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特別想跟父母講的一個話題,那就是孩子善于發現問題,但他們卻不善于解決。
他們很容易察覺到父母、老師或者同學對他們的態度變化,但是他們卻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因此就會表現出很多幼稚甚至愚蠢的做法。
就比如說家里有兩個孩子的,老大很容易就會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注和愛變少了。當然,父母可能沒覺得,父母可能覺得我還是像以前一樣愛孩子,但事實上肯定不是,對于老大的愛和關注肯定變少了。
那為什么孩子善于發現問題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察覺問題靠的不是理智,而是對于情緒的感受,或者說靠的是一種直覺。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如果班里某個同學對自己有意見,盡管他平常表現好像一樣,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很容易的就察覺到,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對待我們的情緒變了。這種對情緒的感受盡管說不清道不明,但卻能深刻的感受到。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很早就掌握了這種能力。
看上面這張圖,我們會看到人的邊緣系統從出生就開始發育,到10歲左右就已經基本發育成熟,而我們的邊緣系統主要負責的就是情緒感知和產生,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在情緒感知能力上就與成年人相當了,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會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情緒變化。
但問題是雖然孩子善于發現問題,但卻不善于解決問題。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一是因為孩子大腦發育不夠完善,欠缺很多思維技巧,所以遇到問題時,他們不能很好的運用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解決;二是孩子小,他們知識經驗不足,而我們都知道,解決問題是需要相應的知識經驗的,沒有足夠的知識經驗,問題怎么能解決呢?
這兩個因素就決定了孩子雖然善于發現問題,但是卻不善于解決問題。
其實解決問題本身就不容易,不用說孩子,就連我們成年人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是一樣難以解決嗎?就比如說教育孩子問題,我們父母是不是經常為此頭痛?那你很容易就解決了嗎?所以孩子難以解決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對于孩子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因為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足,或者說因為他們的概括總結能力不足,因此他們雖然感到有問題,但是卻不能清晰的表達出來。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即使父母感覺也有問題,所以想要征求孩子的意見,但是孩子也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同樣是拿老大老二來說,老大經常會跟老二鬧矛盾,揍老二,那父母可能會問老大為什么不讓著老二。老大往往只會告訴父母,他不喜歡老二,但卻不能告訴父母他是因為覺得老二搶了父母對他們的愛才討厭老二的。所以這時候就更考驗父母的能力了,不然如果你父母也無法讀懂孩子,你又怎么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呢?
那面對孩子的異常,父母應該怎么做呢?很簡單,就是要與孩子多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真實感受。
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建立一種無障礙的溝通,讓孩子信任父母,有話敢跟父母說。否則孩子不信任父母,覺得即使說了父母也不當回事,甚至還會因此批評指責他們,那孩子有話也不會說的。
而且僅僅建立無障礙的溝通是不夠的,還需要父母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要能通過現象看到本質。
如果父母是直接問孩子是怎么想的,因為孩子語言能力有限,加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強,所以他們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所以即使父母問他們是怎么想的,他們大概率也無法給你明確的答案,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問一些封閉性的問題,一步步的引導孩子給出準確的答案。
而且這時候也尤其需要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否則即使你問封閉性的問題,孩子往往也為了迎合父母,不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那最終父母得出的答案也是錯誤的。那你父母背后的原因都分析錯了,又怎么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