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下旬,蔣介石利用共產國際解散的機會,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駐扎在西安的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宗南,密令三個軍悄悄集結,欲閃擊、偷襲陜甘寧邊區,而邊區當時只有王震的三五九旅。
“武斗”開始,延安危在旦夕。
周恩來
此時,周恩來、鄧穎超等一百余人得到消息,星夜兼程乘汽車由渝返延。
7月9日到達西安交涉。
第二天晚上,胡宗南在副長官部駐地小雁塔薦福寺設宴款待周恩來、鄧穎超。他從西安黃埔六期以上將級軍官中精心挑選30人左右,各偕夫人出席作陪,欲對周恩來施以“師禮”,以“酒”會友,試圖以“文衛”掩蓋“武攻”。
“文戲”開場。鄧穎超因身體不適未能出席。
為體現誠意,胡宗南派他的機要秘書乘坐他的專用汽車,代表他去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迎接周恩來。
周恩來并不認識機要秘書。機要秘書通報了姓名,周恩來緊握了一下他的手,領他向門口走。
走了兩步,他忽然停住,讓機要秘書稍等,轉身返回里院。不一會兒他出來,機要秘書輕聲用英語說了一句,周恩來會意地點了點頭。
胡宗南搞得排場也夠大的了。
車到小雁塔。他在會場外等候,向周恩來敬禮。
周恩來一進會場,政治部主任王超凡就向環坐在四周的作陪者下令:“起立!”
周恩來揮手致意。胡宗南陪周恩來在東側中間的雙人沙發上就座。
王超凡向作陪者下令:“坐下!”
周恩來同胡宗南交談,提出他想了解的問題。
王超凡致歡迎辭。在臨結束時提議:在座的黃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歡迎周先生光臨西安。請周先生和我們一起,祝領導全國抗戰的蔣委員長身體健康,請干第一杯。
周恩來舉杯起立。
他微笑著說:王主任提到全國抗戰,我很欣賞。全國抗戰的基礎是國共兩黨的合作。蔣委員長是國民黨的總裁,為了表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誠意,我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愿意為蔣委員長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國民黨黨員,也請各位為毛澤東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愣了。王超凡和其他作陪者不知所措。
周恩來舉目四顧,仍然微笑著說:看來各位有為難之處,我不強人所難,這杯敬酒免了罷。
他放下酒杯,繼續泰然自若地同胡宗南談話。
隔一會兒,十幾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舉杯走向周恩來。
其中一位說:我們雖然沒進過黃埔軍校,都知道周先生在黃埔軍校倡導黃埔精神。為了發揚黃埔精神,我們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周恩來風趣地說:各位夫人很漂亮,這位夫人的講話更漂亮。我想問:我倡導的黃埔精神是什么?誰答得對,我就同誰干杯。
她們頓時面面相覷,張口結舌。
胡宗南趕忙打圓場,說:今天只敘舊誼,不談政治。
送走夫人們后,周恩來繼續和胡宗南談,既談政治,又談軍事。
接著,十幾位將軍排成一行,舉杯向周恩來走來。
領頭的說:剛才胡宗南同志指示我們,今天只敘舊誼。當年我們在黃埔軍校學習,周先生是政治部主任,同我們有師生之誼。作為周先生的弟子,我們每人向老師敬一杯。
周恩來說:胡副長官講,今天不談政治。這位將軍提到我當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不能不談政治,請問胡副長官:這杯酒該喝不該喝?
