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西安成為繼北京、上海及粵港澳大灣區后第四個獲批建設“雙中心”(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而西安高新區絲路科學城則成了“雙中心”唯一核心承載區。其中,綜合性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是國家科技競爭的重要力量。定位為“科學中心”,側重基礎科學研究。通過匯聚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型研發機構等多種戰略科技力量,吸引世界級科學家集體攻關,努力形成基礎科學和原創能力的重大突破。而科技創新中心,相比科學中心,則側重于構建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營造創新氛圍與環境,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發揮企業、資金、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最大效應,吸引全球創新資源。
絲路科學城聚焦“雙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使命,科技創新的號角接連響起、項目建設的熱潮持續涌動,處處迸發著蓬勃的發展活力。4月7日,在“雙中心·向未來”高新行采訪活動中,省市主流媒體和網絡大V走進西安高新區絲路科學城,參觀采訪重點企業、項目,一探“雙中心”核心承載區的綜合實力,見證“雙中心”建設的高新實踐,憧憬絲路科學城的無限未來。
西安高新增材制造:聚力打造“一總三平臺多試點”產業結構
西安高新增材制造產業園位于高新區“二次創業”南區西北部,由西安高新金控集團全資子公司-西安高新增材制造小鎮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運營,公司以服務于3D打印產業集群發展為目標,開發建設3D打印企業加速器,不斷延展增材制造、3D打印生態鏈條,致力成為3D打印產業發展的服務型企業。
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5.61億元,年稅收2244萬元,帶動就業約1900人,同時將依托區域產業平臺聚力打造“一總三平臺多試點”的產業結構,發揮項目增材引領及示范推動作用。一總即增材企業總部聚集;三平臺即產學研合作平臺、產業創新開發平臺、雙創孵化平臺;多試點是以#西安增材制造產業園#為核心載體,加快產業聚合,在加快產業服務功能完善的同時,推動3D打印產業集群在高新區的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文化、教育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西安炬光科技:全球高功率半導體激光產業先驅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光子產業鏈上游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產生光子”)、激光光學元器件(“調控光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正在積極拓展光子產業鏈中游的光子應用模塊、模組、子系統(“提供光子應用解決方案”)業務,重點布局汽車應用、泛半導體制程、醫療健康。炬光科技已發展成為全球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及應用領域有影響力的公司和品牌,被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授予“高功率半導體激光產業先驅”稱號。
公司自主研發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和激光光學領域核心技術和產品,擁有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團隊,現已形成共晶鍵合技術、熱管理技術、熱應力控制技術、界面材料與表面工程、測試分析診斷技術、線光斑整形技術、光束轉換技術、光場勻化技術(光刻機用)和晶圓級同步結構化激光光學制造技術九大類核心技術,產品逐步被應用于先進制造、醫療健康、科學研究、汽車應用、消費電子五大領域。炬光科技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科研榮譽。
西安光電子先導院:凝聚海外高端創業力量發展光電子產業
“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高新區、科技廳于2015年10月共同發起設立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先導院”),創新性地打造公共平臺+專項基金+專業服務的光電芯片孵化生態,解決核“芯”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先導院平臺占地83畝、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擁有設備儀器400多臺(套)。目前平臺已聚集入駐光電子領域企業30余家,其中一半以上為海外高端創業團隊,例如耶魯大學陳辰團隊、龔平博士團隊、張文偉博士團隊、程東博士團隊等。
未來,先導院將分階段圍繞化合物半導體平臺、硅基光電子平臺、異構集成平臺陸續擴展能力建設,以期在光有源芯片、無源芯片、功率射頻芯片研發中試、納米級光學微加工等方面提供深度技術服務,為推進光子產業發展,打造光子領域世界一流創新生態系統而不懈努力。
西安新建唐晶量子項目,致力研發生產半導體器件外延片
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導體外延片研發和生產項目位于西安高新區五星街辦南北二號路(乾元路)以西,東西八號路(廣豐路)以北,建筑面積38747.11平方米。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筑面積20064平方米,于2022年6月正式開工。該項目擬建設一條砷化鎵(GaAs)和磷化銦(InP)化合物半導體外延片生產線用于化合物半導體外延片的研發及生產。包含生產車間、生產大樓等;項目擬購置硬件設備多套,包含化學氣相沉積設備(MOCVD)、表面顆粒測試儀(SS)、電化學測試設備(ECV)、光致發光圖譜測試設備(PL)、化學尾氣處理設備(Scrubber)等生產研發相關設備。
唐晶公司主要致力于利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設備(MOCVD設備)進行以磷化銦(InP)和砷化鎵(GaAs)為襯底的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外延片研發、生產及銷售。半導體器件外延片是芯片的上游產品,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和使用價值,可廣泛用于光通信、激光雷達、3D傳感、人臉識別、無人駕駛、工業精細加工、醫療器械等領域。
西安科學園:探秘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項目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成立于1966年,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全面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科研機構,承擔著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的產生、保持和授時發播任務,建設和運行著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我國第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基于高精度的時間頻率測量技術,開展衛星導航領域的研究工作。五十多年來,國家授時中心堅守使命、為國授時,始終堅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努力打造國家時間頻率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點和原始性創新策源地,承擔了我國時頻領域一系列國家重大任務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任務:1、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長短波授時系統”;2、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3、國家時頻體系“1603工程”;4、科教基礎設施“空間時頻技術研發與應用平臺”;5、科教基礎設施“標準時間網絡傳遞與應用平臺”;6、時間基準及應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這些設施平臺之間彼此關聯、相互增強,將有望在西安科學園形成我國時頻領域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的裝置集群,引領我國時頻科技的發展方向,孕育產生新的重大設施平臺;同時推動量子信息、地球科學、射電天文、空間天氣等學科和通信、政務、金融、交通等行業的發展,帶動地方人才培養和信息化建設,提升科技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強化科普旅游文化品牌,助力西安“雙中心”建設。(視點阿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