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很多人選千古名篇,但選來選去,只有《古文觀止》給《滕王閣序》留了一席之地。實則此文可取之處不多。
我講過很多千古名篇,但始終不講《滕王閣序》——只在散文通講時以其為例說過幾句。當然了,上學時還是把它背了下來,至今仍然可以背下來。
我想,這也許是此文在現在名氣很大的原因,年輕時不懂,但為了應付背背了事,覺得很厲害,于是很多人吹捧以為絕唱。
文征明《滕王閣序》
單從技術層面來說,文的水準當然是過得去,但讀起來實在不入味。
對,不入味是《滕王閣序》最大的毛病。這跟《西游記》里動不動加的描寫山水、打斗場面的詩詞歌賦一個樣,只求個好聽好玩,非要讀出個味道來,就沒味道了。
網上的推崇者,其推崇的原因,蓋有二,一是寫得工整,讀起來氣勢足;二是能造成語——王勃留成語的能力,跟韓愈有一比。
但《滕王閣序》的味道比韓愈可差遠了。
《古文觀止》之所以選《滕王閣序》,大概是吳楚材等覺得此文有“氣”。并非“文氣”,而是少年之氣。
因王勃作此文時,尚是少年,少年人追求綺靡,好炫人耳目,乃其天性。我少年之時,無病呻吟起來也很肉麻。尤其寫文章的人,越年輕越愛顯擺。人同此理,概不能外。
少年人當然也有少年人的“氣”。所以,王勃此文也帶著這種氣。
而氣與心境殊不相配,所以,并非文氣。
但奇怪的是,王勃在歷史上竟然很反對綺靡文風,這當然是后來的事,也說明他其實后來也不滿意自己的《滕王閣序》。
這就是說此文廢話太多的原因。
譬如開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似乎問題不大,古代散文,凡序、記,甚至賦之開篇,基本通用此法,也就是直說其事,類似我們說的記敘或者敘述。
對比一下:
譬如《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某年某月某時,蘇軾與朋友去赤壁自駕(船)游。
譬如《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7,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慶歷四年春天,因為什么,這個滕子京找我給他寫“記”。
也就是一句話,直敘而交代清楚。交代不清楚,那就失敗了。就是廢話、啰嗦。
但范仲淹、蘇軾傳達的信息既真實簡潔,又內容豐富。
即便是漢賦,開篇也是很簡單的賦——也就是直敘其事——絕不會弄得很復雜,這是固定格式,否則就是失敗。
譬如司馬相如《子虛賦》——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瞧,這與史書寫法簡直沒有區別,簡單、直接。
而王勃的開篇,敘是敘了,但絲毫不直。
直敘其事,就是莫要形容,莫要夸張,別亂用手法。否則是比興,而非賦。這是《詩》定好的調子。詩文相同,古體、近體詩都是如此,文也是如此。
比如,“集于灌木,其鳴喈喈(讀ji)”——《詩經》,這就是賦,說鳥兒在矮樹叢里叫。
后來的詩文都承接這一點,唐詩里到處是賦,比如“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文里的例子上面舉過了。
賦不形容,也不夸張,就直說事情。若有別的,全都變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因為它的用意是托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是興。
再看王勃,就明白了。
不就是說現在的洪都府城就是漢之豫章郡城么,我因路過此地,年紀輕輕,趕上吃席。
這就夠了呀。
搞什么襟三江、控蠻荊、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呢?
