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在安菲爾德進行的雙紅會,轉折點是利物浦下半場的完美開局。紅軍5分鐘內連進2球,3比0一舉殺死比賽懸念。
只論上半場,我們可以說滕哈格對隊員的站位安排很奇怪,但如果不是臨近半場結束加克波的靈巧一擊,紅魔是可以帶著0比0進更衣室的。而且,他們出更衣室也并沒有改變戰術,下半場開端還是按照主攻安東尼、達洛特的右路展開活動。
然而,紅軍的迅速進球徹底打亂了場上平衡,利物浦只用了5分鐘就讓滕哈格覺得還可以堅持踢下去的戰術布置淪為一地雞毛,變得一無是處。
第二球,利物浦隊員在曼聯禁區弧頂搶下球后吊傳右路找王牌薩拉赫,盧克肖擋下法老的傳中,埃利奧特再起球,助攻努涅斯頭球破門。
問題來了,防守努涅斯的人是誰?事發時他在哪兒?
盧克肖作為左后衛,他在防薩拉赫、埃利奧特起球;
利馬站位選了防線的中心,他打算隨時補防,做第二點的保護;
瓦拉內盯防法比尼奧;
只剩達洛特,他應該有意識地緊貼努涅斯,上對抗讓努涅斯不能舒服地做動作,但他沒有。第二球主要是達洛特的鍋。
(圖)努涅斯從達洛特身后到身前
第三球,利物浦防守反擊,薩拉赫右路長驅直入,連續假變向晃倒利馬,無縫銜接一腳把球交給走“后門”的加克波,荷蘭新星充滿靈性的一搓,球越過德赫亞進遠角。
這球完全是薩拉赫能力的體現,利馬防他不住可以理解,法老憑著自己的有球威脅吸引了所有曼聯隊員的注意力,加克波得以舒服的切入。
(圖)薩拉赫吸引了所有防守注意
但話又說回來,即使找不到背鍋的人,當利物浦可以打出防守反擊,當薩拉赫可以主宰比賽,其實比找得到背鍋的人要來得更糟糕。因為能打出防守反擊的紅軍是最可怕最無法戰勝的,紅魔在0比3時已經被提前殺死比賽。與之相伴的,是滕哈格戰術的完敗。
曼聯跟巴薩踢歐聯次回合時的三路組合是弗雷德左,安東尼右,布魯諾中,這次雙紅會排的則是布魯諾左,韋格霍斯特中,安東尼右。
賽前信息顯示,桑喬不能上,等于是為了將就安東尼把布魯諾排到了左路,加上右后衛不是萬比薩卡選了達洛特,以及弗雷德和卡塞米羅換了邊也到右路。
滕哈格的思路很好理解了:寄希望于以安東尼為主導,集中力量打羅伯遜這一側,兼而可以避免大舉壓上未果被薩拉赫推反擊——羅伯遜前面是努涅斯。
(圖)雙紅會名宿合影
然而,安東尼整場表現極差,利物浦根本感受不到左路的威脅,倒是達洛特插上有幾次斜傳到左路的球頗有效果。這戰術布置實屬滕哈格自己整活了,明明英超球隊都知道阿諾德這邊更好打,達洛特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他就是要打羅伯遜、范戴克這邊,就是不跟利物浦對打薩拉赫這一邊,太保守了,安東尼的親爹呀。
更搞笑的是,利物浦第一個進球來自被滕哈格看輕的羅伯遜一邊。肋部直塞弗雷德身后,中鋒加克波插到左路——利物浦433戰術最有特點的就是三叉戟頻繁的換位,接球后內切,扣過瓦拉內,兜射遠角。
試想一下,弗雷德這個位置照常是卡塞米羅,他更會防守,他更有可能預判出問題,雖然利物浦也是把握的瞬間出現的良機,太快了。
(圖)弗雷德與卡塞米羅的位置
曼聯右路攻沒打出效果,守也率先失守,隨著薩拉赫開始發威,紅魔極力避免出錯的左路也連丟兩球,至此,滕哈格的戰術布置徹底崩潰。
由于三個丟球都發生在禁區較深的位置,滕圣認為是中路硬度不足,就撤下弗雷德上麥克托米奈,同時換下韋格霍斯特上加納喬,布魯諾總算到中路發牌了,加納喬頂到左路,制造了紅魔下半場僅有的三次威脅進攻,看吧,一開始就該打阿諾德這邊啦。
