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美國壟斷?中國軍工還需攻克4項技術,其中一項和轟炸機有關,剩下的三項技術是什么?中國軍工和美國軍工還存在差距嗎?
接下來的內容,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中國軍工的發展史
雖然現在的中國軍工,早已經進入到了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不過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之前,中國軍工都不曾具備一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
因為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咱們還處于“一窮二白”的階段,而且在建國初期,咱們在很多方面,也都是去模仿“蘇聯模式”,再加上當時國際形勢,以及咱們曾經經歷過一段很特殊的時期,這些都導致中國軍工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20-30年時間里,一直都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發展。
因為當時咱們主要都是從蘇聯直接進口成套的軍工設備和軍工技術,說白了,曾經的中國軍工對于蘇聯的依賴是非常大的。
不過,后來隨著中國結束了那段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軍工也才終于開始蓬勃發展了,并開始逐步走上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軍工終于完成了相對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建設,并且隨著經濟改革,中國軍工也進入到了“軍轉民”的新時代。
1980年之后,咱們中國進行過大裁軍,當時不僅大幅減少了軍隊用品的訂貨量,同時也將軍用品的科研力量和生產力,逐漸朝著核電、民用航天、醫療等方面轉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軍工核心技術并沒有丟失,而是在不斷壯大。
這么做的好處,不僅是讓中國軍工走上了“軍民融合模式”的發展路線,不僅更利于軍工體系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說白了就是“實現雙贏”。
因此在時間來到了21世紀之后,雖然中國軍工起步較晚,但卻經過了20余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和美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小了,尤其是在核心技術方面,差距更是不斷縮小。
軍工技術不僅可以用在武器裝備方面,而且也可以直接民用,這樣一來,中國不僅社會經濟資源得到了更好地發展和整合,同時中國的軍事力量也得到了質的飛躍。
特別是2015年之后,國家戰略方面已經將“居民融合發展模式”列為了中國軍工發展的重點模式,這樣一來,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國防科技工業都得到了更好地發展,也讓中國的現代化國防建設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說起來,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軍工走的發展模式,本身也是美西方國家發展軍工體系走的模式,雖然咱們現在和他的差距,的確是在不斷縮小了,但卻也存在著一些技術不足,在一些軍工技術上,如果想要徹底打破美國壟斷,全面實現趕超,咱們也仍然需要奮起直追。
中國軍工還需攻克4項技術
第一個需要攻克的技術是“發動機”。在頂尖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方面,其實咱們和美西方的確是存在著差距,包括和俄羅斯相比,咱們也存在著不足,這一點咱們是需要承認的。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發動機的研發領域,咱們國家和美西方、俄羅斯相比,的確是起步太晚了,雖然咱們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努力追趕,但卻仍然沒有打破美西方的技術壁壘,還是需要努力搞研發的。
比方說,現在咱們的殲20戰機,雖然已經換上了國產的渦扇10發動機,但這款發動機卻并不能讓殲20的整體性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如果未來咱們能順利研發出渦扇15發動機,那么,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咱們也就屬于是打破了美西方的技術壟斷,再也沒有后顧之憂了。
第二個需要攻克的技術是“小型核反應堆”。咱們都知道,美國海軍現役一共是有11艘航母,而且普遍都是核動力航母,雖然中國海軍也擁有了3艘航母,但咱們最快也要在2027年之后,才能擁有咱們的核動力航母。
這并不是說咱們不想擁有核動力航母,而是因為核動力航母上的動力支持,是與“小型核反應堆”有關,咱們在這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技術難點,因此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咱們也不敢說建造核動力航母,就建造核動力航母。
因為只有“小型核反應堆”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以確保安全穩定了,咱們才會投入建設,否則若是存在著技術缺陷,就很容易誘發重大事故。
說起來,咱們現在沒有能力去建造一艘先進的核動力航母,也是美國海軍“嘲諷”咱們的內容之一,不過,若是咱們攻克了這項技術,中國海軍就會擁有遠洋航行的能力,那個時候,美國的霸權主義也會徹底毀滅,美國再想要囂張,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第三個需要攻克的技術是“軍用通訊系統”。在“俄烏沖突”中,雖然馬斯克說著自己的星鏈是民用系統,但事實上卻仍然為美國提供軍用,包括俄羅斯也表態,馬斯克的衛星在天上飛,讓俄軍暴露一覽無余。
所以對于咱們來說,現在一方面是需要同樣建設屬于咱們的“軍用通訊系統”,另一方面是想辦法搶占地軌道衛星資源,并且咱們擁有最先進的衛星反制技術,這樣一來,咱們就不怕未來一旦發生沖突,美國的“軍用通訊系統”也會對咱們構成威脅了。
第四個需要攻克的技術是“隱身轟炸機”。放眼全球,現在只有美國擁有“戰略隱身轟炸機”,而且美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也是很領先的,美國的隱身轟炸機可以全球撒野,這其實對于咱們來說,也是一種威脅。
因此,我國也需要盡快完成這一技術的突破,補齊咱們的“戰略隱身轟炸機”,比方說咱們的“轟20隱身轟炸機”,那個時候,咱們和美國相比,也就不存在任何的技術短板了。
中國軍工和美國相比還存在差距嗎?發展方面是否存在著一些問題?
中國軍工的發展,雖然已經實現了巨大突破,但和美國相比,咱們也需要承認,的確還有著一些差距,而且在發展方面,也的確還存在著而一些問題。
首先是咱們的國防預算要比美國少很多,因此在很多核心技術的研發方面,也的確會出現一些研發周期較長的情況,在一些高端技術領域,也的確還存在著短板。
其實是咱們的先進裝備仍然是比較短缺的。雖然咱們這些年來,也已經研發出了不少先進武器,但咱們在軍事裝備的數量,以及先進軍事裝備的結構上,的確和美國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包括一些先進武器的性能,也的確存在著不如人的地方。
再加上這些年來,美國聯手西方國家,一直都對咱們進行技術制裁,這也的確影響到了咱們軍工行業的發展,咱們在科研產業方面,也正在朝著“全面國產化”的方向前進,但想要讓國產全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這也同樣需要時間。
因此,根據國際上的預測,考慮到中國軍工的持續發展,中國軍事實力最快也要在2035年左右,才能實現對美國軍事實力的趕超。這么來看,咱們還有至少10年到15年以上的差距要追趕。
比方說,現在咱們的軍事裝備方面,有很多還是需要通過進口裝備來增強咱們的實力,或許有朋友會好奇,中國軍工早已經可以自制武器了,而且也有不少國外訂單,為何咱們還需要從俄羅斯進口武器呢?
這是因為一些領域上技術方面的問題,導致咱們目前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性能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咱們想要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盡量裝備上一流的武器裝備,就還是需要進口一部分。
比方說我國一直都在采購俄羅斯的米-171SH直升機,就是因為它的性能和咱們國產的直-20相比,還是更有優勢一些。
而且現在我國周邊的局勢,都是很緊張的,美國又想要隨時挑起一場和咱們有關的戰火沖突,所以咱們在軍工沒有全面實現技術趕超之前,咱們也仍然需要為了可能會發生的沖突,先通過進口武器的方式,來補齊咱們的短板。
比方說近年來,咱們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份額就在逐漸提升,就是因為咱們也正在為一場可能會隨時到來的軍事沖突做準備,到了必要時刻,咱們也要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將那些挑釁的外部勢力,都好好地教訓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