胡宗南吃癟,輸了面子,但又不能丟了里子,命令道:他們都是軍人,沒有政治頭腦,酒讓他們喝,算是罰酒。
這些人只好遵命干杯。
周恩來同他們一一握手,問了姓名、職務。他們轉身回座時,個個面露喜色。
不久,又一批夫人走來。有一位看著稿子說:我們久仰周夫人,原以為今天能看到她的風采,想不到她因身體不適沒有光臨。我們各敬周夫人一杯酒,表示對她的敬意,祝她康復,回延安一路順風。我們請求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別和我們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婦女,一定會尊重我們的請求。
見這些“溫柔殺手”來者不善,周恩來沉下臉來,嚴肅地說: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順便說幾句。前幾年,延安人民連小米都吃不上。經過自力更生,發展生產,日子比過去好,仍然很艱難。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如果讓鄧穎超同志喝這樣好的酒,她會感到于心不安。我尊重婦女,也尊重鄧穎超同志的心情。請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們彼此都尊重。
他舉茶杯碰她們的酒杯。她們喝了酒,他喝了茶。
告辭時,周恩來舉杯說:感謝胡副長官盛情款待。我昨天到西安,看到朱德總司令7月4日給胡副長官的電報。里頭說,胡副長官已將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內戰危機有一觸即發之勢。今天我問胡副長官,這是怎么回事?胡副長官告訴我,那都是謠傳。胡副長官說,他沒有進攻陜甘寧邊區的意圖,他指揮的部隊不會采取這樣的行動。我聽了很高興,我相信,大家聽了都會很高興。
接著,周恩來提議:我借這個機會,向胡副長官,向各位將軍和夫人,敬一杯酒。希望我們一起努力,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打敗日本侵略者,收復南京、上海;收復北平、天津;收復東三省;收復所有被日寇侵占的中國的山河土地,徹底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獨立、自由、幸福的強大國家!同意的,請干杯;不同意的,不勉強。
說完,他一飲而盡。
胡宗南也一飲而盡,所有作陪的人都跟著干了杯。
宴會結束,胡宗南陪周恩來走向他的專車,對周恩來說:我讓機要秘書代表我接周先生,也讓他代表我送周先生。
機要秘書上車,坐在周恩來的左側。
車啟動,胡宗南注目敬禮,周恩來向他招招手。
胡宗南
“文衛”丟臉,那“武攻”如何呢?
1943年2月,駐蘭州的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就以絕密件向胡宗南及該戰區所屬駐寧夏的馬鴻逵、駐青海的馬步芳,下達經蔣介石親自審定的《對陜北奸區作戰計劃》,指令有關部隊“于現地掩蔽,作攻勢防御”,俟機“轉取攻勢”時,“先迅速收復囊形地帶”,進而“收復陜北地區”。
胡宗南按此計劃部署兵力。他指揮的三個集團軍,除第三十四集團軍(下轄三個軍)擔負自潼關至宜川的黃河防務抵御日軍外,第三十七集團軍總部駐三原,第三十八集團軍總部駐平涼,各轄三個軍,對“陜北地區”和囊形地帶“作攻勢防御”。
囊形地帶主要指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位于洛川側后,形成插入蔣管區的囊形地帶,向南可進逼西安,向東可切斷咸(陽)榆(林)公路,是必爭的戰略要地。
1943年5月22日,為了適應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便于各國共產黨獨立處理問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公開宣布《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
蔣介石
蔣介石感到機會來了,密電胡宗南,電稱:
確悉,奸黨連年整風,內爭激烈,共產國際解散對奸黨是沉重打擊;命胡宗南乘此良機,閃擊延安,一舉攻占陜甘寧邊區,限6月底完成部署,行動絕對保密。為此,對共產國際解散不公開置評。
胡宗南于1943年6月18日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內定由第三十八集團軍迅速攻占囊形地帶后,協同第三十七集團軍攻占陜北地區。
6月下旬,因第三十八集團軍要到甘肅南部“平亂”,已不能按原計劃執行任務。蔣介石遂令胡宗南抽調第三十四集團軍下轄的第一軍和第九十軍攻占囊形地帶。
為免過早暴露,胡宗南密令各參戰部隊先派出少量先遣人員,大部隊在發起進攻前兩日再開到指定的前進位置。
預定的進攻日期是7月9日,恰好是周恩來到達西安這一天。
周恩來早就在胡宗南身邊布下了“冷祺閑子”,此時他已及時將上述情況通過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密臺迅報延安。
朱德
1943年7月4日,朱德明電胡宗南,內稱:
“自駕抵洛川,邊境忽呈戰爭景象。道路紛傳,中央將乘國際解散機會,實行剿共。我兄已將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彈糧運輸,絡繹于途,內戰危機,有一觸即發之勢。
當此抗戰艱虞之際,力謀團結,猶恐不及,若遂發動內戰,必致兵連禍結,破壞抗戰團結之大業,而使日寇坐收漁利,陷國家民族于危亡之境,并極大妨礙英美蘇各盟邦之作戰任務。”
收到這份電報,胡宗南大吃一驚,他簡直不敢相信,看了兩遍,又讓秘書念了一遍。
他皺起眉頭,說:這一手,厲害!
