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間隔多久,又一家日本企業翻車了。前幾天看到央視報道,今年6月至7月,日本制鐵公司的工廠,多次向東京灣排放超出標準值的有毒氰化物。經調查,該工廠在過去3年間排放超標有毒氰化物達39次,且均未上報。
果不其然,在新聞發布會上,日本制鐵公司高管致歉說,氰化物是由于設備故障流入排水系統。感覺日本企業一出現問題,負責人就跑出來道歉鞠躬,并且找借口甩鍋。
本來提起日本、德國這些制造強國,他們講究誠信、重視工匠精神,制造業更是這兩個國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家也打心眼里很信任,之前國人去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的事情,現在還記憶猶新。但是一次次暴雷,如今讓很多人,產生了信任危機。
就拿汽車來說,以前國內基本被德系、日系瓜分市場,桑塔納進入中國賣我們18萬,依然有人追捧。但新能源時代,中國汽車開始全面反擊,上半年國產車總銷量達到489萬輛,同比增長16.5%,在乘用車市場的占比超過47%。而德系和日系的份額均出現下滑趨勢。
還有家電行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家電稱霸中國,大家應該還記得,當時家里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等,基本都是夏普、索尼、松下、日立、東芝等日本產品。但是現在可以留意下,家電基本都是國產的海爾、格力、小米等等。
當消費者對國產的固有偏見被打破,發現性價比真的不錯。例如之前618,京東上賣得最好的家電主要是格力、海爾這些國產;在唯品會平臺上,國產小家電備受年輕人青睞,果蔬清洗機、洗碗機銷量暴增超過700%;洗地機、干衣機也是整體增長4—5倍。
唯品會首頁的家電類目,也能看到海爾、康佳、蘇泊爾和小米這些品牌,在平臺上特賣價低至3折,性價比更高。一個明顯的變化,當國產精益求精,一樣能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的產品,而且價格比進口貨更便宜。
中國制造不僅在國內熱賣,還開始加速出海。如英國王子,車隊里不僅是國外豪車,還有中國的比亞迪;或者日本年輕人,也開始使用中國制造的小家電。隨著日本德國制造業的濾鏡被打碎,洋品牌和國產的位置開始對調,中國制造的競爭力越來越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