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兩個瓜慫,真的是想躲躲不掉,想見的時候卻遲遲不現身。
為什么這樣說呢?
通貨膨脹的意思就是市場上流通的錢越來越多,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就是感覺錢特別好掙,工作特別好找,隨隨便便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也隨隨便便就能炒了老板的魷魚。
當這種情況越來越順的時候,就會出現泡沫。不就是一套房子嗎,簡單;這種小排量的車開起來有什么意思,明天就換。感覺世界如此美好。
如果手里沒有這么多現金怎么辦,一個字:借。
朋友借不下就找銀行,負債就是這樣堆起來的。
同樣的道理美國也是這種思路。自從脫離了黃金本位后,就選擇了”水變油“的方法——外匯貨幣,將自己的美元作為別國的外匯,最好是唯一的外匯,如果你不用,就用軍事揍你,直到你承認咱們是拴在一起的螞蚱。
掙了錢是我的,賠了錢是你的。
在這種環境下,富人就會千方百計找投資機會,錢放在那里不生錢,他們晚上就睡不踏實,生得少了都會做噩夢。
如果在現實的生活中你看不清到底是不是通貨膨脹,是不是出現了經濟泡沫的話,可以借鑒《頭文字D》這部電影里的一個鏡頭:賣豆腐為生的拓海開著86,而且還能漂移,賣豆腐的錢都不夠換輪胎的。為什么會出現這部動漫或者電影,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日本經濟泡沫化特別嚴重,房地產在后來的三十年價格跌得厲害。
普通人在這個時候的消費就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所有的行為就一個字:花錢。信用卡隨便刷,反正明天就能還下,反正下個月會按時發工資。
可是后來出現了通貨緊縮:市場上的錢少了,大家掙不下了,不僅是你掙不下,企業的東西也賣不出去,企業也掙不下。
結果就是裁員、降薪、失業、法拍房、法拍車,這個時候不再是燈紅酒綠了,而是買一苗蔥都要想想今天是不是吃面條,如果不吃面條的話就不買了。
通貨緊縮下如何應對:現金為王。
通貨膨脹下如何應對:戒驕戒躁,存點錢。
存點錢這三個字就好比余華的那本小說《活著》一樣,都是老百姓的生存哲學,最基本的生存哲學。
有的人不相信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反而特別崇拜西方的消費觀,豈不知正是應了那句老話:割了驢毬敬神——驢也疼死了,神仙也得罪了,兩頭不討好。
一些市場的規律如果你不懂的話,就會吃虧。如果你能透過現象看出端倪的話,就會走在別人的前面,從而拉大距離。富人之所以富,就是因為懂得這些規律,窮人之所以擺脫不了貧窮,就是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新聞都看不懂,甚至沒有看新聞的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