接著提出兩個問題:是誰泄的密?這一仗打不打?
機要秘書建議:應該查明是誰泄密?進而分析道:從朱德的電報看,“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可能由于“彈糧運輸”有所暴露。但共產國際解散,委座不許公開評論。“中央將趁國際解散機會,實行剿共”,是委座親自掌握的絕密行動,胡先生只讓西安有關人員和參戰部隊師長以上將領知道,絕不會“道路紛傳”。一定有人泄密,透露給共產黨。也許有共產黨間諜混進來。不查清楚,不好向委座交代。
胡宗南對機要秘書非常信任,采納了他的建議。
很快安排下屬的特務頭子劉大軍秘密調查。
旋即得悉,延安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將朱德的電報廣為宣傳。
當晚,胡宗南召集參謀長等有關人員開會。
會上,胡宗南未提“是誰泄密”的問題,只提“這一仗打不打”的問題。
有人主張照打,理由是:委座對“共黨”的研判完全正確,不應坐失良機,加之陜北兵力空虛,正規部隊只有三五九旅一個旅,連年開荒,已失戰力。出動五個軍,可迅速殲敵,完成任務;有人則主張暫緩,理由是:隴東“暴民”是烏合之眾,第三十八集團軍進剿近月,尚未報捷,對陜北之敵更不可輕視。朱德的電報使事機敗露,如日軍聞訊,乘機渡河,難以收拾。現可按兵不動,聽候委座指示。
胡宗南的底褲被扒了精光,再打毫無勝算,開會只不過是走個過場。他早已拿定主意。
他說:不能坐待指示,應為委座分憂勞,我們要主動提建議。委座原定閃擊、偷襲,不料“共黨”采取非正規手段,利用朱德電報大肆張揚。如仍按原計劃進行,不但日軍可能乘隙渡河,而且定會受到盟邦責難。委座出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盟邦對國軍期望很高,可惜國軍長期未打勝仗。共黨早就宣傳國軍不抗日,只有他們抗日。此時進軍陜北,將給共黨口實,損害委座聲譽,美國可能轉而支持共黨。我們只能停止行動,恢復原態勢。
據此,他讓參謀長起草給蔣介石的電報,送他核發。他核發時,還參照了機要秘書的意見,做了些修改。
1943年7月7日,蔣介石電復胡宗南,同意罷兵,但要查明有無“泄密”“通匪”情事。
不久,劉大軍報胡宗南,“通匪”事正在查,“泄密”事有兩件:
(1)6月12日,西安勞動營訓導處長張滌非召集9人開會,通過文件,要中共隨共產國際解散而“解散”;
(2)7月6日,中央社自西安發出電訊說,西安文化團體開會,致電毛澤東,叫他趁共產國際解散之機,“解散中共”“取消邊區割據”。
胡宗南大罵張滌非、中央社是混蛋。
事后,劉大軍經胡宗南批準,將兩個“匪諜”送西安勞動營關押。
為安全期間,上述情況中共潛伏人員直到7月10日,才上報延安。
至7月13日,胡宗南又連續收到幾份文電,其中包括:
一、7月9日,朱德致電胡宗南:
6日和7日,第一六七師師長及一團長分別在關中分區南部附近偵察地形。據民眾稱:該部將分九路進攻該區,請予制止。
二、7月9日,延安三萬群眾舉行緊急動員大會,通電全國,揭露“抗戰陣營內一部分喪心病狂的日寇第五縱隊”正積極策劃進攻邊區,呼吁全國人民制止內戰,號召全邊區人民動員起來,保衛邊區。
三、7月10日,朱德致電胡宗南:
關中方面戰機甚緊,若被攻擊,勢必自衛。
