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雁
近年來,河南省鶴壁市衛生健康委以群眾健康為衛生健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普及健康知識納入整體統籌部署,先后出臺了多個文件,以加強規劃、政策、行動統籌,健全管理體制、工作運行和保障機制,形成部門協作、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實現從“治病為主”向“預防為主”的轉變。
為全面落實“健康中原行”行動,鶴壁市以抓好健康科普團隊能力建設為依托,完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知識傳播和健康科普技術服務三個體系,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推進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知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在此過程中,鶴壁市衛生健康委建立政府牽頭、部門參與以及覆蓋市縣鄉三級專業機構和各級醫療機構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成立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專家委員會、巡講團隊和志愿服務團隊三支專家隊伍,全市47個辦事處(鄉),877個社區(村),1421個衛生機構,均建立了健康教育網點,持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與自我管理能力,推進健康知識傳播。并統籌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社會團體和新聞媒體等各類資源,打造全市健康科普平臺。加強與鶴壁報社、廣播電視臺等媒體戰略合作,聚焦電視、廣播、報紙、網站、新媒體和“省120電視”、熱線電話等7種媒介,開設《第一健康》《名醫直播間》《疾控與健康》《健康鶴壁行動》《健康》等健康專題節目;建立全市健康教育新媒體矩陣;各機關、企事業、社區、車站、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欄2324個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傳;中小學校每周開展一次健康知識教育課程;利用大型廣場、各單位、社區、居民小區的電子宣傳屏滾動播放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公益廣告;建設健康主題游園28個、健康知識宣傳長廊或一條街335個,實現了健康教育傳播陣地全覆蓋,常態化開展健康科普知識傳播,建立立體式、全方位、多層次、高品質的健康知識的傳播體系。
此外,依托現有的市、縣兩級健康教育巡講師成員隊伍,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組建市級健康科普專家庫90名,均具備較強的健康科普能力,熱心健康科普工作。在健康科普專家庫的基礎上,建立全市健康科普信息資源庫,包括健康科普核心信息文字稿、健康教育處方、健康科普折頁/傳單、健康科普海報/畫報、健康科普PPT課件等形式。涵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季節性傳染病防治、免疫規劃、煙草控制、慢性病防治、中醫藥等方面,涵蓋疾病種類49種,滿足全年健康科普宣傳需求。
鶴壁市強化“三個示范”,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讓人民群眾喜歡看、看得懂、用得上。開展“健康鶴壁行?名醫走基層”健康扶貧專項行動市級示范活動,每月組織市級專家深入到全市貧困村開展健康扶貧政策宣講、健康科普講座、鄉村醫生全員式科普技能培訓、醫療業務幫扶、健康文化演出、科普書刊捐贈等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推進健康科普巡講、義診活動覆蓋到所有鄉鎮,健康指導慰問到貧困家庭,為全市做好示范帶動作用。
在各醫療機構在健康科普專家團隊能力建設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分別制定品牌建設。市人民醫院制作“健康科普示范視頻”,打造全院科普規范;市中醫院實施“中醫藥文化鶴壁行”,打造傳統文化普及;市婦幼保健院建立“女性健康公益講堂、寶媽課堂、孕婦學校、兒童學校、月嫂學校”融為一體的“五校合一”科普機制,打造圍繞生命周期健康需求課程。第三人民醫院以“兩園兩室兩體檢”為抓手,打造特色健康科普服務體系;淇縣人民醫院發揮科室健康教育作用,打造“健康教育醫院”;浚縣人民醫院組建“醫患微信群”,打造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平臺。形成全市統籌、重點突出、一院一品的工作格局。并廣泛開展群眾性健康活動,依托社區健康指導員,引導社區居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著力打造社區科普文化系列品牌。全市4186名社區健身指導員,每年開展“走基層送健康”活動30余次,健身指導科學化、大眾化水平不斷提升。
鶴壁市積極整合宣傳資源,優化宣傳載體,統籌全市合力,創造性開展工作,落實科普服務的“全面化”。通過創新工作模式、創新工作方法以及創新作品研發等手段,不斷拓展科普宣傳的成效。通過多途徑的健康教育,實現健康教育科普全覆蓋。近年來共舉辦健康教育講座9667場次,參加人數140萬余人。經過不同人群精準化健康科普,努力使市民健康素養水平逐年提升,位居河南省前列。
作者單位:鶴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