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節(jié)的一曲《唐宮夜宴》,讓全國人民都忍不住拍案叫絕,僅僅5分鐘的舞蹈,將大唐風華融入了唐宮少女的嬉笑怒罵里,讓人們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唐朝的宮廷夜宴之上。
但在吃貨們的眼中,這場舞蹈并不能完全呈現(xiàn)唐宮夜宴的凡爾賽——畢竟夜宴的主題是美食啊,唐宴的精髓,真的只有吃了才知道。
10月7日,由劍南春獨家冠名播出的四川衛(wèi)視美食文化紀實類專題節(jié)目《詩歌里的美食》迎來收官,并從杜甫、韋續(xù)、盧延讓等詩人的視角,帶觀眾真正見識了一把唐宴的奢華。
一碗值千金的駝蹄羹,吃嗎?
和知名吃貨蘇東坡比起來,杜甫在寫美食方面看似低調許多,但往往是憋著大招,不寫則已,一寫驚人。比如在《詩歌里的美食》節(jié)目里,就曾經(jīng)介紹過他寫的《觀打漁歌》,里面詳細地描寫了生魚片的制作方式。
而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里,杜甫更是用寥寥數(shù)筆,就勾勒出了唐宮夜宴的繁華與奢靡。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看看唐朝官員們都過的是什么日子?裹著千金裘,吃著駝蹄羹,然后喊著“接著奏樂接著舞”,只能說當時的經(jīng)濟真的發(fā)達,給大家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很好的條件。
有不少網(wǎng)友都認為,隨著養(yǎng)殖技術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現(xiàn)代人吃東西是比古代人精細很多,過去一些認為是珍饈的食材,現(xiàn)在是隨手可取。從理論上來講的確是這么回事,但真正想要吃到唐宴級別的菜品,又并不是那么容易。
《詩歌里的美食》邀請到長安十二時辰唐宴總廚孫喜軍,告訴了大家為什么復刻唐宮夜宴并不是一件易事。因為這些千年前的菜品,在歷史上很難有詳細的記載,大多數(shù)都像駝蹄羹一樣,在詩歌、史記里有著寥寥幾字的介紹,要還原千年前的味道和神韻,需要廚師們以極大的熱情和專業(yè)知識,來對菜品進行復刻。
“像駝蹄這種食材,膠原蛋白含膠量很高,在做湯的時候,就必須用各種骨頭熬制的湯底,輔以海鮮、山野菌菇,讓湯汁和駝蹄的膠原蛋白中和。這樣才能做到湯羹出鍋的時候,精華盡在其中。”孫喜軍認為,還原唐宴菜品既要從文史之中尋找靈感,又要結合如今專業(yè)廚師對于食材的認知,去匹配當時可能的食材搭配、烹飪手法,才能真正讓古代美食在現(xiàn)代復蘇。
吃肉喝酒,唐朝人都是專業(yè)的
從儀狄造酒到杜康造酒,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既有不同版本的神話,也有真實發(fā)生的歷史。早在《詩經(jīng)》里,就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記錄了先秦時期的釀酒工藝。那個時候,美酒就已經(jīng)和成禮、祭祀、宴請分不開關系。
魏晉南北朝的名士堪稱嗜酒成風,賈思勰《齊民要術》甚至記載了記載四十余種宮廷御酒。當然,唐朝經(jīng)歷了千年的酒業(yè)實踐后,釀酒技藝已經(jīng)十分純熟,不僅名酒多,寫酒的詩人也多,李白更有“斗酒詩百篇”。從吃肉喝酒坐大席這個角度來看,唐朝人真的是專業(yè)的。
作為《詩歌里的美食》獨家冠名品牌,劍南春就是唐朝的宮廷御酒、國酒,并切實記錄于《唐國史補》《舊唐書·德宗本紀》中。劍南春產于今四川省綿竹市,杜甫在成都時,就經(jīng)常得到綿竹縣令韋續(xù)的照顧,劍南燒春也是二人聊天寫詩時的助興佳品。
韋續(xù)曾在自己的詩作《七絕》中寫道:“燒春譽滿劍南道,把酒投壺興致高。美酒良辰添此物,詩情酌興翻波濤。”這首七絕既贊譽了劍南春的美味,又描寫了自己和杜甫一起共飲作樂的場景。
《詩歌里的美食》為了帶觀眾更好地了解劍南春這一唐朝宴席上的美酒,還特別邀請國家級品酒大師領軍人物、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酒體設計中心副主任徐姿靜,分享劍南春的酒體設計。
徐姿靜說:“酒體設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同年代的酒在時間的作用下產生不同的風味。劍南春為中國酒體設計的專家們提供了最好的平臺,1500年前就已釀酒的天益老號,11口千年窖池,至今仍然是劍南春品質的保障。”
從“唐時宮廷酒”到“今日劍南春”,劍南春歷經(jīng)1500多年,順應著時代和市場的變化,不斷推陳出新,帶來不同口感的酒體,成為如今人們酒桌上熱愛的白酒品牌。
唐朝的升學宴,比現(xiàn)代更加盛大
除了將美食和詩歌結合在一起,《詩歌里的美食》8期節(jié)目之中,一直還貫穿著一個獨特的創(chuàng)新主題——劍南燒尾宴。而在這場有關“唐宮夜宴”“夢回大唐”的主題中,節(jié)目也正式揭露了燒尾宴的來歷,即唐朝的升學宴。
據(jù)歷史記載,“燒尾宴”是韋巨源拜尚書仆射后向唐中宗所進獻的一場“答謝宴”“謝師宴”,記錄了有58道菜肴。而唐朝的升學宴,也比現(xiàn)代更加盛大。例如在唐朝有號稱科舉四宴之一的“鹿鳴宴”;唐朝科舉考試中了進士的學子,還會被邀請參加皇帝舉行的“曲江宴”,并被賜食“紅綾餅”。
盧延讓晚年就曾作詩“莫欺零落殘牙齒,曾吃紅綾餅餤來”,回憶自己高中進士時的榮耀時刻。而節(jié)目里更是邀請西安解放飯店面點師李俊才,對《陜西烹飪大典》中記載的這道宮廷面點進行了還原。李俊才還表示,這種自唐朝延續(xù)下來的美食,已經(jīng)變成了西安人表達美好吉祥的一種寓意之物,無論喜宴、升學宴都有贈送。
另外,節(jié)目還邀請了西安菜館創(chuàng)始人聶磊,在劍南燒尾宴中分享唐朝燒尾宴的另一道經(jīng)典菜品“奶湯鍋子魚”,寓意魚躍龍門。從銅質暖鍋到如今的石鍋,從傳統(tǒng)的黃河鯉魚到如今的鮭魚、鱸魚,盡管“奶湯鍋子魚”的做法、食材都更加時尚、現(xiàn)代,但在聶磊的眼中,這些千年前宴會中才能吃到的佳肴,依然是大唐文化傳承的最好見證。
《詩歌里的美食》目前已在四川衛(wèi)視正式收官,全部節(jié)目即將登陸愛奇藝平臺。如果你對詩歌、美食感興趣,別忘了鎖定愛奇藝,和中國名酒銷售前三的劍南春品鑒詩歌、品味美食,感受中華詩歌文化和美食文化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