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開門見山,我先簡單粗暴下個結論:
2023年,中國科技業流行跟風GPT,也就是超級大風口的通用人工智能AIGC,類似產品密集發布;而迥異于Chat GPT大家隨便用、主要靠產品說話的是,國產大模型們則流行放狠話、打嘴炮……
有的大模型遲遲無法公測,有的大模型一試用就翻車,不但不智能、還略顯智障;還有的大模型甚至在產品發布會上放起了PPT。友善起見就不一一點名了,喜歡對號入座的自便。
我就奇怪啊,明明產品才剛剛發布還顯得挺粗糙,大佬們就一個個就著急上火地放狠話,要對標、超越、甚至吊打代表著全球AIGC最高水平的標桿GPT。此情此景,不禁讓作為圍觀吃瓜群眾的我,聯想起了智能手機領域的常年吊打蘋果iPhone、智能汽車領域的國產常年吊打特斯拉Tesla。然而,國產們加起來的利潤都還差蘋果、特斯拉一大截呢。
當然咯,大佬們如此出位的畫風可不是無知者無畏,而是心機滿滿。反正小散戶們知道懂個啥AIGC?還不是跟風“炒概念股”?放狠話多免費吸流量啊!包括嚴肅批評也是幫著宣傳嘛。公關圈有句行話“好宣傳壞宣傳,都是宣傳”,顯然身經百戰的大佬們深諳個中道理,股價先拉漲一大波、不,幾大波再說!
前不久,我的前老板、中國互聯網的知名理工男CEO、百川智能創始人王小川還就“百度文心一言到底落后GPT多久”,和百度高層打了一場全行業圍觀的口水戰,熱鬧程度,直接出圈!
對于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文心一言和ChatGPT差距可能在一兩個月左右”的說法,王小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你們可能采訪的是平行宇宙里的他,不是我們這個世界里的。用時間衡量的話,OpenAI比我們應該領先三年時間是有的。之前我們說追上GPT-3.5,可能一年時間是有機會的。但人家已經到4了,還有5在訓練當中,所以我覺得有三年。但這是很動態的,大家很努力就有可能快一些。”
你看,多么具體、樸實無華的表述,但讀者看了不但覺得可信,而且覺得路徑都有了,反而對國產大模型努力追趕有了信心。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沒想到,“趕超GPT的平行宇宙”中又來了一個新大佬: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科大訊飛官宣“星火”大模型,劉慶峰放狠話稱1024對標GPT】
今天(5月6日),科大訊飛在安徽合肥正式發布了旗下的通用人工智能認知大模型“星火”,寓意是中國人熟悉的語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董事長劉慶峰現場介紹和演示了“星火”認知大模型的多項功能。
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名字至少朗朗上口,比前面幾家晦澀拗口的“序列”之類通俗易懂多了。本來嘛,一個面向C端的產品,目標本就是要讓用戶真正用起來,所以產品品牌本身的記憶點和傳播效率非常重要,而不是小圈子自嗨。(btw這個話題其實非常值得深聊,改天我另寫一篇《淺析中國互聯網大廠的產品品牌命名優劣,感興趣的請果斷關注)。
本次發布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具備七大維度能力,包括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劉慶峰坦言,目前認知大模型技術還有待攻克的缺陷,比如新知識難以及時更新,事實類問答容易“張冠李戴”,史實、傳統典籍容易“編造情節”等。
據報道,此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測試“星火”時發現其無法回答即時的新聞類問題,顯然并未聯網。而劉慶峰表示,在6月9日科大訊飛24周年慶時,“星火”會通過類搜索插件突破開放式問答,即實時問答,多輪對話能力、數學能力也將升級。劉慶峰甚至向ChatGPT放出了豪言,他表示10月24日,“星火”大模型將能夠在通用大模型能力上對標ChatGPT,“在中文上要超越ChatGPT,英文上達到相當的水平。”
看看,多么“自信”!連超越GPT的具體時間都給出來了:5個半月后,至于為啥是10月24日,那就是IT界都知道的程序員日嘛。這再一次體現了這屆科大訊飛公關挺懂。
這個狠話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隨后不久,我所在的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發起的“人工智能高地”大群里,有位“靈境星空”的群友給出了一組截圖,用三張最簡單的截圖,測試大模型的本質區別,分別是ChatGPT(3.5)、百度文心、訊飛星火。
自己看圖,一目了然。“靈境星空”直言:支持國產,認清差距。
【一季度凈虧5789萬,股價卻拉漲90%】
值得一提的是,兩周前(4月20日)科大訊飛披露季報。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88億元,同比下降17.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89.5萬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1億元。這同比暴跌得……自己算吧。
對于虧損的原因,科大訊飛表示,由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特殊的社會經濟客觀環境,當期無法推進項目進程和合同簽署等工作,隨后又面臨春節假期,較多大項目在一季度的簽單、實施、交付、驗收等工作進程出現了延遲,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此外,公司2019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2022年10月7日被再次極限施壓,從供應鏈到相關的合同簽署需要調整的過程。
而耐人尋味的是,今年以來,受AIGC概念帶動,科大訊飛股價一路上漲,與年初相比漲幅卻接近90%!這可真是應了那句A股上的段子:“業務做得好,不如公關做得好”。
另一個同行360,也是果斷選擇All in AIGC,產品還剛上市,股價卻是牛氣沖天連續暴漲,據傳17家定增機構已全部解套。前不久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周鴻祎突然公開宣布離婚,更是被許多主流輿論解讀為“高位減持”;隨后360董秘選擇“朋友圈爆粗式”反擊,卻遭到多家財經媒體更進一步的深扒,貌似現在沉默了。是耶非耶,此處無意介入。存而不論,讀者自辨。
【結束語:別急放狠話,切忌只炒股——產品才是唯一王道】
作為一個互聯網信徒、資深觀察家,我想點破一個常識:國產大模型和GPT的差距,本質上指的是國產大模型得花多久才能達到今天GPT的水平。所以,差距取決于chat gpt的能力是不是指數級增長的早期!如果是,差距會增加,反之才會縮小。
而事實上,GPT-4發布后,全球對于OpenAI的關注度持續提升。OpenAI在GPT-4之前花費8個月時間進行安全研究、風險評估和迭代。也就是說,OpenAI在去年年底推出ChatGPT的時候,就已經有了GPT-4。目前,雖然官網注明GPT-5 會在Q4對外正式發布,但根據微軟項目有關朋友的信息預測:最早今年6-7月就會有GPT-5的功能陸續放出來,它可能將完全顛覆影視行業、為機器人提供智慧大腦、人工智能模型自主開發、構建虛擬世界預測未來結果、接入手機等電子設備創建個人智能生態…….
所以,就怕是指數級迭代,那就很難追了,更別提什么“彎道超車”了。代表著全世界科技業最巔峰水平的AIGC,容不得半點虛假。當然,作為中國人,我也衷心希望中國在這場未來關鍵比拼中不落后、不缺席,也不能缺席!
所以,包括科大訊飛、360、百度、阿里巴巴、商湯、出門問問、昆侖萬維、學而思等(實在太多了此處恕無法全部列舉)在內的所有國產大模型們任重而道遠。放狠話、打嘴炮、拉股價都是浮云,沉靜研發、快速迭代才是唯一的正道。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