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直擊 重磅來襲
2022年房企整體上交出了一份“史上最慘”財報,超過六成房企預告虧損。熬過2022之后,所有房企都必須面對陡坡、直視挑戰,修煉保持主動的能力——填好過往的坑,尋找向上的動力。
復盤房企財報,誰正斷臂求生尋求重組,希望重新獲取向上的入場券?誰在主動降速、“自我瘦身”,以更輕盈的身姿直面挑戰?誰又在借助優勢試圖彎道超車卻又遇上新阻力?
地產財富會「爬坡吧!房企」2022年報專題系列已開啟,接下來,我們將密切關注房企年報動向,解析他們在年報中顯露的存量實力或存量危機,隱藏風險或隱藏能量,探討未來房企爬坡中的新規則和新趨勢。
地產財富會
提前了一周的年報和業績會
應聲漲起的紅色股價
年輕沉穩的接班人
三十歲龍湖的新氣象來了
2023-3-20
2022年度業績會,是陳序平以龍湖集團董事長身份參與的第一個年度業績會。
從年報披露的核心數據來看,創始人交到陳序平手上的,是一個底盤足夠安全、筋骨還算強健的龍湖:
營收2505.7億元,同比增長12.2%;
核心權益后凈利225.4億元,同比微增0.5%;
平均借貸成本4.1%,平均貸款年限6.67年;
現金短債比3.52,外債掉期比例98%;
“三道紅線”連續七年保持綠檔……
管理層在業績會上透露,2023年龍湖債務會保持平穩,但是結構會進一步優化,加大國內的銀行融資,加大經營性開發貸,適度減少境外融資,繼續保持行業較優的短債比和現金覆蓋倍數,讓龍湖整個的現金流盤面和債務結構能應對行業的周期。
行業爬坡模式下,龍湖憑借優等生的自律和自覺,為行業開辟了一條健康發展之路。
拿下爬坡小目標有挑戰
陳序平在業績會上說,過去行業在高歌猛進的時候,幾乎所有開發商都是資產和負債同步增長,以此驅動公司的利潤和收入增長;這個邏輯在2021年下半年以來,已經變得非常兇險。
龍湖這兩年選擇了一條有挑戰的路,既要控制負債總額,又要實現利潤穩中有增,還要優化資產質量。
“就像你要增肌,但體重不能增加”。
目前來看,龍湖的控負債功課做得不錯。
截至2022年底綜合借貸總額2080億元,控負債額的同時也在優化負債結構,控制短債比及外債占比,于2022底提前償還2023年到期的全部境外債務,外幣債務掉期比例至98%,基本規避匯率風險。
但利潤這門功課,受累于行業大形勢,龍湖也顯出了吃力。
2022年核心權益后凈利達到225.4億元,毛利額為530.4億元,毛利率為21.2%;核心稅后利潤率為12.3%,核心權益后利潤率為9.0%。
去年10月的投資者電話會上,新接班人陳序平透露了龍湖的“爬坡小目標”:
未來五年,龍湖的商業、租賃住房、空間服務、智慧營造四個經營性航道產生的利潤占比要過半,收入占整個集團的30%,屆時龍湖將完成去地產化。
從2022年財報不難看出,龍湖由運營及服務組成的經營性業務收入為236億元,在集團2505.7億元營收中占比9.4%,距離30%的小目標還有一段坡要爬。
2022年經營性利潤占比27%,實現未來五年占比過半的目標,龍湖管理層表示“很有信心”。
業績會上陳序平提出“1+2+2”的航道聚焦協同模式,即形成開發(地產開發)、運營(商業投資、長租公寓)、服務(物業管理、智慧營造)三大業務板塊,協同作戰,合力爬坡,更好地抵御行業與市場波動。
藏在土儲里的新動向
為了提升爬坡體能和技能,龍湖還梳理了一份城市聚焦名單:20個重點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以更合理地處理好整個供、銷、存的關系。
并從2021年8、9月開始,只在重點城市拿地。
截至2022年底,龍湖土地儲備合計5795萬平方米,權益面積為3975萬平方米;土地儲備的平均成本為每平方米5221元,約88%的銷售貨值集中在高能級城市,為盈利的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當行業波動、市場承壓,高能級城市項目對業績和利潤的貢獻更為穩定。而筑底回暖的通道一旦開啟,最先感受到“春江水暖”的,也是高能級城市。這是龍湖等房企近年來堅持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布局的原因。
“我們關注到,并非所有的城市都在同步回暖。總體來看,一線的城市和高能級的二線城市市場是比較穩定的,一些相對能級比較弱的城市還是繼續在承壓。”
龍湖管理層指出,像杭州、成都、武漢、西安等城市,今年1-2月份的簽約成交金額整體同比上升20%。
從2022年新增土儲情況看,龍湖進一步加強高能級城市的土儲,新增土地面積中,過半都在長三角地區。
根據披露,龍湖2022年新增收購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448萬平方米,權益面積291萬平方米,平均權益收購成本10461元/平方米。按地區看,長三角地區、西部地區、華南地區、環渤海地區及華中地區的新增面積分別占比為51.8%、25.2%、9.7%、6.7%及6.6%。
對于今年的拿地計劃,龍湖管理層表示依然會堅持兩個方向:
一是以銷定支,將拿地的投資額跟銷售回款動態匹配,主動把握好投資節奏,保證盤面的安全性;二是嚴守投資刻度,盡可能優中選優。
具體操作上,一方面堅持按照20個主力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來布局,并聚焦在這些城市的核心區域;另一方面,在拿到土地之后,將通過產品力的打造等動作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周轉能力。
保持發展的主動性
在回答龍湖智創生活上市計劃相關問題時,龍湖管理層表示:
“保持主動性,不著急,順勢而為。龍湖堅持長期主義,不會為了短期謀求一個上市資格而喪失發展的主動性。”
面對物業上市熱潮,不隨資本起舞,保持自己的判斷和節奏。
如何「保持發展的主動性」?龍湖給了很好的答案:
房地產上行期不濫用優勢,保持高度警覺,留足財務余量和空間,從而在行業下行時穩住不跌落,保持繼續爬升的態勢。
爬坡預告
招商蛇口、路勁地產:3月21日發布2022年報
華發股份:3月21日發布年報,3月23日召開業績會
美的置業:3月24日發布年報
華潤置地:3月29日發布年報
萬科A、碧桂園:預計3月30日發布年報
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華僑城A:預計3月31日發布年報
新城控股:預計4月1日發布年報
中交地產:預計4月8日發布年報
建發股份:預計4月18日發布年報
廈門國貿:預計4月21日發布年報
綠地集團、中南建設:預計4月25日發布年報
陽光城:預計4月28日發布年報
金地集團、濱江集團、榮盛發展:預計4月29日發布年報
更多地產財富會干貨,請點擊以下鏈接
“50后”集中交棒“80后”,連碧桂園楊國強也退休了
這一輪樓市回暖的真相是什么?
越秀北京“狂飆” 央國企地產競速AB面
2023問中求變①|十問2022(上)
綠城建業很虎, 旭輝生猛: 你是做代建嗎?你是饞他的利潤!
您“在看”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