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一座具有革命光榮傳統的城市,一座英雄的紅色之城,是吉林省“三地三搖籃”之一,抗美援朝后援地,吉林省百佳紅色旅游地,吉林省首批東北抗聯紅色教育基地。
10月14日,由吉林省委宣傳部指導,省體育局、省總工會等六部門聯合舉辦的2023年“紅色吉林”定向系列賽國門景區(集安)站正式開賽。此次活動選址國門景區,旨在將定向運動的堅韌意志與紅色精神有機融合,比賽路線設置涵蓋了集安紅色旅游景點,使參賽者在奔跑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集安的紅色文化,領悟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這里的每寸土地都留有紅色印記,這里的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更是深深地印證了抗美援朝時期那段崢嶸歲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2軍先頭部隊,率先從集安秘密渡江,進入朝鮮。集安也由此成為抗美援朝最早出征地,被稱為“抗美援朝第一渡”。
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從輯安(今集安)跨過鴨綠江
這片紅色熱土也哺育了赤誠無畏的集安人民,抗美援朝時期共有512名青年赴朝參戰,其中214名烈士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累計籌集捐款東北幣16億元,在當時相當于一架蘇式戰斗機的價格;廣泛發動群眾組建萬人擔架隊、運輸隊、技工隊隨志愿軍入朝作戰,因此集安也被稱為“抗美援朝后援地”。
輯安(今集安)六葉軍儲站裝運軍用物資
如今,經過戰火洗禮的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依然橫亙在鴨綠江之上。這座橋,記錄著刀鋒撲面,白刃喋血的歷史風云,見證了42萬名志愿軍戰士、17.2萬隨軍擔架隊員在這里集結奔赴戰場,18.2萬名傷病員從這里運送回國,成千上萬節車廂軍用物資從這里運往朝鮮。這里承載著志愿軍波瀾壯闊的紅色記憶,書寫了集安人民和42萬志愿軍戰士保家衛國、氣壯山河的歷史戰歌!
往昔風云已逝,家國情懷更濃。七十余年,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集安人始終保持風雨如磐的初心,砥礪前行的姿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回溯歷史,是為了更好前行。運動員們在這座美麗的小城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歷史人文底蘊和蓬勃發展的城市風貌, 汲取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偉大力量。讓我們銘記歷史,砥礪前行,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努力建設中國最美邊境城市, 讓集安這片紅色熱土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讓抗美援朝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圖 片:張曉雷、部分來自網絡
文 字:趙雪竹
審 校:王凱基
主 編:劉柏良
監 制:林 霖
微集安,為集安代言
微信號 : weijian0435
抖音賬號:JASRMTZX
快手賬號:JASRMTZX
央視新聞網矩陣號:
集安市融媒體中心
集安de我們,我們de集安
了解更多資訊
FM104
聲動104,聽說有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