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是個挺會買的人,而且有金融生的摳門氣質,基本上不允許自己的錢打水漂。
但在買鞋上目前有著top1的挫敗感。
問題出在千人千腳,不能100%參考評價。時尚單品,更短壽得難以research。于是我認為,買鞋是不可能永遠不踩雷的。一旦遇到好穿好看的牌子,就得保持聯絡,充分珍惜。
而當你從業時尚又足夠謹慎,還接連踩雷時,就很難不生氣了。
今天是少有的踩雷清單,盤點最近的喜怒參半:買到了三雙不算便宜的破鞋,也購入了三雙值得推薦的靚鞋。
I know她真的很美,同時也讓人好生氣。和鐵皮一樣硬,剛穿上就開始磨腳了,送人都覺得太不道德。
之前買過挺多paloma wools的衣服,很討喜。風格獨特,價格不貴,質量好。在突然火起來的國外小眾品牌里,pw是實打實不錯的存在。
于是買鞋時著實大意了,真想不到會這么這么差,等冷一點穿襪子試試。
1500塊,還等了兩周。
第二雙jil sander,是她們家女巫,很經典。之前就買過所以有預期了,這種款式本來就不會太舒服。而且對于尖頭鞋來說,女巫的jio感算很可以了。
但編織款的女巫又多一個問題,踩腳的部分是皮拼接編織,由于編織的厚度,不能完全折住,踩不下去的jio常被推起來。這雙鞋因為不跟腳挺少穿,在不太需要行走/站立的貴婦活動上,才會考慮。
真皮底很滑就不贅述了,蠻多牌子都堅持真皮底。只是真皮底加不跟腳,真的很難不摔跤。
3880塊,打折買的,jil sander不太會在正價時購入。
第三雙,ggdb的牛仔靴。被朋友種草,當天一人下單了一雙。我倆都是36的jio,把最后一雙37讓給了她,自己買了36
結果我標準35.5的jio居然進不去!一開始還過度自省,怪自己沒有留大一碼。過了一周收到另一雙牛仔靴,36碼很合腳啊。
對比發現不是內長的問題,是靴筒的尺寸問題,ggdb這靴筒對腳背高的人十分不友好。
golden goose,也是穿n年的牌子了,當年被《太陽的后裔》種草的小臟鞋,至今都是非常喜歡的存在。但不會設計靴子可以不出的啊。
上兩周連續雨天,還發現另一個大bug。買了37碼的朋友穿來給我鑒賞,全程都要我扶著滑行——真皮底滑到阿媽不認得。
3800塊。
心平氣和(也沒有很和)地寫完,才發現9000+就咁無曬,A股都不敢這么搶。
我常說服自己無需對花錢有概念,畢竟花的每一分錢都在刀刃上。
近期這三雙鞋,接連發生,給了我很大沖擊。
已經不太敢在無人客服的情況下,擅自買鞋(海淘撲街率太高)。有些牌子代購價格確實很可口,但代購本身對鞋子的jio感未必了解。
假的
真的
近期最成功的代購,唯獨這雙isabel marant
種草后發現國內專柜斷碼,在淘寶買了雙假的,帶到大理穿了幾天,發現腳感不錯又歐洲直郵了另一個色。要不是現在買不到,這篇也想好好種草!
真假之間的對決,盡管挑了一雙「紈鎂復刻」的「蕞高版本」,到手區別還是很大的。
以上方法可一不可再。更實際的,還是減少購買時的信息差。
入秋后在ortish購入5雙鞋,選了3雙出來隆重推薦。雖然作為一家買手店,沒有義務保證自家的鞋子時髦又好穿。但總的來說,她們的選品不走嘩眾取寵一套,什么熱賣賣什么,就很討喜。
掃碼添加ortish微信客服,報「鄧姐在嗎」,享新人首單折扣。
ORTISH editor's pick
彈力堆堆靴 ¥1388.00
本月天氣漸冷,這雙彈力堆堆靴幾乎不離腳。
很舒服,不挑腳型,什么都能搭,看起來低調實則很有風格。每次穿都被朋友問草,是少數我能說出,可以人手一雙的單品。
不過說實話,當時看lookbook,沒看懂堆堆設計。后來ortish親自下場推薦,說堆堆設計是設計師34年前就做出來的,我就上頭了。
收到實物,被上腳效果徹底折服。
在暫停品牌,純粹消費的這段時間,我發現自己還蠻常無意識抗拒一些單品和風格的。我想這也是之前陷入創作無力的原因。
人要打開,感受才能流轉,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
盡管流行了幾年,我一直get不到方頭的美。上腳數日就get到了,強調舒適大于視覺延伸,就等于在乎自己感受over他人看法,自然多一份隨性自我的魅力。
方頭最大特點,是對腳趾的包容。穿久了也舒服,設計師用的是彈力羊京皮,磨毛絨面羊皮。手感細膩,既包裹也不勒。而且還有防滑橡膠底!!!
