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吳謝宇弒母案二審結束,結果在大家意料之內:維持死刑!
該事件能引發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有兩點:
一是吳謝宇的北大學子身份;
二是吳謝宇弒母。
任誰都無法想到,一個平日性格溫和且學習優異的北大學霸,
能夠罔顧親情和理智,剝奪了其親生母親的生命。
手段也極其殘忍,吳謝宇殺害母親謝天琴后,
在她遺體上包裹著75層塑料膜,以及塞滿了用來除臭的活性炭包和冰箱除味劑。
塑料膜下的母親得多么絕望呀!
即便是我,在如此冰冷的文字描述下,仍感受到窒息感和無比的痛心。
當啞鈴杠砸向謝天琴的面部時,她或許還在憧憬著未來:
該給兒子存一筆彩禮錢了,等他畢業了,安排門親事,然后結婚生子,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想到這里,我對二審判決的態度是堅決支持。
不管是吳謝宇產生了錯誤認知,還是他抱著“為母親好”的扭曲心理,都不能替弒母此等惡劣行為推脫。且“高智商”的吳謝宇應該預見,他的行為不僅嚴重違背了家庭人倫,還踐踏人類社會的正常情感。
不判決死刑,無以平眾人之怒火。
除此之外,從“學霸宇神”到“弒母賊子”,吳謝宇的“兩極”人生令人感到惋惜。
但我確信凡事都有緣由,也試圖從他的人生經歷來找到其行為扭曲的原因。
吳謝宇在看守所期間,曾寫下多封懺悔信件給親人們,
總字數近5萬字,信末落款署名均是:不孝逆子吳謝宇。
信中內容是他這一生的經歷和感受,包括作案弒母的過程和想法。
當然,也少不了懺悔和祈求原諒。
我們可以把吳謝宇的人生經歷,結合信中內容,
來窺探這個高智商罪犯內心的隱秘深處。
吳謝宇于1994年出生在福建省仙游縣縣城。
母親謝天琴當天就在日記寫道:“小寶寶長得可愛而健康?!?/p>
她注視著兒子那像極了自己的鼻子,不由得樂出聲來。
父母工作穩定,謝天琴是中學老師,其丈夫是國企領導。
加上兒子吳謝宇在學習方面爭氣,這無疑是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
吳謝宇一審法庭上的證詞,也證實了其父母關系和諧:
“我沒見過他們吵過,在我的認知里,他們就和楊過和小龍女一樣?!?/p>
所以吳謝宇的原生家庭并無罪,原罪在于他的“心魔”。
回顧信中吳謝宇描述自己的成長經歷,
我們不難看出,他自小就有了極重的疑心病和妄想癥。
吳謝宇在幼兒園時,就因皮膚病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
他上初中,又被哮喘折磨得死去活來,且被同學笑話:“喘得和破風箱似的。”
所以他拼命讀書,生怕自己犯一點錯,就會受到身邊人的嘲笑和看不起。
“我性格中那根深蒂固的悲觀、消極、絕望的負面因子,恐怕就是哮喘在我心里種下的?!?br/>
尤其是在父親離世后,他的疑病癥越發嚴重,動不動就覺得自己快死了:
“我這破身體隨時可能會像爸爸一樣得重病,我說不定哪天就會像爸爸一樣突然死掉。”
為了逃避父親已經死亡的現實,他選擇沉溺于小說和影視的虛幻世界里,
逐漸到了虛實不分、真假不分的地步。
甚至他固執地認為,母親由于丈夫的病逝,對生活失去希望,也想要“解脫”。
所以,吳謝宇親手將母親殺害。
但這些都是他的一面之詞。
我覺得他是企圖將自己殺人犯的印記抹去,
通過懺悔信件,來美化自己犯罪的心路歷程,強調弒母行為是由于自己的錯誤認知所導致的。
不管是闡述他的心路歷程,還是不滿一審判決,重新上訴。
他是想活下去,在信中也說過:
“我不甘心??!我才27歲,我真的還可以做很多很多事啊!”
如果你了解吳謝宇作案的全過程,你也會和我一樣認為:
那五萬字親筆信,是高智商的他,為求“活路”做出的辯解。
再怎么樣,也不能殺害自己的母親啊。
就憑這點,沒有任何借口去反駁,不能饒恕。
更何況,其作案手段之殘忍和作案計劃之縝密,
那些“心路歷程”,肯定不是能作為他患有精神病的佐證,讓他逃脫法律的制裁。
2015年7月10日五點左右,吳謝宇用啞鈴桿砸向準備換鞋的母親謝天琴。
緊接著他繼續用啞鈴桿用力在母親頭部,連續砸了七八下。
他用膠帶捆住母親頭部,在其面部蓋上一個鍋蓋,
或許是害怕看到母親的死不瞑目。
后來他擔心遺體會腐爛發臭,所以把遺體搬到床上,用75層東西掩蓋。
事先購買好的活性炭包等除臭防腐物品,也被他塞進掩蓋物夾層。
吳謝宇殺害母親后,整整花了二十多天的時間來清理現場。
他更是買了三個攝像頭和一個紅外報警器,安裝到家里,以便實施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而為了有足夠的錢外出“瀟灑”,他還以母親的身份和赴美留學的名義,
先后詐騙親戚和父親朋友共計144萬余元。
殺人騙財,他是每一樣都有,讓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他真正的恐怖之處在于,
從作案到現場被警方發現,吳謝宇平靜并且成功隱瞞母親死訊長達半年。
期間,他通過偽造辭職信,以及宴請母親生前的同事出席辭職宴,來讓大家相信一件事:謝天琴已經去美國陪北大畢業的兒子讀書。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吳謝宇精心設計的騙局終究被識破。
他本人也是逃竄數年后,于2019年4月20日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獲。
回顧吳謝宇犯罪的經過,你很難想象,
他還能在一審二審的庭審現場落淚痛苦,那無疑是鱷魚的眼淚。
世上沒有后悔藥,他既然犯下駭人的罪過,也將付出該有的代價。
當然,當滔天罪孽落下帷幕,我們應該反思罪惡根源。
或許是在他那畸形扭曲的思想觀念和抑郁痛苦的心理世界里。
但仔細想想,吳謝宇父親的逝世,讓父愛在吳謝宇的成長過程中缺失。
而母親謝天琴,又未能及時注意到兒子的心理變化,缺乏及時溝通和疏導。
可能這些才是真正導致他走向犯罪的真正原因。
不過,母親謝天琴也經歷過喪夫之痛,
又加上整個家庭需要靠她工作賺錢來供養,何嘗能有時間去跟兒子談心。
而吳謝宇表現得乖巧,成績又好,誰又能預料到他的心理會變得如此扭曲。
我在想,隨著社區工作的逐漸普及,那些成長在困境中的青少年,不僅能在家庭中得到溫馨照顧,也能從社區中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比如心理輔導方面。
希望將來這些類似的悲劇,不會再發生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