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農村網--陜西農村報(記者 孫金龍) 4月18日,省圖書館詩經里小鎮分館揭牌儀式暨第二十八期西咸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里小鎮國風廣場舉辦,隨著省圖書館詩經里小鎮分館的揭牌,詩經里小鎮再添一座“藝術殿堂”。
詩經里分館揭牌是陜西省圖書館首次與景區合作打造的第一家文旅融合分館,不僅充分發揮館藏文獻資源優勢,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還拓展了省圖書館延伸服務范圍,讓詩經文化煥發新活力。
此次西咸文化大講堂以《湯湯灃水,赫赫宗周—豐鎬遺址考古與西周文化》為主題,邀請了省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商周考古研究部原主任岳連建老師,為大家呈上了一場復原西周文化的探究之旅。
揭牌儀式上,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周云岳表示,詩經里小鎮分館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省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品牌效應,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進陜西文旅融合步伐,打造的第一個“詩與遠方”的文旅融合典型案例,也是加強文化引領,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旅游品質,持續推動陜西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行動。
揭牌儀式后,岳連建老師從豐鎬考古開始,以豐鎬輝煌的考古成果逐步鋪陳到周人壯闊的歷史故事,讓大眾享受了豐富多彩的周文化大餐。通過岳老師對豐鎬遺址考古與西周文化的重點介紹,現場聽眾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西周文化、詩經文化的博大開放和文化自信,充分認識了繼承與傳承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文化認同。
“‘宗周關中,文武盛地’,今天我們跟隨主講老師,走入青銅時代,去感受禮儀之邦的風采,周人幾經遷徙,在商代晚期逐步興起于關中西部的周原,最終定鼎于灃河兩岸,建立起強大的王朝,對華夏文明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今天的文化講堂滿滿干貨,真是獲益匪淺。”新區作家楊萌說道。
“岳連建老師是這方面的專家,聽他給我們分享對于周文化見解與灃河的淵源,收獲特別多,參加這次西咸新區文化大講堂活動,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本身我對于周文化和詩經文化都特別感興趣,感謝詩經里給了我一個向岳老師學習的機會,希望這樣的機會以后還會有更多?!庇慰椭煜壬锌卣f。
第二十八期西咸新區文化大講堂作為十里灃河文旅帶春季系列活動之一,是詩經里小鎮對弘揚與繼承傳統文化的擔當與責任,從考古中解讀周文化,從文化中找尋詩經脈絡,是西咸文化大講堂深溯文化,發揚傳統文化,讓周禮文化、詩經文化再現時代價值的再一次踐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