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房小密
在中國人的買房世界里,似乎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過去買房,收入趕不上房價,沒錢,難。
現在買房,房價趨于理性,但買房好像也并沒有變得容易。
其實在寫今天這篇文章之前,是有猶豫過的,可能會有些扎心,可能會有點無奈,也可能有所爭議……
但對于當下賀州的購房者,依然覺得是有參考意義的,索性還是分享一下吧。
總價70萬的預算
他卻在賀州這樣買房?
自從我們在賀州創立專業地產自媒體以來,接觸過、交流過、記錄過很多讀者的買房問題。
其中一位讀者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加了我們,咨詢過大大小小幾十個買房問題和樓盤情況,看房也看了兩三年。
像他這樣喜歡對比考慮的讀者并不少,所以起初并沒有特別留意。
但當他拿到了新房的鑰匙,我們有了再一次的交流,讓我有種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覺。
暫且稱呼他Q哥吧,他的購房經歷有多特別?
總價70萬左右,三到四房,有明確的中小學,生活基本需求有“著落”,出行方便,小區環境不要太差。
這樣的買房需求很普遍吧?
但他告訴我們,買了北投紫云鳳景灣,6月提前交了房,房本也已經到手。
看到這里,我想不少購房者會說,為什么不買哪哪,要是我就選哪哪了,甚至可以拿出一系列優劣勢分析。
說實話,現在70萬總價,在賀州城區基本上每個樓盤都能有選擇空間,為什么偏偏選的是北投紫云鳳景灣?
在賀州樓市寫了四年
被購房者上了一課
其實,剛知道Q哥最后的決定時,我們跟大家一樣,是詫異的,但了解到他的想法后,有感嘆,也有佩服。
Q哥說,當他提出決定買北投紫云鳳景灣的時候,家里人和一些親戚朋友也有很多問題。
比如覺得位置不夠好,生活配套比較少,區域不夠成熟等等。
的確,以自己的首付和總價預算,也可以在城東,甚至市中心,大家認為地段一流的地方買一套小三房。
但疫情的三年下來,讓他改變了對買房的一些想法,或者說執念。
到現在,他依然同意買房要看地段,看配套,但重要,不等于要追求最好。
70萬固然可以買到城東或市中心的小三房,但后續不可忽視的還有車位、裝修的大項支出,意味著需要將近100萬才能實現從“房”到“家”。
現在,房子50萬,還有20萬的預算空間解決車位、裝修,說不定最后還能給老婆買輛車。
而且月供也降下來了,對于他在非體制內工作來說,經濟上的壓力感和焦慮感瞬間松弛了不少。
至于很多人糾結生活和上學的問題,Q哥更是說自己想開了。
孩子明年就上學了,這是等不了的,確定性很關鍵,同價位的區域里,這邊八步區實驗中學是老牌學校了,光明小學也是片區主力學校,相信不會太差。
雖然離市中心不是說那種步行就到的距離,但開車也就十分鐘左右,平時自己的工作經常需要在周邊縣城鄉鎮跑,老婆在平桂那邊上班,這里反而是一個“折中點”,兩條城市主干道,去哪都挺方便的。
以后周邊繼續開發起來的話,應該會比現在更好。
Q哥也坦然說,或許這不一定是最好的樓盤,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自己綜合考慮后,最合適的選擇。
疫情以來,經歷了一些艱難和不穩定的日子后,與其墊著腳尖一味求“好”,不如選擇讓自己的生活“穩”一點。
否則,不能交房,一切都是白搭,斷供,一切也是白搭。
相比有的業主還在揪心自己房子什么時候交,能不能交,自己買房不到一年,提前拿到了鑰匙,辦好了證。
Q哥表示小區環境挺舒服的,請了團隊來驗房,房屋質量還是比較扛打的,空鼓都幾乎沒有。
自己總體是挺滿意的,家里人也越來越理解和體會到這個決定的正確性。
早前在6月份,北投紫云鳳景灣再次提前交付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到小區參觀過。
線條流暢的水系,形態各異的奇石,休閑與景觀相融,充滿細節感,是乍見之歡,也能久處不厭。
生動地向賀州詮釋著北投產城集團的產品觀,對土地的敬畏,對自然的尊重,對人文的尊崇,對建筑苛求,對品質的執著,就為一個“對”的家。
這樣的交付實景,能獲得業主的認可,自然是情理之中。
北投紫云鳳景灣品質人居的人設,算是成功在賀州立住了。
買對了房子
卻對戶型有遺憾?
