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咫尺天涯。
一
月初,天涯發布公告,因技術升級和數據重構,平臺將無法訪問,請大家耐心等待。
二十多天過后,網頁依舊顯示無網絡連接,網友吊念、回憶也感慨,承載中國互聯網20余年的天涯,正式落幕了。
1999年,中國網絡股大爆發,邢明把買進的網絡股海虹控股全部拋出,賺了兩千萬。
多年之后,他說那是自己第一次感覺到互聯網是個好東西。
彼時,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波浪潮已經悄然來襲,各種互聯網創業項目層出不窮。拿著從網絡股中掙到的錢,邢明和幾個股友也選擇加入互聯網大軍。
1999年,海南在線正式成為中國互聯網中的一員,其中一個板塊叫天涯雜談。
辦公地點位于海口市珠江廣場的帝都大廈。離這棟大廈不遠,聳立著一排白色的海口騎樓。不同于一般建筑,海口騎樓的建設沒有固定的風格規劃,而是既有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的樣子,又受西方建筑特色的影響,還有南洋、印度和阿拉伯風格的影子。
和海南騎樓一樣,天涯雜談一開始沒有準確的定位,并且負責天涯社區的工作人員屈指可數。但就是這樣無定位、無資源反而吸引了大量用戶前來討論,小到吐槽左鄰右舍吵架,大到給長江三峽建設提建議,各種嬉笑怒罵,妙言警句在板塊中齊飛。
到年末,剛剛成立近一年的天涯雜談迎來了第一次用戶入駐高潮。其競爭對手四通利方論壇改版,變成了主動提供新聞的新浪網。定位的調整讓用戶急需找到一個平臺來承接自己的表達欲,天涯雜談馬上成為了他們的最優選擇。
一批來自科研機構、高校、媒體的精英人士紛紛去到天涯,他們的到來不僅豐富了天涯雜談的討論內容,也增加天涯雜談的討論深度。
歷史學家羅新成立關天茶舍,“關天”取自于陳寅恪的詩句“吾儕所學關天意”,意為“我們學的東西都與上天的意志有關”。
羅新還為自己的板塊寫了一段話,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從自己所處的專業走出來,用專業知識關心天下事。
其后,關天茶舍的確承載了初創時的志愿,懷天下事,慰家國情。
同年8月,天涯與《天涯》雜志合作,并開設“天涯縱橫”板塊。從此天涯有了討論人文思想的綠洲。
2002年,十年砍柴去到關天茶舍。論壇里的精英氣質和優美文筆頓時讓他震驚不已。震驚之余,他也手癢寫下幾篇帖子。其中一篇描述農民工受盡歧視、偏見的帖子爆了,文章對底層人們的同情,讓跟帖蓋起的高樓足足有數十頁。
之后的孫志剛案,關天茶舍又是網絡平臺中的主要發聲地,在浩如煙海的帖子與回復中,孫志剛案的殘忍事實在大眾視野暴露無遺。在輿論的影響下,《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被廢止。
除了在線上討論世間百態外,天涯各板塊的活躍分子還會舉辦線下聚會。比如關天茶舍的首次聚會選在了煙火繚繞,嘈雜無比的燒烤攤,但與會人員群情激憤,視噪聲為無聲。
此后,關天茶舍線下討論固定在北京長安街上的三味書屋。據十年砍柴回憶,從北京各地前來的人把兩層民宅小樓擠的水泄不通。
2002年,天涯設置《天涯基本法》,既要約束站方和版主的權力,又要保障網友的權利。在基本法之下,天涯的各板塊經常出現“倒版”的現象,網友對版主不滿,版主就要下臺。
這種規則設置讓天涯擁有了自由、寬松且不逾矩的輿論環境。天涯真正成為了社會事件的集散地,在當時媒體從天涯獲得消息來源,民眾在天涯訴說苦楚。
此后,山西黑磚窯案、重慶釘子戶、鄉村教師徐本禹、陳易賣身救母、朱令案、周正龍拍虎等都在天涯建起高樓。
寧財神就曾直言對天涯的喜愛。他稱天涯占用了他大量的時間,他想逃離,但其他地方就是沒有天涯的人情味和凝聚力,最終喜愛之情化作一篇《天涯是個“爛地方”》。
二
2005年2月,一場關于貧富、階層、貴賤的世紀大討論在天涯展開。討論的導火索是網友易燁卿長期在天涯論壇發布嫌貧愛富的帖子。《今天,我看見一個民工不穿鞋》,字里行間透露著對民工的鄙夷和嫌棄,而他認為人是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的,自己是高貴的上海人。
面對易燁卿的高傲,網友“北緯67度3分”自報家門,表示自己是華人六大世家之一,根本沒有聽過易燁卿的名號,并稱家里有私人飛機,沒買票坐過飛機,除夕夜直接喝掉了價值1.3萬美元的拉菲。
兩人的舌戰引來22.3萬人次的觀看,近4000人參與討論。《南方周末》更是用整版報道此事,天涯再次出圈。
孔二狗在看到《南方周末》的報道后,馬上打開電腦找到原帖,趴在電腦前看了一天一夜。還在上高中的我實在是太CJ了也從QQ群看到了此次舌戰的精簡版,之后去到了天涯找尋原帖。
