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進入倒計時。各界為了迎接這次大會,氛圍拉滿,公眾也充滿了期待。新舊能源有交替,變革從來沒有停歇,產業之間有博弈,技術一直在進步。我們探尋能源的發展軌跡,更能尋覓到宜賓的發展機遇。
作者 I 曹鐘雄
作者單位 I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新能源時代帶來產業變革
△汽車產業園
不同時代產生不同公司,不同時代的能源導致不同的產業形態,并催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大公司。
蒸汽時代催生了鐵路產業。1830年開通的英國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采用的是羅伯特·史蒂芬森的行星號機車。盡管這條鐵路只有56公里,卻開啟了一個鐵路運輸的新時代,大眾運輸工具的興起使鐵路產業飛速發展。從蒸汽機車到高鐵時代,“日行千里”已經不是夢。
電力時代催生了通訊和家電產業。20世紀,電力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著名的通訊公司如西門子和愛立信,家電公司如通用電氣都隨之誕生……這些公司依然在相關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石油時代催生了汽車產業。洛克菲勒讓普通人用上可負擔的石油,而汽車工業是石油業興起后的最大意外。福特引入流水線生產,大幅度降低了造車成本,讓汽車進入大眾家庭。福特、通用汽車成為石油時代的代表,引領汽車工業新時代。
新能源時代催生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此前缺席前幾次能源革命的中國,在新能源時代也產生了讓世界側目的公司,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企業的引領下,新能源汽車正在為城市低碳生活努力“加油”中。
△四川時代廠房。王鐵松 攝
從過去200多年的歷史來看,從蒸汽機到新能源,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相輔相成,彼此成就。新能源時代的來臨將繼續產生新的產業變革與商業機遇。
新技術將孕育新的產業變革,新的公司將在產業鏈上掌握主導權,帶領社會進入更清潔、更高效的新階段。無論是開創第一條運營鐵路的斯蒂芬斯,還是100年前的福特公司,抑或是現在的特斯拉、寧德時代,都是如此。
新能源產業
正顛覆全球產業格局
△凱翼汽車生產線。王喻 攝
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對傳統汽車產業形成沖擊,新能源產業的高增長拉動全球乘用車銷量持續增長。
分布式光伏設施的大量部署使傳統的電網規劃與運營模式面臨挑戰,能源體系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新材料、儲能及電子技術的發展推動新能源產品低成本化與高智能化,新興的商業模式誕生。
△電動重卡換電站。圖片來源:宜人宜賓APP
正是因為新能源產業正顛覆全球的經濟體系和產業格局,新能源被視為未來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美國、歐盟與中國相繼出臺新能源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及產業投入力度,力爭在這場新能源變革中占得先機。新興市場如印度等國家也在新能源領域加速布局,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將向全球范圍擴散。
在新能源產業全球競爭中,美國依靠政策環境和科技創新優勢獲得較大發展主動權。
中國應對美國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和政策規劃方面進行系統分析,借鑒其有益經驗,并依靠自身政策環境與技術實力特點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宜賓智軌。圖片來源:三江融媒
能源革命的歷史告訴我們,誰能掌握關鍵資源和產業鏈供應鏈,這將成為決定全球產業主導權的關鍵因素。具體到現在的新能源革命,又有了新的含義:
關鍵資源方面,鋰資源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基石,是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的重要原材料。誰控制鋰資源,就掌握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先機。中國的鋰資源較為匱乏,而這制約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產業鏈供應鏈方面,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依賴于電池、電機、電控等產業鏈,涉及原材料、零部件、電池單體、組裝等多個環節。誰占據產業鏈的制高點和主導地位,誰就凌駕于產業的上游和下游,掌握定價權和話語權。
資源和產業鏈的控制對企業和國家產生重大影響。掌握這兩點意味著技術主導權、市場主導權以及產業發展主導權。這將決定企業和國家在全球新能源產業中的競爭力以及話語權。
因此,中國新能源產業要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必須加強關鍵資源和產業鏈的掌握。這需要在研發創新上下功夫,改善資源供給保障,完善產業體系布局。
中國要加快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通過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加強在產業鏈高端的掌握,真正掌握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在全球產業競爭中獲得主導地位。
在新能源時代,資源與產業鏈的控制將決定競爭格局,關鍵在于技術創新與產業安全。
中國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加強跨國公司的引進吸引與本土企業的培育,不斷完善產業體系,提高產業鏈的安全性和競爭力。全面發揮政策引領作用,促進國內市場規模發展的同時,加速國際化步伐,加強全球產業布局。
宜賓搶占新賽道
△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圖片來源:宜人宜賓APP
“3060”雙碳目標為新能源產業指明方向,這也為新能源企業發展提供了政策環境保障。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及超大規模市場,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中資新能源企業實力強勁,中國在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技術水平領先,應用經驗豐富,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政府積極引導,產業與應用并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全球新能源變革中快速崛起并占據重要地位。
規模生產與技術積累使中國新能源產品具備成本優勢,在國內市場形成競爭力后開始向國際市場拓展。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汽車企業出口汽車99.4萬輛,同比增長70.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0%。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國,新能源汽車功不可沒。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規模、成本、技術、產業鏈和應用示范等方面。不得不指出的是,產業核心競爭力還有待提高,關鍵技術和材料的進口依賴與安全問題亟需解決。
中國新能源企業應不斷加強技術創新與核心競爭力提升,增強在產業鏈中的定價與議價能力,真正做到自主可控。
△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圖片來源:宜人宜賓APP
在產業政策的引領下,中國不少城市后來居上,成為這一輪新能源革命的引領者,四川宜賓成為最為耀眼的城市之一。
據媒體報道,從2017年引進鋰寶新材料、光原鋰電項目起,宜賓正式進入動力電池產業領域,實現了動力電池產業從無到有。
再隨著2019年全球第一的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生產項目落戶于此,宜賓動力電池產業自此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寧德時代龍頭企業的效應下,科達利、天華超凈、貝特瑞一批企業紛沓而至,動力電池產業鏈中的上下游企業相繼在宜賓聚集。
目前,已初步構建起從上游基礎原材料到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6大組件,再到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的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
綜合來看,宜賓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技術創新潛力和政策環境等方面,宜賓已經在國內新能源產業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我們期待,宜賓新能源產業將在全球新能源變革的浪潮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西南地區乃至全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我們期待著!
作者: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曹鐘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