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永剛
編者按
劉春雄老師在《扁平化和去中間化,掩蓋的渠道真相》中提到:要了解中國市場和渠道,首先要了解中國版圖。我國行政區劃由省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和鄉級行政區組成。其中,省級行政區有34個,地級行政區有33個,縣級行政區有2844個,鄉級行政區有38773個。
在如此巨大的市場縱深下,快消企業想要實現完全的市場覆蓋絕非易事。也正是基于如此巨大的市場縱深,使得中國誕生了全世界數量最為龐大的零售終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零售終端數量為600多萬家,如果再加上餐飲渠道的話,這個數字則將達到1000萬家。
觸達14億中國人,600多萬家零售終端,1000多萬家零售終端和餐飲店,這就是中國快消企業和渠道要解決的事情。
而想要達成以上目標,繞不開的就是深度分銷和渠道扁平化。
渠道扁平化是深度分銷的理念的典型表現之一,所謂扁平,一是縱向維度上壓縮渠道層級、降低渠道重心,在主流品牌的主流市場,省代、地代等已基本消失或大幅減少,“廠家—經銷商—終端”的二級渠道模式成為最典型方式;二是橫向維度上增加渠道寬度和網點覆蓋密度,通常以縣(市)作為基本單元布局經銷商,甚至采用“網格”式的細密模式來實現精耕細作。
渠道扁平化對提高廠家渠道掌控力、深度挖潛市場有著積極作用,比如減少管理溝通層級、更有效地匹配渠道分利、保障各項營銷動作落地等。
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研究透了深度分銷,就研究透了中國消費品流通渠道發展史。
在2012年出頭,我們開始做經銷商門戶時,當時企業就有一個訴求:渠道扁平化。本意是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渠道效率,增強對渠道的掌控,更接近最終客戶,更能準確掌握市場情況。
通過這么多年的實踐,目前看快消企業實現渠道扁平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建立并運營終端訂貨平臺,讓終端通過平臺訂貨,由平臺指定配送商送貨。
將部分分銷商提升為大二級,意思是其交易直接和核心企業進行,但是區域市場經營由當地大一級經銷商負責,并且按大二級銷量給予其上級大一級經銷商給予差價補貼。
發展核心終端和終端門店,然后按合作緊密程度不同,簽訂不同級別的三方協議(核心企業-經銷商-門店),將營銷活動直投終端(貨物流轉仍是經由上級經銷商)。
兩票制,更普遍的是醫藥企業由國家推廣的兩票制,使得從制藥企業開始,藥企到流通開次票,流通到終端開次票,減少盤剝,直達終端醫院或藥店。
綜上,每家企業所處細分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經營模式不同,面臨的處境或采取的策略各有差異而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普及,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的渠道扁平化。
總結起來主要為以下幾個特點:
渠道層級變少;
渠道商數量變多,單個經銷商體量變小;
直營。
1、渠道層級變少。這是最直觀的表現,也是最通俗易懂的。比如某油漆企業,品牌企業直達建材市場上的終端門店(從某些品類開始,有個培養的過程,此處不贅述)。更多的企業,大部分地區可以消滅二級經銷,從區域經銷商直達終端。
2、渠道商數量變多。這是隱形表現,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企業對市場的掌控力度變強,經銷商可以更細化地服務到下沉市場。十幾年前我們做經銷商門戶時,如果有一千家以上一級經銷商,那基本是全國性大企業。 但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有四五千,甚至數萬的直接客戶。
3、直營。隨著電商的興起,品牌企業直接面向消費者做線上零售越來越普遍,占比也越來越高,而直營,是扁平化扁得不能再扁了。
除了直接渠道外,品牌企業對終端的影響力和觸達手段也都比以往更強大。
2018年我和一個客戶交流,他家銷售公司反饋終端有80萬。其客服中心負責人都懷疑這個數據真實性,懷疑有沒有這么多。而如今,有些企業能掌握200萬終端信息,通過訂貨,掃碼,活動費用直投等方式影響終端。
至此,可能您也明白了,為什么消費品企業要做數字智能化轉型——不轉不行,落后于對手,競爭力不行。
為什么以前的系統看似啥都有了,但還是用著不順手——本質是時過境遷,您所需要直面的業務范圍擴大了(使用的時機和目的變了,也就是場景變了),所涉及的數據量也和從前不是一個量級了。
由業務變革到系統變革,系統是因業務需求而存在。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系統呢?咱們下回接著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