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過去一周都在奔波中,先去深圳上了丁老師的星辰班,周五晚上又連夜飛北京,周末上了2個整天北大《“獨角獸”企業商業模式與成長戰略》的選修課,接下來兩天約見了在京的朋友和供應商,耗盡了最后一滴電量回家。巨巨巨累,今天寫完這篇推文我打算繼續去補覺了。
這一周發生了好多事,未來幾周推文我會慢慢展開跟大家分享。今天來分享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星辰班開班啦!
丁老師說,亮心私塾是“修心”領域的本科階段,星辰班是研究生階段。
與“知識”性質的內容不同,丁老師在星辰班教授給我們的更多是“智慧”,大多需要體悟才能收得到。而體悟又是很私人的感受,能夠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不足3%;還有一些內容太深,不適合作為單篇文章分享。因此,我只能盡量如實還原可寫的部分。要是大家看完之后沒感覺,那一定不是老師教的不好,而是我寫的不好。
丁老師在一上課的時候先問了我們三組問題:
第一組問題:你的手機是你嗎?你的房子是你嗎?你的包是你嗎?
大家幾乎異口同聲都說,不是。
第二組問題:你的頭發是你嗎?你的手是你嗎?你的耳朵是你嗎?你的胳膊是你嗎?
這組問題可以這樣思考:假如頭發剪了,胳膊斷了,你還在不在?
第三組問題:你的想法是你嗎?你的念頭是你嗎?
大家在這里發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一半的同學說是,一半同學說不是。我是很堅定地說“不是”的那個。
老師沒有揭曉答案,而是告訴我們,未來會用一年時間帶我們去探索,“我”和“我的”有什么區別,探索“我是誰”。
我們往往都把“我的”和“我”搞混了,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抽象,看不到摸不到。實際上,我們具體的問題正是由這些抽象問題決定的。“你是什么樣的人“這個抽象的問題,決定了你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和信念,決定了你有什么樣的行為,落實到你怎樣做企業、怎樣賺錢、怎樣管理團隊。
老師說,所有的企業戰略,都是為企業家的人生戰略服務的。所以未來一年,老師會帶我們把自己的人生戰略探索清楚,家庭、事業、關系、財富……這些都是人生戰略的一部分。一年之后,要達到的境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培養目標是“找到一個相對清晰的生命方向,建立正知正見,活出喜悅自在、生機勃勃的生命狀態。”
因為這個話題太宏大了,我很難復述清楚,就講其中特別打動我的幾個小點吧:
1
把任何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會發現本質
丁老師說,“規律”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才能得到的。當下你在做什么,做到極致,就會發現那個萬事萬物最底層的那個規律。
做飯也可以,運動也可以,講課也可以……當你努力的過程中,你會遇到障礙,解決障礙過程中你的內心狀態會有變化;你會有煩躁、沮喪、精力不足,你會遇到貴人,你會遇到騙子,你會遇到誘惑……這個過程中,你排除萬難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本質的東西就會自然呈現。
求道不用去深山里,不用看很高深的書,也不用學一些很玄乎的東西,只要做好當下的事情就夠了。當下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修行。
2
學習到了一定階段,體悟比知識更重要
第一節課課間的時候我去找丁老師,我說,老師,您看我30歲之前把該學的都學了,北大也讀了私塾班也上完了,打工人自由職業創業都經歷過,創業也有4年了,我現在能去您家掃地了嗎?(丁老師之前說,古代高人收徒弟都是要先從掃地3年開始的)
丁老師看了我一眼,然后回了我3個字:去賺錢。
我當時大概以為老師是想說我經歷不夠,等到后面接著聽課,才發現,老師確實想說我經歷不夠。
我想要在10年之后40歲成為丁老師這樣的人,想要擁有老師一樣處變不驚的穩定狀態,想要有老師一樣可以解決大部分人問題的能力,想要有老師一樣“內方外圓”的品格,我得像老師一樣見過那么多的人、經歷過那么多的事才行。
我想要幫助別人,首先得理解他們的人生,甚至“活出”不同人的人生。
這個道理其實早就懂,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和惰性。有的人的舒適區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有的人舒適區是自己熟悉的領域。國網不是我的舒適區所以我辭職了,但是像過去創業的領域與業務規模就是我的舒適區了。
