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灌云報》刊載了一篇特殊的“小作文”——“相識朱華云醫生”。一位患者家屬通過媒體表達了對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12區朱華云醫生的感激與贊美之情。他在文章中說道:“朱華云醫生的為醫之道、為人之品,展現了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我們為她點贊!”
敬業!她每天忙的像陀螺
石先生(化姓)是連云港市灌云縣人,幾個月前,他帶著家人來到省腫瘤醫院治療。在這里,他認識了年輕的朱華云醫生。通過幾次住院治療,石先生觀察到朱醫生總是忙碌在工作崗位上。“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病房,甚至走廊里,都有病人或家屬向她咨詢、問診”。石先生說,她幾乎沒有空閑之時,因為處理工作常誤了飯點,晚上加班也是常事,但卻沒有因此有一絲煩躁,總是一個接一個去解決患者及家屬的問題。“提起朱醫生,不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
清廉!“既然是醫生,我就要對得起這身白大褂”
懷著感恩之心,石先生曾兩次從老家帶來特產請朱醫生品嘗,但朱醫生都沒有接受。“早上送到她辦公室,晚上就送回到病房”,“她說病人更需要營養,病人健康了比什么都好”。石先生從其他患者及家屬那里了解到,朱醫生從來都不接受這些。“還有患者家屬說給朱醫生送紅包遭到了嚴厲拒絕”。她說:“你要不拿走,那我就繳到你住院賬戶上,你不是給我添麻煩嘛!”她請患者和家屬放心:“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我就要對得起這身白大褂”。
暖心!“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朱醫生不僅讓每位患者加工作微信,也不隱瞞自己個人的手機號碼,雖然是平常小事,但又有多少省級醫院的醫生能做到的呢!”談起這件事,石先生很感動。在出院期間,他和家屬在老家休養,有次例行檢查發現有些肝功能指標稍高,內心很緊張,雖然已經晚上9點多了,不想打擾朱醫生休息,但還是忍不住向她咨詢。沒想到的是朱醫生不僅回復,還抱歉沒有即時回。“有時遇節假日,患者或家屬打電話她都毫不猶豫接聽給予指導”。
問起朱醫生的特別之處,同事們都說:“別看她工作起來風風火火,她特別注重和患者及家屬談心溝通”。石先生對此也深有感觸,“一開始不太有信心,但通過她的話語我們深受鼓舞,感受到一種向上的力量,能夠更加堅強的面對病痛,樂觀生活”。
右一為朱華云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