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嘆!臨朐縣城往南大約260公里處還有個“朐山村”!
探訪朐山村 作者 冶源鎮井頭村王治剛
我出差到江蘇省連運港市,為《西游記》文化起源地花果山下的這座優美海濱城市所陶醉。更令我心存敬畏的是這座城市的開創者是臨朐人,二干多年前的臨朐人來到此處,把現在的錦屏山命名為朐山,并在此立朐山村,后建朐縣、朐山縣,再后來更名為海州縣,朐縣及朐山縣、海州、連運港,大致上如同濰縣、濰城、濰坊的關糸。幾經歷史變遷,朐山村猶在,只是現在的朐山特指朐山村相鄰的一座山為朐山,也稱朐山頭,此處的朐山同臨朐城東的朐山還頗為相似!
風塵仆仆,業務忙碌,我盡量汲取時間,再進朐山古村探訪。同行的當地朋友告訴我,在我沒來之前,他一直認為"朐"字是連云港的專用字,本地人都知道朐山、朐山村、朐陽門、朐陽街辦、朐園、朐港等帶"朐"字的地名,也同時反映出連云港受"朐"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進村同老人們攀談,幾位老人也固執的如此認為,連云港的"朐"字是外地所沒有,我只好把帶有臨朐標志的信物展示給他們以確證,老人們才信以為真,為之動容,感慨不已!臨朐縣城往西去1500公里的甘肅省蘭州市,鄉村的人們還能聽懂我的講話,而臨朐縣城往南去僅260公里的連運港朐山村,可能距離地理位置上的中國南方比較近的緣故吧,同此地語言上難以交流溝通,我有時侯為說明白一個詞匯,表達好長時間也難以讓他們理解含義,只好用筆寫下來,他們才恍然大悟,并且善意的責備我發音不準確。
村內年輕人,眼界開闊,隱約知道山東省還有個臨朐縣及朐山,得知我就是從那面朐山來的,他們相視而笑,充滿真情的詢問我們這面的境況。年輕人們還向我提供新的線索,在浙江省還有一座朐山,后更名為衢山,這一座朐山古代屬浙江昌國縣,而昌國又是臨朐縣的古稱,至于同我們朐人有什么淵緣,尚待再進一步探訪考問。一位六十多歲的退休老人,滿懷深情的告訴我,他十幾歲的時侯同家兄曾經到過臨朐的朐山,為病重的父親拜神仙求藥,再問具體的詳情,他推辭說年代久遠已記不清晰了,也許不愿意再重提那些心酸的往事吧。
走進朐山村,一副副朐山字樣的商業招牌,甚是親切,置身其間,與其說是觀賞,不如說是心靈的旅行,更是對朐人文化的一次追尋與觸摸。歷史的變折,豐富艱難,我無法想象古朐山村往昔的輝煌與繁庶,傾聽歷史的聲音,唯有不變的朐山和朐山村在默默訴說著:往昔歲月的滄桑變遷。如今全村二干多人口,標準的城中村,大量外來人口在此居住、務工、經商,熙熙攘攘,一派繁榮景象。村中多為二層、三層的樓房宅院,裝修考究,彰顯富裕。
古代連云港有聞名全國的海港一"朐港",徐福東渡,就是從這里起航,并首創了海上絲綢之路。連云港是重要鐵路干線隴(蘭州)海(海州)線的起止點。朐山與東北面的《西游記》文化起源地花果山相望,風景秀麗,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魚米之鄉,新亞歐大陸東方橋頭堡,世界水晶之都、國際性港口城市。
2017年10月2日
【作者簡介】王治剛 筆名致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臨朐縣井頭村人。從事營銷工作,業余酷愛讀書,喜歡寫作,主要文學作品:《月是故鄉明》、《懷念我的奶奶》、《奮斗》、《探訪朐山村》、《中國神秘的朐氏》、《中華逄氏尋根地》、《闖山西》、《闖關中》、《闖關東》、《下南湖》等散文隨筆,專長于山東移民文化研究,為在外的山東移民和烈士公益尋親二十多年,山東電視臺、山東商報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