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7個月的調查終于結束,辦案人員忙得夠戧!
9月末,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被提起公訴,指控罪名是:
利用擔任上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足協換屆籌備組組長,中國足協黨委副書記、主席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其中“數額特別巨大”引起很多猜測,到底大到何種程度?會不會把人嚇暈?
有懂行的人說,300萬以上稱為“特別巨大”,老陳頭怕是不少于這個數。
立馬有人接話,“這看不起誰呢?先加個0再說?!?/p>
又有人“嘁”了一聲,“保守了!不加兩個0三個0,你好意思開口!”
他還意味深長地補充,“遙遙領先!你們想想,李鐵涉案數億,金敬道也涉案上億……”
不管多少吧,恐怕是顛覆普通人的想象了。
自去年年末以來,人們屢屢發出驚呼:
“中國足球又進球了!又進球了……”
不過,上面的“進球”是諧音,實為“進囚”。
陳戌源無疑是其中的進囚大佬了,咱們重點說說他吧。
01
67年前的1956年7月,陳戌源出生于上海一個工人之家。
當年都尊稱工人為老大哥,生在這種家庭既“根正苗紅”,又是“拿工資吃公家飯的”,可以說祖上燒高香了。
1973年,17歲的陳戌源進入上海港務局工作,成為工人階級中的一員,端上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當時他文化程度是初中畢業,現在看起來好像不起眼,但那時候相當于秀才了,有個特別的稱呼叫“知青”。
工作之初,干了多年碼頭工人,月薪39元,跟現在很多工薪族一樣,每天忙著“打螺絲”。
不同的是,他有機會跟船出海經受風浪洗禮,每出一次,有兩毛補貼,這對想充實錢包的人還是頗具吸引力的。
那段經歷,使他練就了一副鐵身板,也成為他以后的一個“標簽” —— 人們稱他“陳碼頭”即來源于此。
當然,除了“碼頭工人”的本意之外,還蘊含了“拜碼頭”的意思。
正年輕嘛,業余時間他也是生龍活虎,喜歡踢足球,擅長邊鋒位置,常與工友擺陣廝殺。
若干年后,他依然喜歡過“球癮”,但陪他玩的變成了萬里挑一的國腳,非當年工友可比。
那時他還很有小布爾喬亞的文藝范兒,肚子里墨水蕩漾,常以筆名“荒原”寫詩作文,屢登《上海海港報》,可謂工人中的文人騷客,慢慢弄出了小名氣。
領導見冒出這么一個人物,覺得“打螺絲”有點屈才,調他到局辦任秘書,提供更大的用武之地。
陳戌源以筆改命,彎道超車,命運的眷顧真是讓人說不準。
過了兩年,機遇再現,他進入港務局團委,走上管理層,開啟國企仕途。有人說那時他就善于察顏觀色,情商高,“很吃得開”。
此后歷任團委書記、集裝箱裝卸公司經理、集裝箱綜合發展公司副總經理、港務局局長助理、港務局副局長、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港集團總裁。2011年2月,任上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在上港一干46年,從基層員工成為一把手,照人們通常的看法,妥妥的出人頭地、人中龍鳳。
上港是超級巨無霸,我國大陸最大港口企業,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均居全球首位。里面自然藏龍臥虎,別說做高層,就是做個中層、做個班組長,也是需要一定能耐的。
當年和李嘉誠談判叫板,安置1.8萬名下崗工人,創紀錄的年營收381.5億 ……是陳戌源的得意之筆。而這些也正是他的重要資本。
位子顯赫,待遇優厚,更應好好干啊,可從公訴通報來看,那時候他就開始“搞名堂”了 ——“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啥的。
你說說,一個國企大領導,為啥還缺那點東西呢?
后來就和足球產生瓜葛了,嫌別人霍霍中國球霍霍得不夠,他也來霍霍一把。
2012年,上港出資4000萬,冠名當時還叫上海東亞的球隊;2014 年末,陳戌源主導收購上海東亞,上海上港亮相,正式進軍“金元足球”。
名帥埃里克森執掌教鞭,大牌球星奧斯卡、胡爾克、艾爾克森加盟,使這支以前名不見經傳的球隊,一躍成為中超豪門。
上海上港也打破廣州恒大的壟斷,2018 年斬獲中超冠軍,2019 年奪得超級杯冠軍,并連續4次闖入亞冠淘汰賽。
你若以為這是扎扎實實抓青訓培養、抓球隊建設抓出來的,那就錯了 ——其實就是大把砸錢砸出來的。
僅奧斯卡、胡爾克、艾爾克森的轉會費,就分別高達6000萬、5580萬、1850萬,都是歐元哦。
時任上港助教謝暉曾在一次酒局上講:“上港拿個冠軍,花了120個億!”
