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蕞好的一個朋友給我講的他家的故事,對他的家庭情況,我也很了解,但是,對他家里成員之間的關系,我就知道的不深了。這次朋友和我一說,我才認識到,原來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朋友的媽媽去世的早,父親從50歲就一個人撫養三個兒子長大成人,確實很不容易。而今三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養兒育女了,老大和老二都不在老人身邊,拖家帶口的在外地生活,老三也是常年在外地打工,老家里就老三媳婦帶著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應該是很和睦、令人羨慕的吧?事實也是如此,在村子里,鄉親們都說父親有福氣,孩子們都孝順,兒媳婦也都沒話說,大家都覺得這個家庭沒有矛盾。
(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但是朋友今天給我說,他對父親是一百個好,一百個孝順,但是有的事情令他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那就是父親的”偏心眼“!
(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問你父親偏誰呢?他說父親就偏老二!不待見我和老三!這里不存在任何物質上的偏向,只是單純的從感情上或者從態度上來看的。我有點納悶:朋友父親今年都67了,也沒什么錢,再說三兄弟也都爭氣,不缺父親的錢花。那么這樣的偏心又從何而來的呢?
朋友給我舉例子說,他和老三和父親說話,如果哪一句話聽著不舒服了,老爺子立馬扭頭就走!一點面子都不留,不管在什么場合!現在弄得老大和老三都不敢在老爺子面前說任何不中聽的話了。反之,無論老二說老爺子什么,說的多不留情面,老爺子都不帶生氣的,一直笑瞇瞇的,耐心的很!另外一個例子就是,老爺子在涉及到老大和老三的事情上能“偷懶”就“偷懶”,能不操心就不操心,而且會為自己的“不作為”而說謊、找借口。相反,對于老二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會親力親為,從不怕苦叫累,對老二的哪怕一句隨口說的話,都會當做“圣旨”看,上心的很。
(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朋友給我說,雖然舉例子就這兩個,但是,涉及到的具體的事情,幾乎貫穿了整個生活的角角落落時時刻刻,朋友和老三也很無奈,好在兄弟三個特別團結,妯娌們之間關系也親密。有時候逢年過節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朋友和老三有時也會把這些事情以開玩笑的形式拿出來說說,兄弟們和妯娌們相互哈哈一笑,也就過去了,老爺子更是不以為意,過后依舊我行我素。
(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給朋友說,你們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把這事情說出來,而且沒有因為這樣的事情影響了三個家庭之間的感情,說明這些都不是事,至于“偏心眼”,誰都有一顆,老人也不是圣人,只要不影響團結,由他去吧!
朋友們,對于老人的偏心眼,你們怎么看?你們家里有類似的問題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