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座萬人體育館——上海體育館,國內第一座現代化足球場——虹口足球場,國內第一座專業化游泳館——上海游泳館……它們都出自魏敦山院士之手。
字多不看視頻版↓
本號視頻內容散布在互聯網的汪洋大海中
同名 視頻號 微博 B站 抖音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攜手開創美好未來
▼點擊觀看▼
炎炎夏日看比賽,你是這樣
這樣?
還是這樣
在八萬人體育場,這些問題,你都不用擔心!
我們知道,很多重大比賽都安排在黃昏前后,西曬太陽很強烈,而這里的看臺西高東低,解決了觀眾看比賽時會被太陽曬得睜不開眼的問題。
如此貼心又美觀的設計,出自誰手呢?這就要提到一位建筑界的風云人物——魏敦山院士,首屆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
國內第一座萬人體育館——上海體育館,國內第一座現代化足球場——虹口足球場,國內第一座專業化游泳館——上海游泳館,網球明星費德勒的“福地”——上海旗忠森林體育城網球中心,F1中國大獎賽唯一舉辦地——上海國際賽車場,它們都出自魏敦山院士之手。
在體育建筑設計領域,魏敦山院士始終堅持創新,他說:“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專業,有興趣呢,這些創新的東西就出來了?!苯衲暌丫攀啐g的他,依然堅持每天步行上班。
1955年,魏敦山從同濟大學建筑系畢業至今,盡管年事已高,但在工作上依然親力親為,做方案,做設計,做工程,自己畫草圖,自己看圖。
魏敦山院士心系著每一個經過他手的建筑作品。上海體育場建造時,正值酷暑,60多歲的他堅持每天去工地現場,一圈走下來,衣服早就被汗水浸透。
而在上海體育場開工典禮當天,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位建筑大師,竟騎著一輛半新不舊的自行車準時出現在現場,大家既感動又不平,而他只是笑著說:“習慣了”。
作為建筑大師,魏敦山院士為人低調謙和,他說:“做事情想自己也要想到別人,要有合作精神,你不能只考慮自己,以我為主,這肯定不行的。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蓋個房子就是為了老百姓?!?/p>
32歲的馬龍在人民日報撰文:只要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而魏敦山院士又何嘗不是呢?一座座體育建筑在申城悅動,猶如“跳動”的脈搏,它們跨越了半個世紀,凝聚著魏敦山院士的心血和智慧。
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魏敦山院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體育建筑設計,不斷超越、不斷創新,為城市創造一個又一個絢爛瞬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