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路的路名起源于大觀樓長聯“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翠羽丹霞意為點綴其間的翠綠小鳥和幾抹燦爛的紅霞,非常有畫面感。
丹霞路位于昆明西山區,連接著環城西路和西園北路,路雖然不寬也不是引人駐足的網紅打卡點但卻是很多市民上下班、上下學的途經道路,每走一步都是煙火氣的延伸。
還記得那年2006年丹霞路的冬天,因為道路路面40厘米以下有水滲出,植物存在被淹死的可能,336棵櫻花樹遺憾地離開了丹霞路。
后來的時間,兩旁種植上了枝繁葉茂的小葉榕樹,盛夏時節漫步在林蔭大道上,也十分的愜意。
離別卻發生在2016年的那一場雪,一場寒潮突襲昆明,皚皚白雪積滿了道路,在南方人見到雪開心的同時,不耐寒的小葉榕也消失在了我們的視野。
時間回到2023年丹霞路周邊的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紀90年代,多為一些退休職工居住的老舊小區,偶爾能瞥見墻壁內展現的歲月痕跡。
丹霞路上出名的有白馬小區和云南廣播電視臺,學校有棕樹營小學和昆明師專附中,一路上醫院也眾多,能有一種幸福和靜謐的感覺。
丹霞路小區的基礎設施陳舊、臟亂差等問題在治理之后已經解決,現在是讓居民生活起來感覺舒適、幸福的環境。
岔路也很多,翠羽路、云山路、云霞路,就像這個片區古舊小區中偶爾乍現的一抹春光一樣,浪漫悄然而至。
丹霞路的美食,大多下樓就能品嘗到,來一起看看這些煙火美食吧。
川味園飯店
川味園飯店開了許久的老店,正宗川菜口味。飯點時菜香滿屋人潮涌動,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偶爾想偷懶不做飯,就會來這家川菜館"下館子"!
仔姜鴨、火爆腰花都算是川菜中的“硬”菜,這里的價格親民又實惠,分量也十分的足。所以有時間一定要去打卡一次,讓你對川味園飯店菜念念不忘。
菊花村小鍋米線
位于云山路岔口的菊花村小鍋米線,從幾年前在丹霞路開張后,每天都人來人往,中午甚至有人端著坐到了門口吃,24小時營業的米線店,有時候深夜都有人在店里吃宵夜。
幾種煮品鮮肉小鍋、臭豆腐小鍋、燜肉小鍋、特濃小鍋都各具特色,可以加免費的腌菜,又大又脆,還可以加一份韭菜花,爆汁的感覺能刺激你的味蕾。
它家也有外賣還有其他地方的分店,此外還有涼米線、鹵面、餛飩等菜品,飲品有木瓜水和一些果汁~一家敲級實惠的小鍋米線店。
等等你以為這就結束啦?丹霞路周邊的特色小吃也不少,中段的建水燒烤和野生菌火鍋屬于規模大的店家,也算云南美食的精華,鮮嫩的菌子熬成湯和烤的焦香的豆腐蘸上辣椒,妥妥的美味C味!
古舊小區的樓下是水井田茶室和鴻運一鍋香,附近的老年人比較多,都可以來茶室相聚。干鍋也非常實惠,為附近居民提供了美味又便捷的干飯方式。
學校旁是早餐店、文具店、飲品店和小吃店,醫院旁是冒菜店、米線店等簡餐,分布地十分合理。
丹霄公園也變了。
20年在這建成了西山區人才公園,園內新增了人才服務站和春曉書店,為片區帶來了一份人文氣息。
對面是棕樹營小學,街頭是師專附中。
早晨六點,睡眼朦朧地坐在148路公交車的最后一排,背著書包下車,在校門口買一個包子或者米糕,邊吃邊走在丹霞路上,踏入校門。
晨間黑板上的數學板書讓人昏昏欲睡,數著還有多久到體育課,等到放學和小姐妹去奶茶店坐會兒聊聊班上的八卦,那些年讀書的時光你還記得嗎?
“那會兒總覺得是枯燥乏味的,但現在回憶起來,那些平凡的日常卻是閃閃發光的珍寶。”
走過無數次的丹霞路上,每隔一段路都是一座醫院,婦幼保健院、康泓醫院、廣濟醫院、棕樹營社區服務站...
醫院見證著新生與離別,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離別會什么時候到來,就像二十年前與櫻花的告別,十年前在校門口的最后一次再見...
但是有離別也會有相遇,“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珍惜當下的同時不禁開始憧憬眼前丹霞路未來的模樣~
關于丹霞路你有什么樣的回憶呢?
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審核:大隊長
春城頭條整理發布,轉載已聯系授權
丹霞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