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縣為鞏固兜底保障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按照“應享盡享、應退盡退、主動發現、末端落實”的總體思路,全方位實行動態精準管理。2023年至5月份,全縣共農村低保18824戶21394人,占比6.7%,共有城鎮低保1139戶1474人,占比1.4%。農村新增1132人,退出1347人。城鎮新增17人,退出33人。共有特困供養人員4269人,新增特困208人,退出201人。當前我縣已完成489人預警信息處置。認定低保邊緣家庭213戶501人。
一、政策全覆蓋,織密兜底保障網。嚴格落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脫貧不摘政策”的總要求,切實增強政策的穩定性。一是明確了政策連續。下發了關于《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若干措施》的文件,細化落實相關政策,從根本上保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二是細化了認定標準。制定了《承德縣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實施細則》《承德縣特困人員認定細則》《承德縣低保邊緣家庭認定細則(試行)》三個文件,突出抓好“單人保”“漸退期”“剛性支出扣除”“就業成本扣除”等政策的落實。三是提級了管理權限。將過去由村委會為第一受理人變鄉鎮政府為第一受理人,并明確了鄉鎮政府為承擔兜底保障審核的主體責任,提高了公信程度。
二、程序全透明,架起救助連心橋。為把兜底保障工作做實做好,該縣從評議、審核、大數據協查等多方面入手,確保程序全透明、數據全公開。一是陽光評議。鄉鎮、村設立低保公示欄,對低保對象名單及時公示,隨時接受社會的詢問、監督和查詢。所有低保對象經公示無異議或有異議但經村兩委或村民代表會議進行“陽光聽證”評議后確實符合條件的按月上報審批。二是部門聯審。為確保兜底保障對象的精準,徹查低保家庭成員的戶籍、身份、就業、擁有資產、土地、住房、店鋪店面等相關情況,徹查私營企業老板以及富裕個體工商戶吃低保現象,有效杜絕了“死人領低保”“開小車、住豪宅”吃低保現象的發生。三是大數據協查。該縣還采用大數據協查的方式,及時發送核對數據,發現問題及時核查。四是主動摸排。采取上門走訪、群眾舉報、接受監督等方式,確保兜底對象精準、公正,做到到戶摸排不遺不漏。
三、保障全到位,筑牢返貧防火墻。時刻關注困難群眾、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落實保障政策,防止發生返貧現象。一是臨時救助。2023年4月份印發了新修訂的《承德縣臨時救助實施辦法》,將鄉鎮審批額度由下超過2000元提高至人均次不超過2個月城鎮低保標準。二是低保辦理。對家庭生活極度困難,明顯符合低保條件的,靠父母或其他親屬供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癌癥(惡性腫瘤)、白血病、尿毒癥、植物人、艾滋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在鄉老復員、殘疾軍人本人及遺孀、依靠家庭供養的精神和智力三級殘疾人等重病重殘患者,經本人同意或者供養人申請核查共同生活家庭成員財產符合條件后,可直接上報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確保孤寡老人、臥床不起、常年有病、家庭沒有經濟來源等特殊困難人群納入低保有依據、有路徑。三是特困供養。特困供養標準農村分散提高至6474元每人每年。從2023年1月起,按全自理180元每月、半自理270元每月、全護理360元每月標準落實特困照料護理費。四是孤殘救助。截至2023年5月份,7919名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5250名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從2022年7月份開始,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標準從100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1300元。落實9名18歲以上孤兒每人每季度2500元助學金。開展“用心守護筑夢未來-關心關愛困境兒童”公益活動,為全縣石灰窯等5個鄉鎮90名兒童送去價值10余萬元的慰問金和慰問品。(楊百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