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 Ultra作為小米今年最為重磅的影像旗艦,非常多的人問我實際體驗到底如何,如今這款手機我已經用了一段時間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深度體驗這款手機之后的一些真實感受。
外觀設計
外觀方面,小米13 Ultra的整機設計靈感來自于徠卡M系列。圓形鏡頭模組也是傳承了小米12SUltra的設計語言,拍照時橫向握持感讓我有了專業攝影師的儀式感。
小米13 Ultra的手感也是很多人關心的點,很多人光看參數和一些網友的云評測就下意識的認為小米13 Ultra的手感會不太好。有一說一我自己當主力機用了這么長時間下來,正常握持下半部分,手感還是比預期好不少的,金屬中框和素皮的結合得不錯。大家覺得能給小米13 Ultra的整機外觀設計打幾分呢?
影像表現
影像方面的表現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小米13 Ultra在移動影像方面也是有了非常大的突破。這代搭載了徠卡光學四攝組合,擁有包括雙長焦在內的六個焦段,可以說滿足了不同場景下的影像需求,我們就著重來聊聊這次小米13 Ultra的影像體驗!
4月底我帶著小米13 Ultra出門旅行了一個禮拜,這段時間我用小米13 Ultra這臺手機隨手記錄了不少旅行途中的一些風景、人文與美食,分享照片的同時也和大家一起聊聊小米13 Ultra的影像能力。
23mm主攝
在旅行的路上,隨手拍下的沿途雪山風景。這張23mm焦段的風景照在大逆光的情況下依舊清晰呈現了遠處的雪山、近處的小河以及白云略過的陰影。
一英寸主攝在記錄旅行沿途風景上比較好用,在車上的我拿起小米13 Ultra隨手一拍,記錄下了白沙湖當時的美景,即使是在小陰天也能感受到白色沙山、碧綠的湖水和雪山的震撼景色。
百年茶館喝茶,隨手用小米13 Ultra 23mm主攝,街拍記錄下游客和當地大叔載歌載舞的難忘瞬間,這個茶館室內其實是有一些昏暗,但整體的成像效果很好,抓拍得也很到位。
23mm主攝夜景方面得益于大底和大光圈的加持,同時小米并沒有走那種“傻亮”的夜景風格,而是讓真實的夜景被完整的記錄下來。
小米13 Ultra的F1.9光圈,即使是在幽暗的小巷當中也能將小攤販和古城背景完整的呈現,還是那句話該晚上就是晚上,暗的地方就的暗,將晚上拍成大白天的“計算攝影”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
晚上的街邊的水果攤,微弱的燈光下用主攝隨手一拍。水果鮮艷的色彩也被一一呈現,小米13 Ultra的夜景能力確實提升不小。
46mm 2倍變焦
46mm的2倍變焦其實是通過一英寸大底進行的二次裁切得來,但實際拍照時這個兩倍的實用性很高,一般我用它來拍一些美食。
2倍變焦能夠更近距離的拍到美食,這個距離剛剛好能夠展示食物的全貌,但又不會太近。
不管是烤串還是烤馕,都能拍出食欲滿滿的感覺,由于這個46mm延伸焦段實際使用的還是主攝,所以依舊能調用F1.9的大光圈和大底的能力。
75mm 3.2倍長焦
小米13 Ultra雙長焦之一的75mm焦段,能夠實現3.2倍的變焦,這個焦段同樣也在我這次的旅行中幫我記錄了不少“忘情一刻”。
在古城文創店在寫寄語的游客,陽光打在店鋪窗臺的這種光影感,同時依托75mm這個焦段能夠讓我更好的對畫面進行構圖。同時也很好的記錄下了這個瞬間
在看演出時,有時候特寫也需要記錄這樣全場景的畫面,這時候全焦段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利用75mm焦段正好能夠將這次演出的完整的記錄下來。
除了主攝的IMX989之外,其他三顆鏡頭均采用了IMX858旗艦傳感器,雖然各個鏡頭分工不同但四顆鏡頭的自動測光和白平衡通過調試均做到了一致。不管我們用什么焦段拍攝,色彩都能保持一致。
120mm 5倍潛望長焦
120mm是我在用小米13 Ultra時最常使用的一個焦段,五倍潛望長焦也是我認為最出片的一個焦段,不僅在拍攝時更容易聚焦主體,也更容易進行構圖和抓拍。
長焦的好處不止在于能夠拍得遠,還能夠讓畫面產生空間壓縮感。讓山河之間被呈現得更有層次,小米13 Ultra的潛望長焦充分發揮了這個特性,讓大好河山盡收眼底,同時結合徠卡的色彩影調和光學鏡頭的加持下,最后的成品也沒有那種手機算法經常出現的“糖水片”既視感。
