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峨眉者,山之領(lǐng)袖;普賢者,佛之長子。”無論名山大川中的地位,還是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峨眉山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李白一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引無數(shù)人對山月浮想聯(lián)翩,而陸游一句“草芝方出峨眉老,力比金丹似更多”,更讓無數(shù)人來山間尋仙覓藥。
峨眉山還是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中的重要接點,北連成都,西接雅安,東達樂山、宜賓,南通西昌、云南?!稑飞绞兄尽そ煌ㄟ\輸志》載:“太和年間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李贊皇道陽山江以達大渡,在峨眉置驛鋪”。
正因為自然與人文的絕妙,1996年,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名錄》,成為享譽海內(nèi)外的世界瑰寶。而鐘靈俊秀之地,必有神奇仙物之存,集合了文化、生態(tài)、流通三元素,峨眉山亦誕生了兩大風(fēng)物代表——高山綠茶,后山白酒。
01
史:峨眉山風(fēng)物的流源
宋代梅堯臣《送俞尚寺丞知蘄春縣》詩云“應(yīng)見言風(fēng)物,於今有貢虵”,風(fēng)物者,承載了一方地域風(fēng)土和文化的精煉,峨眉山的茶與酒,承千古源流而傳達至今。
峨眉山茶,久負盛名,作為“中國四大茶區(qū)”西南茶區(qū)的代表性茶山,據(jù)相關(guān)考究,峨眉山種茶、產(chǎn)茶,始于楚昭,發(fā)于漢晉,興于隋唐,盛于兩宋,后興盛不怠,距今已有 3000 多年歷史。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鬼谷子擇峨眉山雷洞坪山崖的洞穴,作為修煉棲身之處,就非常喜歡山林中的古茶,時長用泉水煮之飲用。而后來人對峨眉山茶事的記載,也絕不吝筆墨,唐代名儒李善對峨眉山茶十分贊嘆,更說“峨眉多藥草,茶尤好,異于天下”;宋代蘇東坡和陸游都曾留下“分無玉碗捧峨眉”“雪芽近自峨眉得”等贊美之詞。
峨眉山的酒文化,雖沒有茶文化如此出名,但歷史底蘊同樣久遠。宋代進士晁公遡在四川為官時,曾與蜀中高士師伯渾,曾在峨眉山一帶三次對飲,這段經(jīng)過記載于《嵩山居士文集》中,留下“相對飲鑿落,不妨歌接?”“送行須盡醉,兼為破愁城”“此去無三舍,相留盡一杯”等詩句。
同時,歐陽修也曾作詩,“酒酣猶能弄蛾眉,山川搖落百草腓”,以表達對好友陸子履學(xué)士在宿州任通判的感嘆。此后,至于明清,《甲秀園集》《玉山詩抄》《思伯子堂詩集》等都留下大量峨眉山美酒的寫照,如“披圖擁酒話金閶,峨眉山月如余餞”“凍筆吟余酒力微,遙憶峨眉山頂上”等等,描繪了峨眉勝地與美酒情思的意境。
02
秘:峨眉山風(fēng)土的稟賦
由古及今,延續(xù)峨眉山悠久的茶與酒文化,成就了兩大品牌,一是以“高山綠茶”而著稱的竹葉青茶,二是以“后山白酒”為特色的龍池白酒。
竹葉青茶,曾榮獲“世界綠茶金獎”,并入選“全球十大高端名茶”;而龍池白酒,則在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IWSC)和舊金山烈性酒大賽(SFWSC)的3000多個樣品中,以99分的成績,獲得了大金獎和雙金獎。
峨眉山茶或酒的品質(zhì)獨特性,與峨眉山風(fēng)土的天然稟賦有著重要關(guān)聯(lián),匯聚到一個字,即是“秘”。
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的《生態(tài)秘境》,曾特別報道了這一帶自然環(huán)境的“神秘”風(fēng)貌,憑借四川盆地西部的巨大高差,四川盆地的西緣,自然形成了一條帶狀多雨區(qū)——“華西雨屏”,被稱為“中國雨霧之極”,千變?nèi)f化的峨眉霧凇.雨凇、雪霽、山靄等,正是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直觀體現(xiàn)。
如此獨特的整體環(huán)境,為峨眉山的茶和酒提供了天賦。竹葉青茶產(chǎn)于海拔600-1500米的高山茶園,由于“華西雨屏”的緣故,終年云霧,霧天高達320天以上,雨量極大,全年的降雨量在1700毫米,日照時間是970多個小時,非常適合于茶葉生長,是世界公認的黃金產(chǎn)茶帶。
而龍池酒廠所在的龍池鎮(zhèn),亦屬于北緯三十度的黃金釀酒地帶,更是邛崍、瀘州、宜賓川酒金三角的腹地,坐落于峨眉后山山脈之中,同樣深受“華西雨屏”的影響。在從峨眉山出發(fā)去往龍池鎮(zhèn)的隆漢高速上,時常會邂逅穿越水霧的美妙體驗,途中霧鎖云籠、云山霧繞,但臨近下高速,天空又會突然晴空萬里、陽光普照,鳥瞰下來,合圍成龍池獨特的小氣候生態(tài)。
這樣的云霧秘境,為釀酒帶來了兩處優(yōu)勢,一是,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的傳襲和富集,減少風(fēng)流的影響;二是提供了足夠大的濕度,方便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同時,這里屬于亞熱帶與溫帶交叉地域,濕熱的氣候條件,對釀酒的進行非常適宜。
03
清:峨眉山風(fēng)味的品格
綠茶求鮮,白酒講陳,鮮和陳這兩種看似背道而馳的特質(zhì),在峨眉山的茶與酒中卻指向一處——清,成為峨眉山風(fēng)味最重要的品格。
竹葉青茶對于清的演繹,成就了特別為竹葉青定義的“嫩栗香”。栗香和嫩香,在綠茶中均十分普及,前者是一種高溫熟化而來的濃郁熟香,后者則源于春茶芽頭散發(fā)的自然香氣,而在竹葉青茶中,兩者卻融合一處,通過極為考究的種茶標準和工藝火候,兼具成熟度與新鮮度,合為“嫩栗香”,在綠茶品類中獨樹一幟。
如果說綠茶和清香本就有天然的關(guān)聯(lián),對于龍池白酒,卻存在著神奇的色彩。這是因為,在四川,大多數(shù)的白酒均以濃香的聞名遐邇,龍池白酒卻獨以清而著稱,峨眉后山的自然生態(tài)起到了重要影響。
而由于濃香產(chǎn)區(qū)和峨眉山脈的雙重作用,讓龍池白酒的清香,與其他地域的清香白酒猶有不同,凸顯一種清新怡人的木陳香氣,飲之一口,如臨深山林木之間,深沉的松柏香中,融合了花果的甜香和清新的芳草香。
無論是竹葉青茶的“嫩栗香”,還是龍池白酒的“木陳香”,雖然是一鮮一陳風(fēng)格迥異,一茶一酒風(fēng)物相異,但這種“清雅”的特質(zhì),卻都蘊含其中,成為最重要的品格,彰顯著峨眉山的神奇幻化。
禪茶一味,酒道同行,作為融合道家與禪宗的名山大川,竹葉青茶、龍池白酒,成于自然,載于人文,呈現(xiàn)給世人峨眉山的獨特品味?!径朊忌烬埑匕拙苾r值解碼】系列之一
作者簡介:
李虓,食品發(fā)酵專業(yè)碩士、工程師,酒類食品評論作家、策劃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