麥克托米奈上場后的確很賣力的守中路,但他和曼聯都不太走運:安東尼被亨德森上搶,利物浦隊長斜傳策動反擊,努涅斯內切過瓦拉內后,想傳給右路的埃利奧特,麥克托米奈擋到球,努涅斯續上很平庸的一腳,又是麥克托米奈擋到球,球減速彈到了薩拉赫面前,法老得以舒服的來一腳爆射,曼聯中路再失守。
丟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安東尼要接球被亨德森上搶……
又過了10分鐘,又是亨德森,這一次他助攻努涅斯破門,紅軍打出他們非常喜歡的右路→左路→中路的反復牽扯出空間的進攻套路,亨德森左路起球傳中——又是滕哈格看輕的羅伯遜一邊。
對這個球的防守,一是拉師傅沒有上壓,二是瓦拉內沒有頂到,沮喪的情緒在蔓延,曼聯隊員已然崩潰。
滕圣換下利馬上馬拉西亞,換下卡塞米羅上薩比策,馬拉西亞顯然是用來跟跑薩拉赫的,薩比策在同一邊,但效果嘛……
七分鐘后,利物浦右路直塞薩比策身后,埃利奧特無人防守帶球向禁區,盯防薩拉赫的馬拉西亞不得不撇下薩拉赫面朝埃利奧特,埃利奧特傳給斜向游走的菲爾米諾,瓦拉內盯防菲爾米諾,菲爾米諾被撞后丟了球,離球最近的盧克肖發現若塔朝球沖了過來,頓時慌得一批想解圍,球碰到菲爾米諾折線給薩拉赫,薩拉赫又撿到一個進球。
薩比策的位置感有問題,在身后無人的情況下不該上壓,只要他沒莽撞上壓,即使埃利奧特接到球,傳球也不會那么容易進禁區。
(圖)薩比策貿然上壓
盧克肖想向底線解圍,被菲爾米諾擋下導致薩拉赫踢空門。其實他完全可以先護住球轉身,再朝曼聯半場解圍。他應該對自己的對抗有信心,而不是看到若塔逼搶就害怕丟球。
(圖)若塔沖向盧克肖
但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馬拉西亞補薩比策的鍋、瓦拉內被菲爾米諾帶走后,麥克托米奈沒去補防薩拉赫。
(圖)麥克托米奈應該盯住薩拉赫
所有人都想不到盧克肖踢球會彈到薩拉赫面前,但禁區內無球盯人是常態,這種補防意識的缺失,暴露了曼聯中后場配合的默契缺失。利物浦作為宿敵,屬于是慷慨大方的給曼聯上課了,最后一個進球直接告訴紅魔什么是高階的團隊配合:
曼聯右路傳球被斷,利物浦再推自己典型的高效反擊,球從中路塞給右路的薩拉赫,馬拉西亞截斷未果,盧克肖補位但離薩拉赫有一段距離,不敢貿然上搶。
(圖)紅軍典型的快速反擊
法老從容觀察隊友跑位,菲爾米諾和若塔同時斜向游走,作為防守人的瓦拉內竟然被夾在兩人中間。
(圖)瓦拉內被進攻隊員包夾
瓦拉內先是和若塔進行了身體對抗阻止對手接球,轉過身卻發現拿球的不是隊友達洛特而是菲爾米諾。
(圖)若塔幫助菲爾米諾接到球
瓦拉內只能去補防,兩人的距離給了菲爾米諾調整身體的時間,菲爾米諾不想讓德赫亞看清自己的動向,于是幾乎在轉身朝向球門的同時就一腳快射,球在毫厘之間過了德赫亞。
達洛特可能是以為若塔能接到球,所以他沒有緊盯菲爾米諾,以至于球毫無變線朝著菲爾米諾去以后,他只能朝球門走,仍沒有阻止進球。
接應傳球的人不止一個,傳球也不是純奔著助攻第一點得分去的,紅軍這些進攻套路玩了有很長時間了。就問你達洛特要是一開始就盯防干擾菲爾米諾接球,瓦拉內是不是就只需要和若塔糾纏、賽后評分就沒那么慘了……
或許,0比3、0比4的時候曼聯全隊確實已經崩潰,或許是精神崩潰導致了注意力不集中、肢體動作變形。可是,各種貿然壓上、不盯人、不補位的現象,紅魔仿佛在踢一場十一組1對1的比賽,而不是一場11對11的比賽。
陣容輪換有了,各種陣型都能用了,曼聯眼看著走在復興的道路上,卻被本季狀態有所下降的死敵好好地教育了一課:
真正頂尖的強隊都是有默契的團隊,踢起球來要達到1+1大于2的效果,而不是1+1等于2甚至小于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