舌戰之外,天涯上的網文小說讓孔二狗著了迷,此后他天天泡在天涯上面看小說。
當時天涯已經聚集了一批網文,比如莊羽的《圈里圈外》,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天下霸唱的《鬼吹燈》,2006年,當年明月在天涯煮酒論史板塊連載《明朝那些事兒》,三個月獲得了百萬的點擊量。
和孔二狗幾乎是同時來到天涯的CJ,則在娛樂八卦板塊扎下了根。
2008年1月,網友奇拿在天涯上傳了陳冠希和鐘欣潼的私房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艷照門事件就此爆發。
天涯不僅成為了大陸艷照門事件的首發地,之后更是緊跟香港消息。在這次事件中,天涯娛樂八卦的流量是平常的8倍,娛樂八卦板塊更是成為了天涯的第一板塊,其他板塊不可企及。
此后“章子怡海邊被拍艷照”、“詐捐門”、“69圣戰”等各種八卦再次鞏固天涯在娛樂八卦領域的地位。
這一時期,天涯創造初代網紅的神話也在續寫。
早前芙蓉姐姐就通過天涯成為網絡草根紅人。2010年,蓉榮因為在天涯上吐槽極品朋友小月月在天涯走紅,最高記錄回帖數量超過5萬,帖子中“神馬都是浮云”還成了2011年的流行語之一。
對娛樂八卦的高關注度無疑為天涯帶來了高流量,但笑聲也代替了思考,天涯變成了一個專注于八卦的論壇,引人關注的只剩娛樂。
2011年2月22日,享受著娛樂八卦帶給天涯的高流量,天涯舉行了一次千人航海年會,700名天涯員工和300多名天涯網友受邀參加。
2月23日清晨,5.3萬噸的豪華游艇“歌詩達號”駛出香港維多利亞港,一路西行來到了第一站目的地三亞鳳凰島。
在夕陽的照射下,海面浮光躍金,鳳凰島大廈明光瓦亮,千人聚集在酒會上把酒言歡。
第二日清晨,海上大霧彌漫,甲板一片漆黑,“歌詩達號”郵輪抵達最終目的地越南下龍灣,迎來最后的兩天狂歡。
距離這次盛大的年會兩年后,2013年8月,天涯社區用戶數量達到巔峰,為8500萬人。
正如新周刊對天涯的評價一樣,天涯里有耀眼的草根明星,時代氣息的天涯劇,直率的話語場,天涯是中文網絡社區之王,全球華人網上家園。
三
2009年新浪微博上線時,邢明沒有把微博放在眼里,他曾說天涯可以和微博共生。在他看來微博勝于速度,天涯勝在深度。
然而情況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樂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全面鋪開,全民走向娛樂化,天涯無法逃過巔峰之后就是下坡的定律。
2010年,微博的威力正式顯現。
本山大叔一條微博讓微博癱瘓四小時,此后,劉翔退賽,范冰冰官宣,王寶強離婚,鹿晗關曉彤戀愛無一不是從微博傳出消息并引發全媒體圍觀,天涯卻成為了拾荒者。
2012年微信公眾號崛起,咪蒙、黎貝卡、邏輯思維再次吸走了網民的注意力。
在之后的六年里,微信公眾號平臺共孵化出大大小小2000萬個公號,天涯的聲量越來越小,老用戶紛紛出走天涯。
天涯精英內容的缺失,娛樂內容又拼不過微博,天涯的輝煌最終定格在2013年。
2011年的天涯年會是十年砍柴最后一次參加天涯的活動。那次年會后,蓉榮也逐漸減少了登陸天涯的頻率。孔二狗忙于自己的書稿也無心發帖討論。我實在太CJ則被新浪微博挖走,變成了微博的娛樂大V。
十年砍柴曾寫到“看不到熟悉的ID,找不到過去的感覺,只好關閉天涯的網頁,去別處溜達。”
內容趨向粗淺浮躁,天涯又無法跟上技術更迭的腳步。
當各家平臺爭相用算法推送信息時,天涯的更新頻率也顯得尤為遲鈍。往往兩天過去,頭條和熱點內容還沒有更新。連最紅的娛樂八卦板塊也會被大量的廣告侵占頭條。網友對天涯嗤鼻道“除了復制熱點新聞,屁事不干。”
2018年,用戶不斷流失的天涯迎來了商業上的失敗。4月8日,天涯召開董事會通過了終止掛牌的議案,隔年4月17日,天涯社區正式告別新三板。
但另一層面上天涯無疑是成功的。每過一段時間,大眾就會拾起天涯往事重新咀嚼一番。
2019年,天涯十大詭異貼登上微博熱搜。2020年天涯宕機,眾多媒體懷念天涯:《宕機24小時的天涯,不配一個熱搜》《一位天涯老用戶找不到家了》。
有網友唏噓感概,“天涯社區打不開,互聯網對此悄無聲息,放到十年前,這是互聯網地震。”
而更持久的話題是以天涯為標尺,反思過往,審視如今,懷念那個充斥著優質內容,可以暢所欲言的中文互聯網時代。
天涯的人變了,內容變了,唯一沒變的就是天涯辦公大樓旁邊的騎樓。為了保護歷史文化的原貌,海南騎樓在多年里并未進行大的改動。
如今,騎樓在海南的驕陽下佇立,而天涯的故事顯然已經遠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