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人民廣場吃著炸雞,而此時此刻我在隔離......
是真的,剛從即墨支援抗疫一線返回,居家隔離中。這就是我又一次長期停更的原因,條件實不允許。
前言
最近形勢總體向好,但局部變化仍不可預料。也許你一覺醒來,忽然發現樓下有“大白”逡巡----不能出門了!此時趕上家中蔬菜告罄,物資又不能馬上到位,咋辦?如果你像我這位鄰居一樣,擁有滿滿一院子盆栽,也許能從里面尋摸點兒吃的。
圖0
丑話必須說在前頭。植物是天然毒素工廠,常見綠植中有毒者眾多,如海芋(滴水觀音)之流甚至能奪人性命,“餓癟事小,毒死事大”,切不可貿然行事。本篇先探討“多肉”,這類植物通常長成豐腴肥美或吹彈可破的模樣,好像在發出“快來吃我”的熱情邀約......那么現在就來捋一捋,到底哪些“多肉”能炫進嘴里。
馬齒莧的近親
圖1.1 “金馬齒莧”/P. oleracea subsp. sativa
圖1.2 環翅馬齒莧/Portulaca umbraticola
圖1.3 環翅馬齒莧
圖1.4 大花馬齒莧/Portulaca grandiflora
馬齒莧,傳統野菜,世界各地多有采食習慣,不獨中國然,亞種“金馬齒莧(golden purslane)”在歐美有栽培。大花馬齒莧(moss rose)和環翅馬齒莧(wingpod portulaca)是與馬齒莧同屬的常見草花,一樣的“莖葉肉質”,除花色妖艷外,也貌似人畜無害,但安全性并不明確。一般認為環翅更宜食用,可焯熟涼拌,口感味道與馬齒莧相似。而顏值更高的大花,雖無明顯毒性,但有令人不悅的苦味,不建議吃。
馬齒莧的遠親
圖2.1 樹馬齒莧/Portulacaria afra
圖2.2 帶錦品種“雅樂之舞”
圖2.3 以樹馬齒莧葉子為配料的沙拉
樹馬齒莧,常綠肉質小灌木,舊屬馬齒莧科,現歸刺戟木科。商品名“金枝玉葉”,帶錦品種稱“雅樂之舞”或“雅樂之華”。原產非洲南部,與非洲象淵源頗深,據說提供80%以上的大象食物(我感覺這話有點浮夸),故名“Elephant Food(象食)”。人異于大象者幾希,南非原住民常用作蔬食,多汁味酸,生吃、清蒸、微煮或炒食。根據國外網友的實踐經驗,唯綠色嫩葉適于食用,帶錦的彩葉味苦,難以下咽。
“田七”和“穿心蓮”
圖3.1 心葉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ordifolium
圖3.2 市場上的“田七”
圖3.3 冰葉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心葉日中花,番杏科日中花屬的肉質草本,冰菜(冰葉日中花)的同屬親戚,常見綠植。把它栽盆里當花養,就叫“牡丹吊蘭”、“櫻花吊蘭”或“露花”,在菜市場或飯店則毫無道理地改叫“田七”或“穿心蓮”。既然公開作為蔬菜出售,安全性應無問題,而且此物性情潑辣,生長迅速,種上一大盆可備不時之需。唯一缺點就是難吃,與吃草沒有多大分布,與冰菜相比真有霄壤之別。
能吃的蘆薈
圖4.1 蘆薈/Aloe vera
圖4.2 木立蘆薈/Aloe arborescens
圖4.3 蘆薈的可食用部分
圖4.4 不夜城蘆薈錦/Aloe mitriformis 'Variegata'
作為一種“新型”蔬菜,蘆薈曾風靡一時,當年我部炊事班采購員都曾經買過,司務長和炊事班長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下手。能吃的蘆薈通常是庫拉索蘆薈(或干脆叫蘆薈)和木立蘆薈,從長相氣質來看,前者循規蹈矩,后者張揚跋扈;共同特點是葉片條狀披針形,肥厚多汁,食用部位為葉片內部的多肉組織(外皮不能吃),無色無味,炒或拌沙拉。不夜城蘆薈、翠花掌之類就不必惦記了,中看不中吃,有可能會造成腹瀉。
“養心菜”傷肝嗎?
