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書單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炎黃子孫極其鮮明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記憶。
今天我社推薦的書目,內容涉及中國節日節氣、社會風俗文化,部分篇章更是描繪了端午節歷史、風俗、飲食等。字字句句展現了中國文化,凝聚了世代中國人的智慧。整理如下,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五/月/初/五
《寫給中國人的社會風俗史》
選自第315頁。
“在南北朝以前,五月端午各自紀念本地的歷史人物。隋唐統一后,經過各地風俗的滲透、融匯和人民的普遍篩選,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屈原擊敗了其他“對手”,龍舟競渡紀念屈原的說法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
《明清飲食:御膳·宴飲·日常食俗》
選自第211頁。
“端午,多為"角黍蒲觴之會"。人們邀親朋好友吃角黍,飲菖蒲酒,這叫"解粽",百姓佩綬帶,俱插艾,攜酒肴,尋幽勝,以為樂。嫁出的女兒,這時也要召還過端午,并做粽子互相贈送。”
《古人日常生活與社會風俗》
選自第447頁。描述
“端午節和其他節日一樣,也是個社交的時日,節間親友互送禮物,皇家也不例外。貞觀十八年 (644) 五月初四日,唐太宗用飛白體書寫騖鳳煙龍等字,寫好后對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等說:明天是端午節,風俗是用衣服玩物相互祝賀,我今天送你們飛白扇兩柄,供你們扇風納涼 (《冊府元龜》卷四十三《帝王·多能》,第 493 頁) 。這是帝王以雅物贈大臣。宋朝皇帝給親王、宰相及學士送的東西更多,有親自書寫的葵、榴畫扇,艾虎,紗匹 (《夢粱錄》卷三《五月》)”
《中國古代歲時節日》
選自第237頁。述
“戰國時代成書的《夏小正》記載:“此日蓄采眾藥以蠲 (juān) 除毒氣。”《荊楚歲時記》也說五月五日要“采雜藥”。眾藥、雜藥,言其多,古人又稱之為“百藥”,認為五月初五采藥最靈驗,藥越多,效越大。”
《皇宮節令》
選自第202頁。描述
“一種觀點認為,端午節,源于夏至。
《荊楚歲時記》,南北朝梁宗懔著,是記錄中國古代楚地歲時節令的筆記體文集。書中,沒有提到五月初五吃粽子,夏至節時,才寫吃粽子。
隋代時,杜臺卿著《玉燭寶典》,龍舟競渡,是夏至日的娛樂活動。
端午節,有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活動,和屈原沒有關系。
端午節源于夏至:“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
《節令之美:中國人的節日與節氣》
選自第97頁。
“在《端午禮俗史》中,黃石先生認為古人以粽子祭奠屈原的說法只是“茶余酒后談資,據作考證則大謬”,而臺灣學者殷登國則在《夏至的節禮習俗》中,稱粽子最早是夏至的一種時令食品。不過,雖然各派學者各執一詞,但如今,粽子已經演化為端午必備的傳統食品了。”
書籍詳細介紹
《寫給中國人的社會風俗史》
作者:秦永洲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服飾、飲食、居住、行旅、歲時節日、婚姻、生老七章內容。對所涉及的風俗事象、物象,由風俗衍生出的典故、成語、諺語,均考述源流嬗變和風俗傳承。對傳統風俗在現代人心理深層和行為習慣中的存在形式,以及產生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均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透視、品評、辨析等形式,聯系古今,進行深層次的剖析。
推薦理由:
社會風俗史專家、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秦永洲撰寫,精裝四色印刷,680多幅精美古圖,將傳統風俗與現代社會,雅文化與俗文化緊密接軌。
《明清飲食:御膳·宴飲·日常食俗》
作者:伊永文 著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明清飲食史研究專家伊永文心血之作。在小說、筆記、詩詞、曲藝等通俗文學樣式中發掘線索,與明清社會歷史文獻相互參證。字里行間,再現明清飲食歷史現場。
本卷聚焦皇家、貴族、官員、商賈乃至平民百姓的食禮食俗。以代表著天下飲食最高水準的御膳為敘述起點,探討皇家貴族飲食背后的多重意義。無論是“烹天煮海,席列山珍”極近鋪排的貴族富商飲食,還是滲透了節令習俗、宗教信仰的日常飲食慣制,都是明清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體現。
《古人日常生活與社會風俗》
作者:馮爾康 著
出版日期:2021年1月1版1次印刷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古人社會生活為范圍,內容包括古人衣飾的規制與風尚,古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人口的再生產、死亡、喪葬、遷徙和社會救濟,社會結構中人們的群體生活,古人的文化娛樂等。
推薦理由:
身份、服飾、婚姻、生育、喪葬、文娛、宗族,從平常而普通的細節走進古人的日常生活。
《中國古代歲時節日》
作者:常建華 著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1版1次印刷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整理了有關歲時節日的文獻資料,力圖更準確、細致、系統地反映出中國古代漢族歲時節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說。書中配有較多的圖像資料,既便于讀者理解正文,同時也使本書更加生動有趣。
推薦理由:
在節日里,讀懂中國;中國史學會會長常建華先生力作;中國傳統文化讀本。
《皇宮節令》
作者:向斯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查閱了大量的宮廷文獻、檔案,在充分吸收已有歷史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中國歷代皇宮中流傳的節令習俗。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皇宮過大年”,帶您穿越600 年的時空,去紫禁城里過大年、品美食、聊養生、享玩樂,感受充滿煙火氣的帝王節日生活;下篇是“帝王與節令”,帶您在24 個不同的節氣里,走進帝王后宮,劃龍舟、吃粽子、賞明月、看大戲,體驗節令鮮明的帝王日常生活。
推薦理由:
從皇宮中講述節令,從節令中體驗皇家生活。
《節令之美:中國人的節日與節氣》
作者:高巍、郝衛民主編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將中國傳統節日的介紹與二十四節氣介紹相結合,穿插有關節日與節氣的古詩和歌謠,強調了節氣變化對人們日常起居的影響,以及為適應不同節氣,民間應時的節氣飲食,增加了在不同節氣里,適合讀者參與體驗的手工藝制作。
推薦理由:
全方位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讓讀者在書香中感受節日之美。
點擊下方購書
關注中國工人出版社有贊旗艦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