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扭轉剛性測試,大家可能不了解,一般大家看的都是加速測試、剎車距離測試、HVH測試以及續航測試等,對于這個還是陌生的。下面給大家簡單講一下,扭轉剛性測試是一個衡量整車性能的重要參數,測試的是車身在受到外力時抵抗彈性形變的能力,彈性形變是可恢復的形變。扭轉剛度越高,車輛在舒適性、操作性和安全性上面相對也會更高。
近日,知名汽車媒體測試了六款車型的車身扭轉剛度橫評,其中包括比亞迪海豹、凱迪拉克XT5、雷克薩斯RX,還有超過百萬的保時捷Pananera、寶馬七系、奔馳GLS。測試的方式就是讓車在斜坡上,達到單輪懸空的狀態,六輛車的測試方式相同。
第一輪是六輛車都是空載的情況,有四款車后備箱都能正常開啟,寶馬7系正常開合,而且兩側縫隙無明顯變化;雷克薩斯RX300正常開合,但兩側縫隙也不均衡;比亞迪海豹正常開合,而且兩側縫隙無明顯變化;奔馳GLS正常開合,但是兩側縫隙不一樣;剩下的保時捷Pananera和凱迪拉克XT5兩輛車都是能打開,但是無法正常關閉。
第二輪是六輛車都是載人的情況,比亞迪海豹、寶馬7系和奔馳GLS后備箱還是正常開合的,雷克薩斯RX300雖然關上了但沒有關緊,保時捷Pananera和凱迪拉克XT5依舊失敗了。
從這個測試我們能夠看到,相比于其他幾臺車,比亞迪海豹的價格是最低的,但不管是空載還是載人的兩輪測試,比亞迪海豹這款車表現都是十分優秀的,不愧是榮獲2022中國十佳車身及最佳結構獎的車,海豹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靠的還是全新的e平臺3.0和CTB車身一體化技術,以前文章也有提到過,下面就簡單講一講。
比亞迪的CTB技術,英文名稱為Cell to Body,簡單來說就是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比亞迪CTB技術將電池包上蓋與傳統結構的車身底板集成,構成上蓋“刀片電池”、托盤的整車三明治結構,但不僅是“融合”這么簡單,更厲害的是,它直接將傳統電池變成“底盤”,成為白車身的一部分,也能夠有效抑制車身振動,提升車輛NVH水平。并且基于e平臺3.0,還能帶來更低風阻和降低能耗,整車扭轉剛度提升70%,超40000Nm/°,在數據上能與一些百萬燃油百萬級車相媲美。
作為一個消費者,車的安全性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雖然這個測試可能沒那么權威,但是也可以看出來,在一些方面咱們的新能源車是比一些傳統燃油車要優秀的,最后,希望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能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