四、7月12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題為《質問國民黨》的社論,指出胡宗南指揮的三個集團軍中,“有兩個集團軍用于包圍陜甘寧邊區,只有一個用于防守從宜川至潼關一段黃河沿岸,對付日寇”。不料近日“擔任河防的第一、第十六、第九十等三個軍中,開動了兩個軍,第一軍開到邠州、淳化一帶,第九十軍開到洛川一帶,并積極準備進攻邊區,而使對付日寇的河防,大部分空虛起來”,質問“這些國民黨人同日本人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毛澤東
這些都是當時毛主席為拒阻胡宗南進攻邊區,斷然使用情報材料而唱出的一出“大戲”。
胡宗南已于7月8日下令收兵,先遣人員返回原建制。
他看到上述文電時哈哈大笑,認為共產黨情報不靈,他的身邊沒有“共諜”。
胡宗南獲悉周恩來等即將到達西安,一方面通知陜西省主席熊斌等,如周恩來約談,應矢口否認他有進攻邊區意圖;另一方面,指定政治部主任王超凡組織人員,在小雁塔安排酒會,招待周恩來、鄧穎超。酒會上,對周恩來以師禮相待,制造友好氣氛,多敬酒,最好把周灌醉。
結果胡宗南“偷雞不成反失了把米”,出進了洋相。
周恩來在機要秘書送他回來的途中,對他說:剛才我告訴胡副長官,送他延安出版的書報雜志,到七賢莊就讓他們找一些,請你等一會兒,順便帶給胡副長官。
周恩來朝司機的背影看著,用左手握一下機要秘書的右手。對方心領神會。
周恩來領機要秘書到七賢莊里院東側一屋,關上門,再次緊握他的手,說:這幾年,你辛苦了!
機要秘書禁不住流淚,周恩來趕忙示意他忍住。
周恩來看看手表,說:有些事要問你,不能超過一刻鐘。
于是,秘書匯報了胡宗南內部的核心機密情況。
最后,周恩來看看手表,叮囑說:你身在虎穴,崗位重要,怎么工作,不需我多講,我只提幾句:對黨要忠誠,對敵要狡猾;有所為,有所不為:抓大不抓小,注意戰略動向,主要著眼保衛黨中央。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幾位同志將幾捆包裝好的延安出版的書報雜志送上機要秘書坐的汽車,另給他幾本沒有包裝的雜志。
機要秘書這時才意識到,他接周恩來時,周恩來問他姓名后,叫他稍等,轉身返回內院,就是讓人先辦好這件事,為他在七賢莊逗留提供借口。機要秘書還意識到,把幾本沒有包裝的雜志交給他,也是周恩來的精心安排。如果有人問他在七賢莊等的那一會兒,“八路”同你談些什么?他可以說,他們忙著找書包、捆,他在看雜志。
周恩來一行于7月13日離西安去延安。軍統西安站就送來綜合報告。其中提到有一人坐胡宗南的專用汽車到七賢莊,接送周恩來。去接時,幾點幾分進,幾點幾分出;去送時,幾點幾分進,幾點幾分出,帶走幾大捆東西,看不出是什么。但顯而易見的是,此人拿走幾本反動刊物。
機要秘書送給胡宗南,他看后哈哈大笑,高興地說:周恩來在西安,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
胡宗南的機要秘書,就是周恩來安排蔣南翔于1937年12月打入胡宗南部的情報人員,他叫熊向暉。
熊向暉
在接周恩來時,他用英語說的一句話是:請小心,提防被灌醉!
高手博弈,又何止在戰場。細節決定成敗,在以后胡宗南真的偷襲延安時,熊向暉的情報又發揮了更大的威力。#營業吧!創作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