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洛陽城內,宰相裴炎被五花大綁押往刑場。他含淚仰天大聲呼喊:“我受先帝托孤之重,卻幫一個女人成就了功業,活該有此下場啊!”說完緊閉雙眼,低頭接受了刑罰。
裴炎,作為唐高宗和武則天時代的宰相,唐高宗對他的機智和敏銳非常欣賞,因此特地提拔裴炎為宰相。
然而,裴炎自己的失算導致了他最終被武則天下令斬殺。
裴炎是絳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性格寬厚,平日里少言寡語,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年少時,他勤奮好學獲得進入弘文館的機會,當其他人外出游玩時,他仍埋首書海,堅守學業。
后來,裴炎通過刻苦研讀和才華出眾入朝為官。從一個普通的參軍開始,一步步攀升至唐朝宰相的高位。
此時,唐高宗李治因患風疾無法處理朝政,皇后武則天代為處理。
她展現出高明的手腕,善于巧妙地籠絡人心,很快就聚集了一批大臣。
漸漸地武則天對權力的渴望日益顯露無疑。
她運用著出色的手段,將那些反對她的勢力,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一清除,甚至包括她自己親生的兒子李弘和李賢在內,也沒有幸免。
然而,當武則天掌握實權并渴望臨朝親政時,裴炎保持中立。
裴炎的中立態度讓武則天得以握有更大的權力。
甚至裴炎在輔佐太子李顯的過程中,裴炎對武則天起到了關鍵作用。
公元683年,李治身患重病,行將就木。
在臨終時,他指定太子李顯繼承皇位,同時將裴炎晉封為中書令,擔任輔政之責。
裴炎面對即將成為天子的李顯,悲痛萬分地淚流滿面,并誓言要全力輔佐年幼的李顯。
然而李顯卻是一個目光短淺的皇帝,剛剛登基就想奪取母親手中的權力,還提拔自己的岳父韋玄貞為宰相,完全不顧及自己兩個哥哥被廢黜并處死的慘痛前車之鑒。
裴炎認為韋玄貞不具備當宰相的素質,因此親自出面極力阻止。
然而,誰能想到李顯會出言不遜地說:“就算我將天下送給韋玄貞又如何,何況只是一個區區宰相?”
裴炎氣憤地將李顯荒唐的話告訴了武則天。
武則天聽聞后,立刻決定廢黜李顯。
第二天一早,唐中宗李顯上朝后,武則天召集群臣帶兵上殿,命令將李顯扶離龍椅。
李顯大聲質問:“我犯了何罪?”
武則天冷笑著說道:“你竟然想將大唐的江山社稷都交給你的岳父,這不是重罪嗎?”
李顯無言以對,他目光投向裴炎,心知自己的話被母后知曉,然而裴炎卻選擇保持沉默,以忠臣的身份默認了武則天的行動。
接著,武則天又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旦登基,但實際上她掌握了所有的權力。
裴炎開始意識到不妙之處,他想或許武則天只是學習呂后的做法,并不敢冒險稱帝。
然而,隨后武則天的一系列行動讓裴炎深感后悔。
她計劃封武氏先祖為王,并設立祭祀廟宇。裴炎堅決反對,說:“太后應該以呂后的教訓為戒,母儀天下不能如此!”
武則天反駁道:“呂后封呂氏的侄子為王,而我只是追封已故者,兩者不同。”然而,裴炎依然堅決反對,最終武則天無奈妥協,沒有實施這個計劃。
不久之后,武則天籌劃著一場殺戮,意圖消滅李唐宗室。裴炎再次毫不妥協地堅決反對。
裴炎對武則天已經失去了信心,他明白武則天的下一步就是篡位稱帝。
因此,裴炎與親信暗中商議,計劃在武則天游歷龍門時挾持她,并迫使她將政權交還給唐睿宗李旦。
然而,天公不作美,當天下雨了,武則天改變了行程,使得裴炎的計劃徹底落空。
后來裴炎試圖密謀與徐敬業合作來推翻武則天,但計劃敗露,他被捕入獄。
在獄中,裴炎深感懊悔,意識到自己的失算導致了大唐江山的動蕩。
幾日后,裴炎被押往刑場,有了開頭一幕,就此生命結束。
裴炎,可以看到他的復雜和矛盾性。
一方面,裴炎是一個聰明機敏的,他的才智和忠誠為他贏得了皇帝的賞識,成為宰相的高位。
然而,另一方面,裴炎也展現出自私和追求權力的一面。
他在太子登基后,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選擇保持沉默,默認了武則天廢黜太子的行為,這顯示了他為了自身利益而背叛原本應該忠誠輔佐的責任。
裴炎的命運也顯示了他的失算和盲目追求權力的悲劇。
他的密謀與徐敬業失敗,最終被捕入獄并面臨死刑。
因此,權力和個人利益的盲目追求是具有危險性的。
為何裴炎就不能輔佐武則天呢?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