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9月14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對十年來房地產相關工作做出了回顧和總結,也回應了當下備受關注的“保交樓”等相關問題。
對于“保交樓”的進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關于保交樓,上個月我們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當中。”
攻克“保交樓”資金難題
“保交樓”最重要的難題就是資金來源。此前的8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部門透露,將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靈活運用階段性信貸政策和保交樓專項借款。
據悉,專項借款精準聚焦“保交樓、穩民生”,嚴格限定用于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實行封閉運行、專款專用;通過專項借款撬動、銀行貸款跟進,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點評稱:“此次會議也充分關注了近期的市場熱點,尤其是保交樓方面的熱點內容。此次專項借款的表述,也使得后續市場各參與方有了定心丸,對于更好解決近期的停工事件、防范出現房地產金融風險問題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也有助于更好地促進重點城市近期工作的解決。”
專項借款區別于地方性質的紓困基金,專項借款面對的是全國層面的“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涉及面比較廣,但是,截至目前尚未有具體的項目落地。而此次住建部發聲也將預示著將加快專項基金的落地。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此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強調“保交樓”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推進,明確當前專項借款跟進的節奏,進一步釋放了積極信號。結合鄭州與國開行簽訂了3000億元協議,其中1600億元用于棚改貸款,促進全市安置房全面復工,“保交樓”相關資金正在落位,有助于修復市場信心。
重申住房政策目標
回顧過去十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表示:“這十年,是我國房地產業發展速度最快、房地產市場規范程度不斷提高的十年,人民群眾居住條件顯著改善。這十年,住房供應規模持續增加,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132.34億平方米,是上一個十年的2.2倍。”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過去十年,盡管房價明顯上漲,但近年來做得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建立并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落實落細城市主體責任和省級監管責任,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對控制房價上漲,穩定市場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盡管市場回調,但長效機制基本穩定,確保未來不會發生反彈和大漲,商品房平穩運行的機制基本形成。
同時,此次會議上也系統總結和重申了目前房地產政策的主要內容,即“一定位、兩體系、三目標、四要素”,一個定位也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做好房地產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健全兩個體系,一個是住房市場體系,一個是住房保障體系,這兩者缺一不可。三是努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四是完善“人房地錢”四個要素聯動機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
陳文靜指出,“房住不炒”定位仍是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優化的底線,此次會議再次重申。住房制度改革將持續推進,未來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同步發力力促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一方面,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的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另一方面,保障體系不會完全取代商品化住宅,市場化體系的建設中,高品質住房的需求釋放仍有空間。
“此次會議對于后續住房發展的動作目標等提出了非常清晰的路線。目前,社會上對于住房市場的認識,以聚焦短期市場行情變化為主,但后續確實要關注此類宏觀總綱的表述,對于明確改革路線具有積極的作用。”嚴躍進如是說。
新聞來源: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