這個不勒僅是個人感受供參考。
當彈力長筒靴穿完全拉起來,到膝蓋上方8cm左右,(我的腿圍)卡得剛好,不會往下掉。和我一樣不高的不用擔心過長,一切都很友好。
這樣穿更女人一些,淺色能完美搭配各種秋冬色系。
但我更喜歡堆堆穿,在逃公舉感!
aceace的設計師,在我還沒開始做品牌時,就已經是業內很有名氣的才華女子。
經歷浮沉,她對市場的理解和剛出茅廬時已大不同。我當然是更喜歡早期那些古靈精怪的作品,但細想,當時也僅僅是停留在欣賞。
現在才終于成為忠實客戶。
我妹則是我的忠實用戶,到我家上腳了一次,就立馬下單了一雙同款。
她的身材勻稱,是正態分布的中間高(我是兩邊低),比我更有說服力。她對靴子的評價很高,穿上既有包裹度也不勒腳,靴筒的堆堆效果是精髓,隨意極了。
人手一雙不后悔的單品,一般會這么形容的單品,風格肯定是mellow的,版型肯定適合大多數人的,但也絕不會是毫無亮點的。
一個題外話,前兩日去觀夏瓷坊穿的,就是設計師早期作品。提花面料配毛毛,上翹的鞋頭,一雙中式感單鞋,弧度極美。很開心因為私人關系拿到了絕版的這雙。
如果大家喜歡,我向設計師傳達??
彈力堆堆靴原價1388,ortish新用戶首單9折折后1249,報「鄧姐在嗎」。
ORTISH editor's pick
大頭樂福 ¥1590.00
另一雙本月上腳頻率n高的,用趕時髦的話說,知識分子樂福鞋。這個牌子好幾個月前在淘寶就逛到過,綜合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視覺做得干凈統一利落,鞋子的楦型看起來像是自己研發的(直覺,我并不是做鞋專業戶),看定價是真心想做品牌而不只滿足于電商爆款。
沒下單是品牌陌生,對淘寶的信任度愈發地低。后來ortish老板背書,別看淘寶銷量平平,看圖片也不驚艷,其實是個有點東西的品牌。
前兩月,居然又在上海時裝周逛到他們。看到實物確實就不太一樣了。
皮質質感非常好,有點maison margiela的感覺,后來才知道設計師真在馬吉拉工作過。拿在手上的分量感更stand out,細節無可挑剔,一針一線都認真。
電商在提供便利的同時,削弱了各方體驗,逛多了能把人對質感的直覺毀滅。
同為商人消費者,認為ccisto的定價非常合理,幾乎有點物超所值的意思。
現場的工作人員湊巧是我的讀者。
她說讀我公眾號,看我偶爾會推薦單品,本想聯系我。我們在現場留了聯系方式,回來就開始勾兌。
這雙樂福真打開了我對大頭鞋的偏見,大頭的氣質可愛又隨性,同樣釋放腳趾。鞋尖上的金屬擦色是最妙的,金屬感自帶搖滾氣息,但直接嵌金屬就太用力了。
怎么會想到用金屬擦色的呢!穿長褲蓋腳露出來一截也是亮眼細節。
看起來皮質是硬挺的,心想有點磨腳也正常。但也許是彼此緣分太深,各種遇到,最后結緣,不穿襪子也十分舒適。
擔心說是送的,大家會低估我的推薦。其實從今年開始,我們開始將不合適的pr gift寄回給品牌,盡量避免資源的浪費。
反復穿搭甚至放進推送里推薦的,都是鐵了心喜歡的。
ccisto方頭樂福原價1590,ortish新用戶首單9折折后1431,報「鄧姐在嗎」。
ORTISH editor's pick
馬毛牛仔靴 ¥1618.00
今年又刮起了牛仔靴的風,這個時髦倒可以放心趕,所有有著深厚歷史的單品,每次輪回都會在場。經得起考究,永不過時。
不強調女性化,更不強調去性別化。我喜歡的總是舒適,率性,在剪裁/材質/廓形/細節/上,至少有一處亮點的單品。
牛仔靴,cowboy boots,和牛仔褲一樣,為工作便利而生,象征著野性的生存感。幾百年前穿靴子的人,是硬核的,落地的,自然就有了畫面。
aceace這款靴子有兩個版本,我選了馬毛壓紋。
全黑的靴身,因為頭層霧亮面牛皮,壓鱷魚皮紋,不規則馬毛,三種不同材質的運用,有了低調的層次。
我標準35.5,平時選36碼的鞋子很少出錯,這款靴也上腳剛好。
但秋冬的鞋子,通常會買大一碼。這雙買了36完全是因為忘記,在此提醒下各位,鞋子碼數正,選大一碼也會更舒服好穿厚襪子喔。
我個人偏愛啞光皮,ggdb那雙就是。后來被這雙說服。
靴頭用了亮面皮,搭配馬毛的粗躁,很平衡,實際上腳是不顯華麗的。甚至覺得如果用了啞光皮,整雙靴會更沉悶一些。
冬天,輕盈剔透點兒挺好的。
和我一樣不高的女生,大概很怕穿這種高度的靴子。我以前也會有腿短焦慮,后來發現踩67厘米高跟,太用力才不酷,反而遮掩氣質。
這雙靴本身的比例就很有美感,不會顯矮。穿一條黑色半裙,可以無限延伸。
騎士靴原價1618,ortish新用戶首單9折折后1456,報「鄧姐在嗎」。
買鞋真的很難,推薦鞋也不容易,今年少說也買了幾十雙鞋,能上榜單的卻很少。
即使遇上綜合實力很強的鞋履品牌,能挑中一雙心水的款也必須隨緣。如果大家也有非常認可的鞋履品牌,請在評論區留下他們的名字,我替jiojio感謝你!
周末快樂鴨。
今日作者
我超級喜歡認識自己
場簡單的跨國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