而當時公開的是花了70億,50億的差額又是咋回事呢?
當年上港集團年利潤102.76億,拼個冠軍老底都豁出去了,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搞笑的是,他玩得很溜的“重金投入”,以后又成了他怒斥的“亂燒錢”。
02
拿到冠軍,陳戌源有了趁手的“敲門磚”。
2019 年 5 月,已63歲的他出任足協換屆籌備組組長,當年 8 月任足協主席。
而那時蔡振華才58歲,按說年齡并不大,以其資歷威望以及任期中超聯賽紅紅火火的業績,外界一度看好他連任,不知為何早早退出。
據當時報道,選擇陳戌源的理由是,政治素質強,熟悉足球發展情況,有大型國企治理經驗。
縱觀足協歷史,首位圈外人入主,無任何體育系統背景,可謂“吃螃蟹”之舉。
只是這次“吃螃蟹”,吃到了“爛蟹”。
陳戌源此前曾說:
“我覺得中國足球不應該這樣做?!?/strong>
“足球是高尚運動,不要讓金錢給玷污了、扭曲了。如果總是把金錢放在第一位,職業生涯不會有前途,一個人真正的脊梁骨是信仰和理想?!?/strong>
“不應該這樣”,應該哪樣呢?像他后來弄的那個污七八糟樣就好嗎?
“不要讓金錢給玷污了”,別人玷污不行,他自己怎么一個勁地玷污?
當然在起初,業內外對他還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他用豐富的國企管理經驗,和運營俱樂部的實踐經驗,大刀闊斧興利除弊,重塑中國足球雄風。
作為足協第一位專職主席,與所有前任不同,所擁有的權力前所未有,包括重大事務決策權、人事任免權、財務權等在內,都可以“拿事”。
陳戌源在就職講話中,表示將不負重托:“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多么鏗鏘有力,現在聽起來是莫大的諷刺!他說的“功成”,難道是“霍霍之功”、“倒退之功”、“貪腐之功”?
陳戌源上任后,搞了一系列騷操作,有人稱之“心中一團火,腦中一團漿”。
“一團漿”好理解,“一團火”不知是說工作風風火火,還是撈錢風風火火。
看看“十大騷操作”,就能大致看出中國足球被霍霍成啥樣了:
①強推中性名。“中性名”政策從長遠看,方向是對的,但不宜操之過急。陳戌源為了“燒三把火”,硬是強推。
后果是不少投資人投資意愿驟降,撤資跑路,先后有35支球隊解散。
讓人費解的是,上海上港更名為上海海港打擦邊球,卻獲通過。后來陳戌源辯稱跟他沒關系,有人信不?
②推行公益足球。足球不僅有公益屬性,也有社會經濟屬性,讓投資人純粹用愛發電,當下情況下你說現實嗎?
③降薪限投。實際情況是非但沒帶來好效果,反而弄出一堆副作用,大量外援、外教離開,中超品牌效應銳減。
曾有國腳嘀咕:“陳主席你咋不帶頭降薪呢?”
④收取引援調解費。山東、北京、廣州等多家俱樂部交了近17億調解費,很多人問這些錢到哪兒去了,一直沒個說法。
但陳戌源的老東家簽了多名大牌,卻未交一分錢。難道這也是“看人下菜”?