不過Q哥的篤定,讓我們更是好奇,經過了這么充分的對比和深思熟慮做出的選擇,真的是完全正確的嗎?
Q哥笑了,100%滿足是不可能的,有小遺憾也是真的。
比如羨慕后面更低的利率,比如眼饞現在二期加推的16#樓。
原因就在這兩張戶型圖。
不久前我們還專門對這兩個戶型做過一篇市場橫評。
建筑面積下調到了約100-120㎡的區間,但房子卻變“大”變“強”了。
在約100㎡的建筑面積里,塞下了一個開間約3.8米的客廳,約6.8米的大陽臺。
沒有缺斤少兩的臥室,開間都有3米以上,主臥里還裝著一個約5㎡獨立陽臺。
這樣的尺度感和空間感,可以說對市場是一種產品維度的提升,對競品是一種降維打擊。
▲北投紫云鳳景灣建面約100㎡戶型
但在建面約120㎡的戶型上,我們以為會繼續在功能性上內卷時,北投紫云鳳景灣卻是堅持走自己的路。
只做了四房?
對,沒錯,乍看覺得“少”了,但實際卻是“多”了。
少了一個房間的配置,取代的是約7.2米的寬景陽臺,約35㎡客餐廚一體的靈活空間,3米以上的臥室雙邊尺度,堪比別人家景觀陽臺大小的主臥獨立陽臺。
每個功能空間在尺度上都幾乎沒有短板,均好性甚高。
▲北投紫云鳳景灣建面約120㎡戶型
如果看懂北投紫云鳳景灣在這兩個新品戶型上做了多少升級,也就明白Q哥為什么會遺憾了。
聊到現在還有送十萬裝修主材的活動,Q哥說比自己買的時候更劃算,國企也不用太擔心交付,只能安慰自己孩子要上學,買房的時間點的確也不能再等了。
從信息差到認知差
買房也許應該放下執念
說實話,很少有購房者對自己的決定有清晰的認識,對于Q哥,我愿意稱之為人間清醒式購房。
沒有“我還要”,沒有“早知道就怎樣”,不迎合別人眼中的好房子,不買“想象”,接受“不完美”。
獨立思考,不是簡單的做取舍,而是學會平衡利益,讓自己的生活實現“最優解”。
北投紫云鳳景灣也許不是方方面面都做到100分的樓盤,但值得恭喜的是,Q哥買對了。
沒有最好的房子,只有最合適的選擇,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做到的購房者,真是少之又少。
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買房越來越難?
因為買房的難度,正在逐漸從信息差提升到認知差。
比如說,有多少樓盤,位置在哪里,有什么戶型,賣多少錢,這些是信息,是客觀存在的。
位置好不好,戶型靚不靚,價格值不值,這是每個人基于自己的情況和認知給出的判斷,是主觀的。
現在網絡的發展,網站、公眾號、短視頻等等讓信息的獲取越來越便利,信息差變得越來越小。
如何理解市場和項目,如何厘清自己的需求主次,買“對”房子,這就是認知差。
像Q哥與北投紫云鳳景灣這樣,從陌生,到爭議,到認同,更像是一場“三觀一致”的互相奔赴。
放下執念,學著“退”一步,也許換來的,就是海闊天空。
最后幫Q哥打個“廣告”,在征得同意后發出這篇稿子,他笑說如果有人感興趣,記得找他做老帶新。
今天先這樣。
補充說明:1/本文為原創內容或原創編輯整理,歡迎轉發,但轉載須要申請;2/內容或觀點僅供參考和交流,不構成直接投資建議;若有意購買請自行了解項目,自行權衡利弊得失,簽署各類法律文件時仔細閱讀相關條款;3/任何投資行為均有不同程度風險性,投資需理性。4/若有疑問,歡迎添加微信HFWL_fangxiaomi跟房小密交流,或拉你進購房者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