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鑫亮
伊索寓言里的《農夫與蛇》幾乎占據了當代人們的心智,也就是說對于異類要保持足夠的警惕和審慎,這當然是對于人類或者同類永遠是善良這一條件的無限前置。現實主義奇幻電影《雪嶺獵人傳說》可以說是對于“農夫與蛇”的修正或者顛覆,讓你看清人性真相。
天上的父母、雪域的弟弟卓文、海邊的姐姐卓雅,一家四口位于三端,這就注定讓《雪嶺獵人傳說》有著如天空、雪域以及大海般的廣度和深邃,這是一部借著復仇來思考人性的電影,也是給人類在這個自然里如何定位的電影。與世隔絕的獵人、七年成長為優秀女獵人的卓雅、奉行享樂的露營青年,不同樣本紛繁人心的人類,給出了人性的多重注腳。
獵人和雪猿,這似乎是一對天生的敵人,實則他們可以平行生活,這仇恨的滋長的始作俑者竟然也是人類,這也充分證明了人類喜歡互相使絆子的天性。當人類被仇恨所裹挾,人性往往變成了獸性,甚至敗給了所謂的獸性,從來沒有任何法則說明人類就是雪域的主宰,而人類往往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建構了自然的規則,雪猿的以德報怨,恰恰讓獵人這樣的人類顯得無比渺小。
電影里的雪猿從來都是雪域的主人,而當他們數量越來越少時,就成為了可笑的人類口中的雪怪,別忘了人類和雪猿都是屬于動物的一個大類,《雪嶺獵人傳說》給我們出了一道思考題,究竟誰才是進化的品種,實則人類值得標榜的不是所謂自詡的人性,而是信念和信仰,就像卓文和卓雅的父母從海邊來到雪域成為守林人,這才是人類真正的光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