⑤建立聯盟無果。陳戌源上任之初,即提出在2019年10月成立中超職業聯盟,實行管辦分離,喊得很起勁,卻一直停留于“籌備組”層面,成了“爛尾工程”。
時任廣州富力(現廣州城)副董事長黃盛華,當時抽調任籌備組召集人,僅工作半年,感覺沒戲,大失所望,辭別走人。
⑥聯賽走冷。聯賽為國足讓路,賽程稀釋,比賽安排朝出夕改,各俱樂部叫苦不迭。
⑦裁判亂象。各級聯賽多次出現明顯裁判問題,引起軒然大波,一開始咋咋呼呼說要徹查,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⑧幫李鐵討薪。這個不必多說,大家都清楚。
⑨國足去歸化。興師動眾引進的歸化球員,卻在重大賽事中成為醬油客,超過20億的耗資打了水漂。據透露,其中有老陳頭的授意。
⑩賽期陪玩。國足征戰期間,陳戌源和球隊工作人員忙于切磋牌技,從蘇州一路玩到西亞,不知哪來的興致勃勃。
因為喜歡“踢兩腳”,又有“近水樓臺先得月”之利,陳戌源讓國腳當陪練,國腳們顧及其官威,不停給他“喂球”。
可他腳法臭,2米遠的單刀也能踢丟,比起許家印一場籃球賽狂砍30分,差的碼子大了去了。
國足在他的治下,跟他踢丟單刀球相似,不斷刷新底線,竟然慘遭越南等過去隨便拿捏的小兄弟吊打,世界排名從71跌至80,亞洲排名從8跌至11。
從聯賽到國足,說一地雞毛,每況愈下,毫不為過。
當初本來指望他來破局的,可不僅沒破局,還攪成了爛局,他喊的那些震天響的口號,也淪為天大的笑話。
03
“打鐵溯源”,說陳戌源就不得不說李鐵。
鐵子對中國足球反腐是“有功”的,堪稱突破“堡壘”的“關鍵先生”,包括陳戌源落馬,也起始于他。
今年8月,李鐵以五項罪名被提起公訴。
當年他從武漢卓爾(后改稱武漢長江)主教練任上去國足執教,俱樂部是鼎力支持的,承諾如執教不順可以回來,同時他還繼續享受俱樂部的薪水待遇。
后來因“口罩”等原因,卓爾面臨困難,加上李鐵已坐穩國足帥位,為縮小開支,想不再發放李鐵團隊工資。
可李鐵不答應,搬出足協給俱樂部施壓。俱樂部感到足協偏袒李鐵,而且此后還被扣除9個聯賽積分,不得不從中游區降級。
這就把俱樂部背后的老板閆志惹火了,拍案而起實名舉報李鐵。
閆志何許人?從200塊錢白手起家,發展到身家152億,坐擁5家上市公司,湖北首富。
閆志2011年開始接手武漢隊,11年間共為俱樂部投資30億,他本想通過足球回饋武漢這座城市,但最后他卻不得不親手解散這支球隊。
從此后,李鐵“引援吃回扣”“聯賽打假球”“買賣國腳名額” “國家隊招商”等問題,相繼被曝出來。
有了李鐵這個引子,開始順藤摸瓜,深挖徹查,一大串人紛紛落馬:
足協執委、原秘書長劉奕;
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國管部部長陳永亮;
足協紀委主任王小平;
足協競賽部部長黃松;
足協前副主席、田協主席于洪臣;
中超公司原總經理董錚;
體育總局副局長、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
足協原副主席李毓毅;
中超公司原董事長馬成全;
足協技術部部長譚海;
足協戰略規劃部部長戚軍;
中超公司董事長劉軍;
這陣容深度,誰碰上都夠喝一壺的。
俱樂部和球員層面也濟濟一堂:
原天津泰達董事長董文勝、總經理李廣益,武漢長江董事長田旭東,深圳隊前總經理丁冬梅、總經理丁勇,上港集團原總裁、海港俱樂部原實控人嚴俊……
前國腳張鷺、鄭斌、高堯、忻峰……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而從披露的情況看,個個不是省油的燈。
比如劉奕,他的事相當奇幻,原先他是搞建筑工程的商人,看體育圈來錢快,改行當經紀人,干了幾票大的,運作過李章洙、孫繼海、威爾金森等。
爾后搖身一變成為足協秘書長,分管職業聯賽注冊、轉會準入、商務開發等,這些可都是核心要務。
劉奕在足協期間,幾乎沒干啥正事,他做的每件事出發點都跟自己的錢包掛鉤,看從中能得到什么。
那幾年足協本身在不斷招兵買馬,下轄30個正處級部門,“人丁興旺”,劉奕卻把很多工作搞成一個個項目外包出去,像是心疼自己人怕他們干活累著。
更絕的是,他老婆開了公司,恰好跟他管的業務有關,其中不少項目外包給了他老婆的公司,“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與俱樂部的經濟往來,也從老婆公司走賬。
他跟俱樂部交流時,常有意無意暗示某某球員怎么樣,想巴結他的俱樂部,就心領神會簽下他提到的球員。
“權力變現”,“開夫妻店”,你看他玩得得心應手不?
