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承認,鄉村振興事業需要更多的“阿里巴巴”!
就在前兩天,阿里巴巴發布了2023年ESG報告,受到格外關注。ESG是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的簡稱,對于企業來說,這是體現可持續發展能力。
而2023財年作為系統性實施ESG七大戰略方向的第一年,阿里拿出的這份報告還是非常有分量的,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過成績固然值得肯定,這背后的付出也不能忽略。
就拿助力鄉村建設來說,從2019年至今,阿里已經向欠發達縣域派駐了27位鄉村振興特派員,用他們豐富的經驗和現代化技能參與到當地的發展建設中。
阿里鄉村特派員高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剛去到河北巨鹿的時候,當地老鄉們對于他的能力還是懷疑的,因為誰都不愿意輕易相信一個陌生人,哪怕他是來幫忙的。
所以前期的時候,老鄉們對他更多就是觀望,想看看他到底能折騰出些什么。不過老鄉的態度并沒有影響到高泉的工作節奏,他也沒有向老鄉過多去解釋什么,他在巨鹿花費了3個月的時間,走遍了縣里的每一個鄉鎮。這番下來,他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當地的金銀花賣不出價錢、公立小學的教學設施老舊以及就業崗位單一,不是事業單位,就是工廠服務員。
當然這些問題并沒有難倒高泉,他開始對癥下藥,針對當地的金銀花,他制定出了一份有明確時間規劃的產業電商發展和客服基地建設的工作計劃,還得到了縣委書書記的認可。就這樣,當地的很多問題都陸續得到了改善和解決。
后來高泉從巨鹿轉戰到了陜西佛坪,了解到當地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后,高泉聯合當地文旅部門及阿里公益,利用數字化手段,為佛坪的野生打造出了一套公益數字藏品,投入到佛坪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中。
通過這么一個真人真事,可以說看出阿里確實在用心為鄉村做貢獻,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上,阿里很早之前就把目光放在了鄉村將建設上,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阿里第一時間向災區籌款捐款,在之后的災區重建工作中,阿里也在利用平臺資源不斷跟進。還有千縣萬村計劃、熱土計劃、成立脫貧基金等等,扎根農村、為農村做貢獻不僅是阿里的決心,也是阿里的初心。
必須要承認,要快鄉村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阿里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好,我們也期待的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