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國】北美洲發現新角龍類
2023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又有不少新恐龍被命名,其中就包括了一種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角龍類。
化石發現于蒙大拿州弗格斯縣的一個采石場,這個采石場中有特里博爾德古生物公司(Triebold Paleontology Incorporated)的化石點,在編號為“12-020”的化石點里,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了一具角龍類恐龍的化石(編號 NSM PV24660),化石是比較完整的,包括了部分頭骨、完整的左前肢和后肢、部分骨盆及大部分脊椎骨,不過化石并不是呈鏈接狀態。
圖注:古生物學家正在挖掘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發現的部分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發現的化石部分與恐龍的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研究,古生物學家在2023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啟發 叉角龍,一種來自美國蒙大拿州上朱迪斯河組坎帕階的新角龍類(鳥臀目:角龍科)》(Furcatoceratops elucidans, a new centrosaurine (Ornithischia: Ceratopsidae) from the upperCampanian Judith River Formation, Montana, USA)的論文,將這種角龍類命名為叉角龍(Furcatoceratops),屬名來自拉丁語的“furcatus”(以為“分叉”)及希臘語的“ceratops”(意為“長角的臉”),因為其腦袋的角是分叉的。叉角龍的模式種名為啟發叉角龍(Furcatoceratops elucidans),種名則代表了化石對于角龍類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圖注:叉角龍骨骼裝架,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叉角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叉角龍的正模標本屬于未成年個體,其體長約3米,身高1.2米,體重約1.5噸。叉角龍長著一個大腦袋,標本頭骨長0.6米,鼻子上雖然沒有角,但是強烈隆起。在叉角龍的眼睛上方長著一對角,角在前傾的方向上略微向內側轉向。在叉角龍的腦袋后面是寬大的頭盾,頭盾保護著頸部免遭肉食性恐龍的攻擊。叉角龍的身體強壯,四肢長而有力,尾巴較短。從身體比例上看,叉角龍應該具有很強的運動能力。
根據化石發現的層位分析,叉角龍生存于距今7590萬~753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與它生存在一起的恐龍還有屬于鴨嘴龍類的短冠龍(Brachylophosaurus),屬于甲龍類的祖魯龍(Zuul),屬于角龍類的愛氏角龍(Avaceratops)、梅杜莎角龍(Medusaceratops)和釘盾龍(Spiclypeus),此外還是兇猛的懼龍(Daspletosaurus)。
圖注:朱迪斯河組生態復原,可以看到懼龍正在捕食短冠龍,圖片來自網絡
在角龍家族中,叉角龍屬于尖角龍亞科(Centrosaurinae)下的大鼻角龍族(Nasutoceratopsini),其身上也表現出了許多與大鼻角龍相似的特征。在同一研究中,古生物學家鑒于發現的大鼻角龍和叉角龍化石都是孤立的,提出它們很可能是獨居或者很少在漫灘環境中活動,同時代同地區的其他角龍類則強相遇群居生活。
圖注:叉角龍在角龍科中的分類位置,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叉角龍的親戚大鼻角龍,圖片來自網絡
PS:叉角龍的化石在發掘之后被日本筑波的國家自然與科學博物館購買,所以相關研究有許多日本古生物學家參與。
研究論文:Ishikawa,H.; Tsuihiji, T.; Manabe, M. (2023). "Furcatoceratops elucidans, a newcentrosaurine (Ornithischia: Ceratopsidae) from the upper Campanian JudithRiver Formation, , ".Cretaceous Research. 105660. doi:10.1016/j.cretres.2023.105660.
文字編輯:江氏小盜龍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