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永遠青睞自信,鄙視自卑”,一個人想干出一番成就,必備的品質就是自信。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立自信,活潑可愛,但是有些孩子,他們卻生活在自卑的陰影當中,他們在生活中會感到痛苦壓抑。
作為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在平時的表現,如果要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異常,可能就是自卑刻在了孩子的骨子里,需要家長及時引導。
一、不敢發泄自己的情緒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毫無偽裝地做自己,如果他們感到壓抑和無助時,往往會通過發泄自己的情緒來化解負面的壓力,以求得父母和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注,這是一個正常的情緒表達方式,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生存環境和天生膽小的性格影響,自己受了委屈或者感到無助時,不敢隨意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選擇獨自消化,把這種不快樂和壓抑長期放在心里,使自己的內心壓抑不堪,自卑到了骨子里。
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引導,家長要和孩子經常溝通,傾聽孩子的感受,不要對他加以評論,也不需要幫他解決問題,唯一讓他知道的是,你是他需要的時候可以傾訴和依靠的人。
發展心理學家阿利瑟.所特認為:“孩子試著將所有見到的一切裝進心里,試著理解這個世界,這對他來講有點不堪重負?!?/p>
二、過分討好別人
討好型性格其實也是自卑的表現,他們往往以別人的評價來作為自我判斷的標準,別人的臉色稍微不好看,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肯定那里做的不好”,“我是不是又得罪他了”,這種表現實際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以至于孩子長大后進入社會,可能會吃不少苦頭,在工作中也難當重任,一輩子都難有很大的成就 。所以說,孩子如果自信心不足的話,就會感覺到自卑,不能正視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培養自己的優越感和自信心,要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學會先取悅自己。
三、自閉,不敢交朋友
不自信的人不僅害怕和別人交往,同時就算是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把握不住,整個人變得很自卑。心理學家對自卑的定義是:“在內心深處不相信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愛的。”這些孩子通常因為對自己的那份不信任感,慢慢地延伸到害怕交朋友。一是不愿意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二是因為沒有自信,害怕別人嘲笑自己,又害怕自己不能融入其中,所以就直接拒絕交朋友。即使大家都說他做的足夠好了,但是孩子卻依然否定自己,總覺得自己做的遠遠不如別人。
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引導,鼓勵孩子試著和別的孩子玩,在玩的當中認識到自己和別人是一樣優秀的,逐步恢復正常的認知,要學會肯定自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不要用否定的態度對待孩子,否定只能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覺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別人。
四、不懂得怎樣拒絕別人
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其實是因為內心的自卑感在作祟。因為在他們看來,拒絕就代表著“被討厭”,自己并沒有“被討厭”的勇氣。他們害怕拒絕了別人,別人就會不跟自己玩耍,孤立自己,所以,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一味迎合別人喜好,順從他人意愿,孩子就總是遷就別人的意愿,這樣孩子的內心其實是很累的,也會越來越將自身價值定義在幫助別人上面。
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引導,告訴孩子:你不是超人,對于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要學會適當拒絕 ,不能舍棄自我去滿足所有人的要求,達成所有人的期待。作為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拒絕,不要為了面子傷害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