這三張照片都是利用120mm長焦進行的抓拍,圖一在玩鬧的紅衣小女孩和圖三的滑板車小男孩,在街上跑的其實非???,但依舊被生動的記錄了下來,圖二白鴿飛起的那一瞬間純屬偶然的拍攝但卻讓我影像深刻。這就是小米人文影像理念在小米13 Ultra上的呈現,真實記錄目光所及,真實再現生活中不會再重現的精彩瞬間,這就是攝影的意義所在。
240mm 10倍變焦
240mm焦段的10倍超長焦,已經屬于拓展焦距的范疇。雖然我這次旅行過程中并沒有主力使用這個焦段,但在實際拍攝時這個10倍超長焦還是能夠幫上不少忙的。
即使已經放大到了十倍,小米13 Ultra依舊呈現了不錯的光影細節。
同時也沒有因為焦段的變化而出現色彩的偏差,依舊是非常濃郁的徠卡經典色彩風格,非常好的將景物與人文獨特的色彩進行了展現。
12mm超廣角
超廣角鏡頭同樣在旅行中時常用到,主要是能夠將廣闊的風景和人文長焦記錄下來,但同時也很考驗手機廠商對于畸變軟件矯正的能力。這次小米13 Ultra通過原生無畸變鏡頭,從硬件上就將超廣角的桶形畸變進行了消除。
從實際的12mm超廣角隨手拍來看,小米13 Ultra的超廣角非常適合旅行時用來記錄這種壯麗景色。
不僅如此,12mm超廣角在日常拍攝人文場景時也能很好將整個畫面中的人物進行捕捉。人文群像到位,同時也有另外一種故事感。
數碼味Vs光學味?
一味的通過“暴力影像算法”將畫面拉亮以及過度銳化來換取第一觀感上的“偽通透”,已經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批判的對象,同時這也是目前移動影像旗艦普遍存在的現象,iPhone上的Deep Fusion(深度融合)可以說是銳化算法的領軍機型,在各平臺搜索如何關閉iPhone Deep Fusion銳化的提問已有不少,小米13 Ultra這次則是提出了移動影像應告別成像算法味,去擁抱光學攝影,我們通過幾組對比來看看:
(左:iPhone 14 Pro ,右:小米13 Ultra)
室內環境下,自動模式下拍攝吊燈。左圖的iPhone明顯對室內環境進行了拉亮處理,一不小心也把吊燈也給加亮。讓整張圖看上去有點一點且沒有質感。右圖小米13 Ultra則是非??酥频倪€原了當時的室內微暗的場景,該亮的地方亮,該暗的地方暗,同時也將吊燈的精致給展現了出來。算法味對比光學味在這個場景下能很明顯的看出區別。
(左:iPhone 14 Pro ,右:小米13 Ultra)
陰天環境,左圖iPhone還是老一套把整張圖的亮度提亮,從成像來來看前景的植物有點發白同時背景還有點發紅。右圖小米13 Ultra則是將綠植真實的狀態還原了出來,同時配合徠卡影調,確實很出片。通過對比就能看出一味的通過算法來對畫面進行銳化反倒適得其反,獨特影調+光學感的成像才是移動攝影新的方向。
屏幕表現
作為影像旗艦有一塊好的屏幕確實非常重要,小米13 Ultra這塊和華星光電聯合研發的首塊國產2K屏,我實際使用總結下來就是:分辨率高、色彩準、亮度也不賴。完全滿足了在手機上查看調整自己拍的照片的需求,日常使用和觀看影視內容也很舒服。
主力機體驗
小米13 Ultra不止是一臺影像手機,它更是一臺旗艦機皇。
我把它作為一臺主力機用了挺長時間,最后來說說它的綜合體驗。首先第二代驍龍8加持,性能妥妥的強,日常不管是拍照或視頻還是游戲和社交運行起來都很流暢。同時續航方面,小米自研電源芯片澎湃G1加持下,如果不是長時間的玩游戲或者錄制視頻,基本正常中度使用,續航一整天也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總結
小米13 Ultra實際隨手拍出來的照片我自己非常滿意,可以說是做到了超出我攝影水平的成像表現。這次出門我還帶了一臺單反,剛開始還會用相機拍一拍,后面嫌笨重帶著不方便最后直接將旅行主相機換成了小米13 Ultra,因為它更能出片同時也有相機的那種光學味。甚至因為小米13 Ultra不錯的成像質量,從而讓我在這次旅行中更加喜歡上了用影像記錄日常。同時作為一款旗艦手機,它的日常使用表現也符合頂級旗艦的要求。
小米13 Ultra作為一臺主打影像的旗艦機,我認為它的主要升級迭代之處在于小米對影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雙長焦四攝六焦段,覆蓋了移動攝影愛好者日常攝影的絕大部分場景,同時第二代徠卡色彩+徠卡影調+徠卡光學系統的加持,讓移動影像告別算法味,回歸光學味。我認為小米13 Ultra不管是對于普通用戶還是攝影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專業移動影像旗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