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 ashes of time
上圖所示的裝備,大家應該熟悉。沒錯,它就是美軍鼎鼎大名的布萊德雷M-2戰車。不過,下面這個內情估計絕大多數人沒見過:
當年研制M-2戰車時,美國陸軍曾向國防部拍胸脯:M-2戰車皮糙肉厚,這個“金鐘罩”可以有效保護車內乘員!不料,這個牛皮被五角大樓一個叫伯頓[2]的空軍校官戳破了,他發現陸軍的測試貓膩太大:(1)測試前把戰車內的可燃物全部清理出來;(2)測試后把戰車里被燒黑的假人沖洗干凈;(3)測試用的是羅馬尼亞的反坦克武器,威力較小。
伯頓重新了進行測試,并反其道而行之:(1)戰車內裝上貨真價實的油料和彈藥;(2)戰車里的假人換成動物;(3)測試改用蘇聯的RPG-7火箭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反坦克武器)代替羅馬尼亞的反坦克導彈。結果,戰車被擊穿,里面的動物死翹翹了。這個伯頓于1982年調入國防部部長辦公室,負責裝備測評。他后來寫了一本書《五角大樓的戰爭:改革派挑戰老牌守成者》(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院出版社,1993年),詳細回顧了陸軍抵制自己對布萊德雷戰車進行改造升級的過程。有趣的是,一個“空軍”上校測試“陸軍”武器裝備的故事,是由“海軍”的出版社出版。
伯頓揭露五角大樓黑幕的著作
被改編成電影《五角大樓的戰爭》
言歸正傳,“蛋蛋”都被人家捏住了,到了這個地步,陸軍居然還不認賬,他們的辦法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發現問題的人:動用各種關系,把伯頓趕出國防部。
這事兒發生在1980年代,那么40年后的今天,美軍還有這種事嗎?有人也許會說,不至于吧,畢竟美軍是靠技術和裝備吃飯。這樣想你就錯了,美軍這個臭毛病至今仍在,而且發生在最先進的“福特”級航母身上。
美軍艦艇研制出來后,按慣例要進行抗沖擊試驗,即通過在艦艇附近進行水下爆破以檢驗其抗震性設計。換句話說,作為“福特”級航母的1號艦,“福特”號也要進行抗沖擊試驗。然而,美國海軍卻在2013年提議抗沖擊試驗不在“福特”級的1號艦“福特”號進行,而是5至7年后在“福特”級的2號艦“肯尼迪”號進行。美國海軍的理由是:如果對“福特”號進行抗沖擊試驗,會造成4至6個月的交期延誤;為了發現設計上的問題,不必通過抗沖擊試驗,而是進行建模仿真和模塊測試一樣OK。這是什么?這是典型的為了趕工期而犧牲質量。美國海軍為什么不愿意對“福特”號航母進行抗沖擊試驗?真正的原因是擔心試驗暴露出設計問題。
為此,美國海軍和國防部爭吵了好幾個來回,最后“福特”號在服役4年后于2021年6月至8月進行了三次全艦沖擊試驗,水下爆破強度達到設計規格的2/3。試驗發現了多個之前通過建模仿真和模塊測試未能發現的設計缺陷。但木已成舟,難以糾正了。
關于美軍“福特”級的第一艘航母“福特”號,國內看到的信息基本是該艦如何厲害如何先進,其實它也存在很多問題,而且有的問題很嚴重甚至致命。在美國把中國視為長期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大背景下,在我國大力發展航母的情況下,對美軍“福特”級航母的優勢和弱點進行全面評估,供我們研制航母參考借鑒。一方面,當然要充分看到“福特”級航母的諸多優勢,不因為自己有了航母就自滿自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該艦的軟肋,打蛇打七寸。
為此,本工作室策劃并完成了課題項目“美國海軍‘福特級’航母評估報告”,報告共約2.6萬字,12張表(主要是“福特”級航母的有關重要數據),22張圖(主要是直觀展現“福特”級航母全身的重要細節),40個注釋(重要的信息和數據注明的出處)。
本報告分5個章節,目錄如下:
每個章節的內容簡介如下:
第一章:“福特”級航母的采辦過程。從1992年美國海軍改變戰略方向開始(由“海上決戰”調整為“由海向陸”),“福特”號從萌芽到“出生”(以2017年交付海軍為準)用了整整25年時間??梢?,即使對美國這樣經驗豐富的航母建造大國而言,成功研制新一代核動力航母也并非易事。值得注意的是,耗費這么長時間,“福特”號一再延期后于2017年交付海軍時(比原計劃晚了20個月),居然并未完成建造,而且存在不少問題:13項關鍵技術中只有9項達到成熟階段,多個關鍵系統的艦上測試仍在進行中,艦上還存在40多個會嚴重沖擊運作和安全的嚴重缺陷……
第二章:“福特”級航母關鍵技術和設計評析。這是本報告的重點,從以下7個重要方面進行了全面評估:1.核動力裝置與電力系統;2.雙波段雷達;3.作戰系統;4.新的物流概念和升降機;5.電磁彈射器;6.先進攔阻裝置;7.F-35C戰斗機。在此基礎上,綜合研判了上述因素對“福特”級航母作戰能力的影響。
“福特”級航母關鍵技術示意圖
第三章:“福特”級的教訓與反思。主要對“福特”級航母在關鍵技術應用上的經驗和研制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以大家經常見到的術語“電磁彈射器(EMALS)”和“先進攔阻裝置(AAG)”為例,中標公司是原子通用公司,而該公司居然完全沒有研發艦載系統的經驗。至于該公司為什么能夠中標,里面就有“故事”了。
電磁彈射系統布局圖
第四章:“福特”級航母對我國建設航母意義。“福特”級航母在研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的我們也存在;“福特”級航母在研制中體現出來的優勢,不少我們卻沒有。本章主要介紹了“福特”級航母研制中的4個優點,而這些很可能是我們研制自己航母時忽視的重要細節。
第五章:美國海軍新作戰概念與未來航母編制配置的發展。主要分析了“分布式殺傷”和“閃電航母”兩個重要概念,這是美國海軍的重要動向。
“福特”號航母的武器配置
面對同樣的食材,不同的廚師炒出來的菜味道不同。本工作室擁有一批“特級廚師”,如本報告的主筆就是一名研究美軍的資深人士,不僅對武器裝備系統有20多年研究經歷,而且長期從事技術研發等工作,積淀深厚,不是一般的純研究者,還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本報告對“福特”級航母的評估,一部分是我們在掌握大量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憑借對美軍知識的長期積累,進行獨到的、有價值的、原創性的分析和研判;一部分則出自美方自身直接曝光的問題。
反觀我們的航母研制,大家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好消息,但估計也存在一些不便公開的問題。評估美軍研制“福特”級航母的出發點,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吸取美軍的經驗,借鑒同行的教訓,避免犯類似的錯誤,少走彎路,比學趕超。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四川人,軍事學博士,軍旅生涯近20年,出版《這才是美軍》和《兵道》,現創辦工作室聚焦于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