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覺得他兒子已經7歲了還不敢一個人睡,這有點膽小,因此想要跟孩子分床睡,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是他兒子不同意,哭著鬧著就是不想分床睡。但是這個當媽的也很堅決,跟他兒子說必須要分床睡。最后他兒子妥協了,說一周一起睡3天,分床睡4天,然后再慢慢的增加分床睡的次數。這當媽的一聽很合理,于是就妥協了,就同意暫時這樣。
這是不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個教育場景?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不是經常要處理這樣的問題,比如說覺得孩子磨嘰了,然后就批評指責孩子磨嘰,或者說覺得孩子內向,然后就批評指責孩子的內向……我們時刻在為孩子的問題而頭痛,在為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而著急。
但事實上,讓父母頭痛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心中的念頭。
困擾父母的到底是什么?
從表面看,父母是在為孩子的問題而頭痛,比如說孩子磨嘰、厭學、沉迷手機……但事實上,這只是表象,從根本上來說,困擾父母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因為這些行為產生的念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