當然,我們理解王勃,因為這是官場吃席,所以他在說官場話,在奉承,在拍馬屁,只不過拍得天花亂墜、花里胡哨而已。
而官場的開場話,就是廢話。
第二段——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這一大堆奉承話之后,才到時間。
我們對比蘇東坡,“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一句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
王勃一堆廢話之后,才說了時間在九月。
值得夸贊的地方,只有一點,我經常以此為例。
那就是對于字詞的把握特別精準,我們能以此看到古文與現代文之間的區別。
比如,“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臨”,那就是站在了高處,才能臨,下面是長洲,如果你站在湘江邊上的高樓最頂上,往下面看橘子洲,就可以用“臨”字。
站得高,當然能“得天人之舊館”,山丘頂上還有樓閣。
當然了,上山他也寫了,“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坐的是豪車,慢慢往山上開。官場組團旅游,如此而已。
另外一個字是“窮”。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窮,古語古文里面,窮,并非沒錢的意思。而是困頓、盡、極端、不得志等意。“窮一生之力”,就是用盡平生力氣做一件事。“萬里無窮”,就是一眼望不到盡頭。
一般說仕途不順,那就是窮,路走到盡頭了,這輩子如果只能當個科長,再也不能升官,甚至還被開除,那就是窮。
這種無路可走或在盡頭的狀態,古人常用“窮”。
譬如《涉江》:“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譬如《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譬如《桃花源記》:“復前行,欲窮其林。”
因為字的本義,這個字跟“厄運”的“厄”,差不多。
厄,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人在矮崖下面,只能蜷曲身體,所以困厄。“廠”像山崖,里面的就是曲著身子的人。
窮,就是人在洞穴,只能躬著身子。
所以,困厄、窮困,常常連用。
這種狀態的人生,當然都是窮不得志的了。
什么才是我們現在說的沒錢的意思呢?
貧,就是沒錢。
本來“貝”不多,還得“分”出去。那可不是沒錢嗎?
所以,貧富相對。沒聽說過窮富。
比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文里說: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我家里沒錢,種地不能養活自己。
“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叔看不下去了,推薦我考了個公務員。
陶淵明把貧窮二字的區別說得最明白不過了。把自己沒錢也說透了。
王勃此文用了三次“窮”,一次實寫道路,窮島嶼之縈回,就是沿著彎彎曲曲的島嶼走到盡頭。另兩次是“窮且益堅”、“豈效窮途之哭”,那就是官場之路走到了盡頭,但內心不動搖,也不悲戚。就像高考考不上北大,復讀十年,那也叫窮且益堅。
第二段還有一個字可以說說,“即岡巒之體勢”里的“即”,靠近的意思。我們現在常用的是“即然”,那就是接近完成狀態,將要發生;既然,既,就是完成,既然是已經完成的。相當于英語里的未來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所以,漢語還有一個詞,“即將”。
“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那就是宮殿都是依靠著山丘島嶼的山勢而建,很貼切。
除此之外,第二段莫得可說。
第三段寫景,倒是可以一看,因為終于不夸張奉承了——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但實際上也是奉承。
因為他寫這些話,無非就是夸洪都府的官治理當地很有政績。這未必是真的,跟范仲淹夸滕子京一年而讓當地“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一個道理,片湯話。
第四段,全程廢話。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這樣說吧,你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吃席。那些人你都不認識。
但你把這些人從頭到尾在朋友圈里夸一遍。這真話的成分有多少?
恐怕不多吧。
誠然,古人做官,以文人為主,所以,說這酒席,這場面有睢園、鄴水的氣概,尚可以裂解。但如果說跟這些人相處很高興,“極娛游于暇日”,那可未必。
其實王勃是傷心的。而且這傷心沒人理,那么多人,他都夸了,但沒人理會他。
所以說,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誰鳥你啊,沒路走(沒官當)?自己折騰去吧。夸我也不會給你個官當。因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所以,這一段的最后兩句是真心話。
但這真心話格調也不高。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他想當官,但偏偏官路不通,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機會。
第五段,就是發牢騷和自我安慰。
嗐,怕啥呢?古往今來,傷心的豈止我一個?馮唐不是到老才轉運么?李廣一輩子也沒干成事啊(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漢文帝英明圣主,賈誼大才照樣無事可干。漢章帝朝政清明,梁鴻寫一首歌兒都得逃亡。
比起他們,我比王勃還好。
人生啊,要知道自己的命運,要見機而展抱負。人生不過如此,不愁。
最后幾句,倒是有點意思。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再老再窮,心不能老不能窮。困頓之時,要心態好。莊子說的那條在干旱車轍里的魚,不是心態也不錯么。
我王勃當官之路雖然不暢,但希望還是有的,報國之心還是有的,我才不學阮籍那樣,覺得人生無味、仕途無望,就跑出去哭了。
這氣概我們倒不能嘲諷。
人生都有自己的路,那時候的讀書人,出路也只有當官。所以,王勃的理想我們得認。
客觀地說,全文唯有這一段,才有點味道。
最后兩段——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無非就是唱高調,再奉承,小總結。
那你說他說了個啥?通篇廢話,無非就想說自己“窮”,但窮得有志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