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9月10日,有網民在某平臺發文稱:“河南省確山縣一名光著上身的男子在街頭遭到另一名男子強行抱摔,被摔者已經不幸身亡”。這則消息曾在網絡上引起轟動。然而,這起事件的真相令人啼笑皆非。原來是一位網民為了獲取流量,不擇手段地使用AI軟件編造了“光膀男抱摔致死”事件,結果引發轉載,導致了一場謠言的蔓延,讓真實的情況愈發撲朔迷離。
造謠,這不過是一張嘴的功夫。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言之鑿鑿的傳言可以迅速傳播,如野火燎原。想象一下,一位神秘的匿名人士坐在電腦前,敲敲鍵盤,醞釀出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再配上一張看似有力的照片,一條謠言就此誕生。于是,世上便有了匪夷所思的傳說。
造謠的帖子作于河北。卻把事件發生地杜撰于河南,一則謠言,看起來不過只是大河南北之分,但查明真相的過程,卻肯定不是一帆風順。須不分晝夜地穿梭于網絡的信息海洋中,試圖揭示真相。然而謠言的傳播速度之快,讓調查者不得不加倍努力,以阻止其蔓延。讓他們不得不更快,以確保真相得以早日顯現。
雖說網絡時代紛的信息繁復雜,但謠言并非言論自由的代名詞,而是對社會秩序的一種破壞,所以,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河南省駐馬店市網信辦聯合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遠赴發布者徐某某所在地河北省遵化市進行調查。依法對徐某某處以300元罰款。這不僅是對徐某某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做出相應的法律制裁,更是對那些散布謠言的“創作者”們的法律警告。
謠言何時休?這似乎成了如今信息時代的一個永恒課題。答案或許不在于簡單地制止那些散布謠言的個體,而在于整個社會的信息素養提升。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而不是盲目相信未經證實的消息。如古人所言:“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地對待每一條消息,才能遏制謠言的傳播。不被謠言所蒙蔽。謠言無處藏身。真相才能更好得以顯現。
#河南光膀男抱摔后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