圖5.1 費菜/Phedimus aizoon,攝于封控中的即墨
圖5.2 費菜的花序
費菜,又名景天三七、土三七,莫名其妙的新型“保健蔬菜”,商品名“養心菜”。有位植物學人說過,該種含不飽和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具肝毒性,但我沒找到這方面的論文,看來此說沒什么依據,可能與菊三七/Gynura japonica記混了。根據論文《費菜的急性毒性試驗》的結論,人食用費菜的最大耐受量為51.42g生菜/(kg·d),在此劑量范圍內食用是安全的。據說味道還行,“養心”只是噱頭,不用當真。
“寶石花”,最樸素的多肉
圖6.1 “朧月”/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
圖6.2 “姬朧月”/G. paraguayense ssp. bernalense
圖6.3 冬美人/× Pachyveria 'Pachyphytoides'
這種非常符合人們心目中“多肉”的定義,前面的多少有點勉強----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我見過的第一種“多肉”,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當年叫“寶石花”,現在流行叫“朧月”,還有一個顏值更高的亞種“姬朧月”。關于“朧月”的可食性,臺灣人已經大規模試驗過了,直接生吃就行。其本身味道酸澀,宜摻蜂蜜調味,冰鎮一下尤佳。“冬美人”的葉子也可如法炮制,其余景天科多肉最好不碰,或許有毒性。p.s. 聽說有人吃垂盆草,我不推薦。
最后一個,仙人掌
圖7.1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Opuntia Milpa Alta
圖7.2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圖7.3 梨果仙人掌/ Opuntia ficus-indica
仙人掌在中南美洲的菜市場如同白菜冬瓜一般平常,我國也有引進栽培的“米塔邦食用仙人掌”。并非所有仙人掌科植物都能吃,為安全計,建議只取肉質莖長得像“掌”的仙人掌屬種類,如仙人掌、單刺仙人掌或梨果仙人掌等,其它奇形怪狀的還是要敬而遠之。食用前削去刺座,須除惡務盡、不留隱患,切片或條,涼拌、燒烤乃至于煎炒烹炸,幾乎適用一切烹調手段。味道略酸,口感稍黏,可以嘗試一下。
圖7.4 攝于即墨華家周疃村
仙人掌的果實可食,想必與同為仙人掌科的火龍果多少有些相似,如果你家的仙人掌結了果,不妨吃掉它。切記采摘時須保持充分的敬畏,心急火燎地上手是極不明智的,因為果實表面的小窠中布滿倒刺鋼毛或鉆形刺,討厭得要死。當年我在某村任“第一書記”時,村委會的墻頭上放了一盆仙人掌,如上圖,我見其果實累累,紅潤誘人,于是輕舒猿臂,施展天山折梅手摘了一個。然后我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去后悔......
結束語
圖8.1 膨珊瑚綴化/Euphorbia alluaudii subsp. oncoclada 'Cristata'
圖8.2 大花犀角/Stapelia grandiflora
圖8.2 生石花/Lithops,攝于封控中的即墨小飯店
“多肉”的范圍太廣,一時半會說不完,常見栽培的就涉及到景天科、大戟科、番杏科、仙人掌科、阿福花科、天門冬科、夾竹桃科、菊科等多個科。像大戟科(圖8.1)、夾竹桃科(圖8.2)之類毒物扎堆的科想都不要想,除非你想自殺;其它科也應該慎之又慎,必須在已有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才能談“吃”,不能以身犯險、逮啥吃啥。就算安全無憂,你也未必舍得吃,比如生石花,下得去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