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最近,兩件事兒霸占了熱搜。
第一件事兒,回到美國的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眾議院的質詢時,回應了訪華與華為發新機時間相撞的問題,她的措辭也很有趣,對這件事的態度是深感不安,但是她又說,美國還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沒有能力大規模生產先進芯片的智能手機。
第二件事兒,國安部披露了美國情報部門對中國黑客攻擊問題,他們是專挑高科技相關的地方進行攻擊,比如西北工業大學,而對華為總部的入侵和監控,可以追溯到2009年。
兩件事兒放在一起,美國多少有點言行不一,認為“沒能力”,但又監控和封鎖。
封鎖了,又沒有監控到信息,而華為現在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從“其他”漲到了第二名的位置,而在重重壓力下,它跟第一名,只差了0.2%。
不管承不承認,中國的科研水平,可不僅是“有點東西”。
搞政治嘛,瞎話當然可以隨便講了,但是科學界,其實倒是達成共識,中國在科學力量方面,已經超過美國了,成為科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這是有證據的。
其實,不久前,作為國際科學界的頂刊之一的《Nature》,就專門討論了這事兒。
今年6月份的時候,《Nature Index Sharing》(NIS)統計全球82個頂刊制作的,來表現自然科學影響力的Nature Index公布,中國同比上漲了21.4%,獲得了19373分,而美國則同比減少6.9%,獲得了17610分。
中美實現交叉,中國領先全球,尤其是在物理科學、化學、地球和環境科學以及生物科學上,份額飆升,而且,中國的科研力量的國際排名,也在不斷上升,而中科院及其旗下的兩所大學,表現突出。
而且,從2018年開始,還有一個變化,美國在技術方面,排斥中國人乃至于華人,而在政策層面表現為調查和取消簽證,中美合作的論文數量,下降了15%。
不過,美國人也會因此嘗到苦果,他們自己的基金會計算,美國每拒絕1000名博士,未來10年里面,會損失10億美元的學費,以及2100億美元的專利。
而在一定程度上,美國的操作,是在把人才“還給”中國。
為啥進步這么快呢?
1、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所謂的“封鎖悖論”,就是越是封鎖,越是能讓中國的科技在不依賴美國的狀況下,取得進步,反而技術實力會大大增強。
2、人回來了,更多的人選擇不走了。
3、還還出現了一個趨勢,那就是中國可能成為未來國際研究合作的中心。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與中國的合作在減少,但是中國與歐洲比如德國、英國的合作比較順利,新加坡更是直接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第五大合作伙伴。
打不倒的中國科技力量,其實也說明了一件事兒:
科技自立自強,還是有出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