項的授權專利。對于這個授權專利數量至少可以有兩種解讀:第一,目前為止,汽車界或可稱第一;第二,是中國 500 強企業平均數值的 8 倍。
第五,比亞迪的研發投入是逐年遞增。新能車是個燒錢的行當,沒有在研發上燒錢的勇氣和實力,是干不長久了。財報的數據顯示,2021 年,比亞迪研發投入 106.27 億元,2020 年砸了 85.5 億元,2019 年扔了 56.29 億元。一年比一年多,是這么個情況。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CTB、SiC、e 平臺 3.0、DM-i/DM-P 等技術,是鼎鼎大名的,這是所有努力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