我最近發現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每次我覺得一件事特別順,想要沉湎其中的時候,老天爺就會來敲打我一下。我最近時常說自己是“80%活在精神世界里面的人”,我的“真愛”就是學文化、學藝術、修心這一類的事,最近又迷上了沉香,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小愛好都特別燒錢,我是壓根不樂意去做商業的。
怎么燒錢?學啥都要找能接觸到的最好的老師,還要升級裝備。無論是我在學的哪個領域,最好的老師學費都不菲;鋼琴從練習級的琴換演奏級的琴,還想再換更高級的,因為嫌音色表達不夠細致;跳舞的同學可能知道,日常練習的進口體服不算便宜,那種定制的TUTU裙、演出服,比較好的,價格跟奢侈品差不多;文化圈的寶貝,看到有眼緣的,我也收了,想著送給誰誰誰。
我之前賺來的錢滿足自己這些燒錢的愛好完全足夠,我就天天活在自己的“陽春白雪”里,太舒服了,完全不想挪動。
因為上周所說業務上遇到的問題,現在我不得不被從陽春白雪拉回了現實世界,要去切實地考慮商業、企業經營的事情。
哎呀這個事,我覺得挺有趣的。你看,我不想動,老天就丟來一些變化,讓我被動地“動”。看看你天天說想成為丁老師、想幫助別人,是不是誠心的,是不是真的想去體驗不同形態的人生,還是就舒舒服服地只是說說而已。
丁老師說,40歲之前,重要的是“好玩”,不是以結果論成敗。40歲之后,有清晰的人生方向了,就按照那個方向去走。建議我多去體驗,多去玩。我先自己琢磨琢磨,等5.6月份再找老師喝茶好好聊聊。
老師還說了,不建議我在40歲之前把講課、分享的作為自己的主業,可以把講課分享作為一個沉淀自己和點亮別人的方式,但是我最好還是把注意力放在經營企業上。
這個點我特別認同,就像我之前開寫作課,是為了給公關業務線服務的,占的營收比例也很低,后來自己過了那個階段就不想開了。我對自己還是有要求的,教給別人的東西,盡量是我已經“知行合一”的。
所以~看看接下來會經歷什么、體悟什么,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3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老師說,我們之所以會被眼前各種各樣的事情帶走,有兩個原因:其一,你不是將軍;其二,你不知道路在哪里。
如果非常清晰自己生命想要去往的方向,非常堅定地走向那個方向的話,眼前今天誰跟你爭吵了,明天這個項目遇見什么問題,都只是眼前的“兔”而已。你只是看見,不會去追。
當然如果這個將軍在度假,有只小兔出現了,可能他還會跟這個兔子玩一會兒。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這句話給了我很強的力量。
我相信自己一定是將軍,我只要找到自己的路,并且堅定地沿著自己的路去走,一定會到我想要的那個終點。
最后講一個小故事送給大家。
上周末我在北京約見一個朋友,我們對業務經營思路完全不同。他是那種追風口很牛的人,經常一個風口只有3-5個月他就能賺一筆。我是如果一件事只有短時回報,我壓根不會去做的。
我們交流各自未來要做的事,他問我:“假如這個事情不賺錢,你還會繼續做嗎?”我說,“怎么可能不賺錢呢?我幫別人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的價值非常大,而且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非常稀缺,我得到的錢是幫別人解決問題的回報,我怎么會不賺錢呢?”我朋友說:“我在跟你聊事情,你跟我講哲學,無敵了,我打敗不了哲學。”然后我們哈哈大笑。
兩年前丁老師跟我講,“金錢是幫別人解決問題的回報”,當時對我來說只是“道理”,入腦了沒有入心。我用了兩年時間,終于把這句話“活出來”了。
一年之后的自己又會成什么樣呢?
不知道,但是充滿期待。人間煙塵,你我同行,共赴星辰大海~
我出了一本新書,鏈接在這里:
適合大學生以及畢業0-5年的職場新人,以及對未來規劃感到迷茫的同學閱讀~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購買~
截至本周一14:00評論區留言贊數最高的5位小伙伴是:語驚四月,小童,趙愿生,乾乾不矜,小新。喵已經私信要過地址啦,書會在回復地址一周之內安排寄出~
今天會繼續在評論區選5名留言點贊最高的小伙伴贈送這本書(截止到下周一14:00),名單在下一次發推文時公布,歡迎積極參加呀~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啟發,可以幫喵點個“在看”,動動小手讓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