而劉奕把項目外包出去,也是需要陳戌源簽字的。
再說陳永亮,這位仁兄是“二進宮”,2009年就身涉足壇反腐風暴。
當年,他與李冬生合謀瓜分裁判培訓費,李冬生獲刑9年,陳永亮因主動退贓供述,有推進案件偵破的立功表現,免于刑罰,還留在了足協。
陳戌源當主席后,這個連100塊錢材料費都不放過的陳永亮,受到重用,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陳永亮并沒吸取以前的教訓,而是“故技重施,發揚光大”,把自己又玩進去了。
現在看,底下的人一個個敢胡來,與陳戌源帶頭胡來不無關系。
04
不少人原以為,陳戌源來自財大氣粗的上港,多少錢沒見過,對錢財應該看得很輕,但萬萬沒想到,他當了足協主席“撈”得更猛了。
陳戌源被抓之初,曾有人分析,可能不會是錢的事,老陳頭缺啥也不缺錢呀;如果跟錢有關,那就不是一般的數字。
前一句沒說對,后一句真讓他說著了,“不一般”到了“特別巨大”。
有知名媒體人透露了其中一筆,說2020年深圳隊為遞補中超,該俱樂部總經理丁勇砸出半個“小目標”,陳戌源、劉奕、陳永亮、黃松都拿了。
李雪健在《鋼銼將軍》中有句經典臺詞:
“你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耿專員怎么拿?耿專員不拿,你我怎么進步?。俊?/strong>
都是“明白人”,喜提5千萬不香嗎?成全深圳隊,做個局黑掉天津天海就得了。
天津天海本來是保級成功的,時任總經理兼主教練李瑋峰曾向足協表示,老板束昱輝雖然入獄,但他們有投資商、不要報酬也要保住天海,可足協仍然作出了讓他們解散的決定。
難怪有人指責陳戌源:
“嘴上全是主意,心里全是生意?!?/strong>
“他在臺上痛斥的、禁止的,都是自己干過的;他在臺上要求的、倡導的,都是自己做不到的?!?/strong>
有人曾把陳戌源以前開會的照片翻了出來,軟中華赫然在桌,煙灰缸里煙頭狼藉,稱其“華子”不離手。
每天吞云吐霧一兩包,花費相當于很多人一天的工資,到底是不差錢??!
如果花的是本人合法收入,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花的來路不正,那跟吸民脂民膏有何區別?
還有媒體透露,陳戌源住酒店也好,踢球也好,要準備7種不同飲料。
就連薯片口味,他也有特殊癖好。
“有一次他到大連觀賽,不僅對酒店要求高,還點名要一款市面上很難買到的薯片口味,大連的接待人員為此發愁了許久?!?/p>
看看這待遇,難免讓人想到,原來足協工作人員很大一部分心思,得花在怎么伺候老陳頭身上,怪不得中國足球管不好。
不知進去后,他還能否“華子”不離手、薯片挑口味?
另據《足球報》國內部主任李璇透露,陳戌源的兒子向老爹看齊,翻云覆雨不消停,可能涉嫌引援貪污,在陳戌源被抓后不久也在接受調查。
真應了那句話:“貪腐父子兵,撈錢夫妻店”。
不少人關心陳戌源會怎么判?可參考2009年那場足球反腐風暴:
南勇、謝亞龍分別涉案120萬、130萬,均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時任足協裁判委員會秘書長張建強涉案270萬,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
對陳戌源的公訴,是黃石市人民檢察院向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的。律師專家陳俊表示:
一般來說,只有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的,才會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所以從這點來看,陳戌源有可能面臨有史以來,足協高管所受到最嚴厲的法律制裁。
亞足聯負責媒介事務的官員拉維,曾問資深足球記者馬德興:
“中國足球究竟怎么回事?我印象中,中國足協從前的幾位領導,都因為腐敗而被判入獄了。這才過了十來年,怎么又出現這種情況了?”
拉維的記憶很好,他說的是謝亞龍、楊一民、南勇、李東升、蔚少輝那幫子“足囚前輩”。
馬德興一時無言以對。
十來年,一撥人出來了,一撥人又進去了。
只有足球還在原地,甚至倒退。
常言道: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足壇此番持續“打鐵溯源”,深度“刮骨療毒”,可謂破立并舉,倘能這樣堅持下去,中國足球的春天或可期。
(圖片及有關信息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