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姜華文,女,1955年2月出生,濱城區魯濱制粉小區居民。1987年,姜華文的丈夫張吉濤不慎觸電導致癱瘓,她無怨無悔悉心照料35年。入選“濱州好人榜”、“山東好人榜”。
長情陪伴,“長”成丈夫的手和腳
姜華文的丈夫張吉濤,原本是家里的頂梁柱,但在1987年工作時卻不慎觸電導致了癱瘓,這對于嬌小的姜華文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內心對家庭和丈夫無私的愛,支撐著她選擇了用微笑來戰勝生活的苦楚。
“老張一直講究干凈,我要好好照顧他。”為了能讓丈夫舒服一些,姜華文便開始每天都給丈夫洗臉,擦身體,并換著口味的給丈夫準備飯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由于大小便失禁,姜華文還需要隨時為丈夫換洗衣服和床單被褥,長時間的沾水,她雙手的皮膚已經開裂,天冷就會凍傷。
躺久的人,如果照顧不及時,身體容易長褥瘡,姜華文每天忙完丈夫的衣食后,還會為他按摩身體、放松肌肉,并背著他走動走動,在姜華文的細心照顧下,雖然癱瘓了35年,可她的丈夫未長過褥瘡。
看著妻子瘦弱的肩膀支撐著整個家庭,張吉濤總忍不住心疼與難受,“我對不住你啊,讓你受累了。”姜華文卻總
笑著回答:“你天天在家陪著我,我幸福著呢!”她時常鼓勵丈夫,只要自己在,這個家就不會散,她會全力守護住。
持家教子,傳承良好家風
走進姜文華的家,雖然裝修有些陳舊,但家里的陳設卻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張被擦得干凈整潔的全家福,端正地擺放在電視機桌上,氣氛溫馨又和諧。
丈夫癱瘓的時候,他們的孩子才剛剛5歲,姜華文一邊要照顧丈夫的起居、安撫他的情緒,一邊還要哄著年幼的女兒,“最難熬的那幾年已經過去了,那時候我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現在已經好多了,孩子成家立業了,日子也過得越來越舒心了。”姜華文說的自信又堅定。
姜華文常常告訴女兒做人要誠實、講良心。在她的影響和教育下,她女兒成年后就主動申請加入了青年志愿者隊伍,并積極學習救護知識,熱心公益事業。“媽媽是我的榜樣,也是我的驕傲,她的辛苦和愛撐起了我們這個有些風雨飄搖的家。母親常說,我們受恩于人,要懂得感激,現在換我們來照顧家,奉獻愛心了。”姜華文的女兒說。受姜華文的影響,她的女婿也多次對摔倒在路上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外孫女在學校也主動幫助同學,常常被評為模范標兵,她們一家人的熱心和善良,贏得了鄰里的一致稱贊。
無私奉獻,總想著為人撐傘
“風風雨雨走過這三十多年,虧了社會上太多好心人的幫助,我是丈夫的依靠,好心人也是我的后盾,得好好感謝人家。”姜華文是下崗職工,丈夫常年臥床吃藥,雖然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好,但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夫妻兩人還是積極的捐款捐物,奉獻愛心,他們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鄰里間出現矛盾糾紛,姜華文也總是熱心地幫忙調解。一次鄰居的垃圾雜物堵塞了樓道,臭氣熏天,引得大家強烈不滿,紛紛譴責,姜華文知道后,不顧骯臟,立即拿著自家的掃把就開始打掃,她的舉動讓鄰居們羞愧不已,也紛紛清理了起來。自此,樓道里再也沒有人亂丟垃圾了。
寒來暑往,不離不棄,35年的陪伴照顧,柔弱的姜華文成了丈夫的依靠;以身作則,善良堅強,偉大的姜華文是女兒的驕傲;樂于助人,樸實勤勞,樂觀的姜華文是鄰居們學習的榜樣,她用無私的愛撐起了不幸的家庭,也戰勝了苦難,譜出了一曲平凡又動人的最美贊歌。
責任編輯:劉雪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