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寶媽過的到底累不累,看家人的生活習慣就知道了。比如有的家里全家都很勤快,喜歡一起家務,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寶媽,會感覺很幸福。
而另一種家庭,比如大人小孩都喜歡隨手扔東西,除了寶媽,誰都想不到做家務,一旦哪天寶媽有事情不在家,那垃圾都能堆成小山,也沒人知道扔一下,那生活在這種家庭里的寶媽,實際上是最累的,除非她選擇視而不見。
朋友就生活在第二種家庭中,她常說寧愿老公經常出差,因為他在家里,她的家務活就干不完,桌子剛收拾好,他回頭放這放那,又給你弄亂糟糟的,地板剛拖過,他下樓又給你帶點泥回來,等于白拖了。
更氣人的是,他兒子沒遺傳媽媽的優點,倒是把爸爸的缺點學全學會了。玩具剛給整理好,5分鐘不要又給扔的到處都是,床上剛疊好,一不留神,他爬上去以后,又大變樣了。
本以為孩子上幼兒園以后,老師好好調教以后,會好一點,最起碼孩子能學會自己疊被子、收拾玩具。結果高興沒到三天,因為一開始老師確實告訴孩子在家要學會收納整理的,但是3天以后他好像又忘記了。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老樣子。
你們家有這樣的孩子嗎?你喜歡孩子這樣嗎?你知道如何引導才有效嗎?下面就分享我遇到的一個好方法。
我雖然從小就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收納,但是我發現自從他喜歡玩手機后,似乎是沒時間做這些事了,所以,有時候也是會亂扔。對此,我可以說是沒少下功夫去引導。好在,后來效果還不錯。
一方面,我堅持給孩子做好榜樣
雖然反復做家務很辛苦,但是為了家人生活的舒心,也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還是堅持每天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要想讓自己說的話有說服力,首先你得自己能做到,否則,就像紙上談兵一樣,一點威信都沒有。
另一方面,少抱怨,耐心教孩子怎么做
抱怨會讓孩子麻木,況且沒有天生就喜歡收納的孩子,也沒有天生就邋遢的孩子,關鍵還是看家長引導。所以,發現孩子邋里邋遢后,不要抱怨,找機會引導就行了。
像我為此專門給他買了一套書,叫《28天兒童自理能力養成系列》,其中有一本叫《這個亂糟糟的房間》。
這本書主要就講如何收納的,我收到書后,自己先翻看了一遍,覺得很有用,就推薦給寶寶看。沒想到他還挺喜歡看的,三天就看完一本書。
想知道小學生為啥喜歡看嗎?我分析可能是書中的主人公和他以前有點像吧,這類書很有代入感,很容易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以他很愿意看。
一天,書中的小主人公媽媽要出差了,臨走前給孩子留下了幾個錦囊。小主人送走媽媽后,感覺很開心,因為他自由了。但是幾天后,他發現家里亂得不成樣,垃圾堆到門口了,就連自己經常用的東西,都找不到了。
就在他們發愁的時候,他想到了媽媽的錦囊,于是,他打開錦囊,是教他如何收納的。就這樣,他們先后開了好幾個錦囊,學會了整理書包、整理書架、整理衣柜、鋪床鋪、整理客廳、收拾廚房、整理玩具、整理冰箱、收拾行李等等。
一本書看下來,我們不僅看到了主人公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己也學到了不少的收納技巧。孩子忍不住說,原來收納這么有意思。
比如收納書架,不是把所有的書放上去就好了,而是要分類,分類放好,下次再找的時候就容易多了。
還有書桌,經常不知不覺的會放上去很多紙和筆還有橡皮擦,看上去也亂糟糟的,一不小心還容易把鉛筆橡皮弄掉地上。還不如收拾好,不僅桌面整潔美觀,找東西也好找。
很多孩子看似很隨意,不喜歡收納,實際上并不是他有多討厭收納,當他們看到收納有那么多好處后,再掌握一些技巧后,他們都有希望成為收納小達人。不信你們在家引導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