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公務員局網站發布了《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計劃招錄3.96萬人。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招錄考試,簡稱“國考”,它和省級及以下機關招錄公務員的考試(簡稱“省考”),是進入中國公務員隊伍最重要的兩類考試。每一年的國考,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報名熱度簡直爆表了。2023年,國考錄取人數是3.71萬,但報考人數高達259.77萬,創歷史新高,錄取率只有1.43%。當年最熱門的報名崗位是青海省國稅局曲麻萊縣稅務局的一級行政執法員,錄取率居然高達6002:1,即萬分之一點六七。更夸張的是2022年,西藏自治區阿里郵管局的一級主任科員,錄取率高達20813:1,也就是十萬分之四點八。問題是,為什么國考年年擴招,但是年年競爭激烈?報考的200多萬人,是真的都想“為人民服務”,還是僅僅為了找一份工作?究竟什么樣的人更適合當公務員呢?這些年,我有不少同事、朋友和學生在政府部門工作,而且我也跟不少中央和地方官員打過交道,又研究政治經濟學,對公務員的素質需求比較了解,因此今天聶老師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一、很多人考公務員是“湊熱鬧”
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人報考公務員?為什么有的崗位報名者那么多,而有些崗位報名者又那么少呢?
我的同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馬亮教授及其合作者發表了一篇論文,專門分析了這個現象。他們收集了2018年度國考的797個黨政機關及其直屬事業單位的部門與崗位,采取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量化分析。......馬亮的解釋是,公務員報考熱不過是人們試一試的努力,哪里容易考上就去考哪里,并沒有什么職業規劃可言。至于選上來的是不是適合公務員,那就更要另當別論了。
二、公務員需要“七種武器”
關鍵問題是,究竟什么樣的人更適合當公務員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在今年9月份剛上線的新課《基層中國的運行邏輯》中,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例如,在課程第十八講《該不該考公務員?》里,我從“硬件”的角度提到了“公務員需要哪些比較優勢”。在課程第十九講《什么是最適合你的崗位?》里,我談到了應該避開哪些熱門崗位。今天,我想著重從情商的角度談談,什么人更適合當公務員。看完了今天的視頻,我相信你能自己做出判斷,看自己是否適合當公務員。
首先,公務員不同于別的職業,因為官場不同于學校、公司,更不是“零工經濟”。官場是一個典型的權力金字塔,強調紀律、服從和權威,個人的能力和作用很難量化,又缺乏公開的競爭,而且還存在退出壁壘。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要當好公務員,我認為至少需要“七種武器”。這七種武器是:笑、夸、擔、忍、慎、混、熬。下面我來一一解釋。
......(詳見B站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w411C7tT)
誠然,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公務員,乃至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人,還需要各方面的綜合條件。如果大家對官員治理和選拔感興趣,或者想深入了解中國基層政府的治理邏輯,歡迎大家關注我在B站剛剛上線的一門新課“”。這門課程目前名列B站通識課程第一名!在這里,理解一個真實的基層中國!
視頻觀看方式:
1、本期視頻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w411C7tT/;
2、新課“基層中國的運行邏輯”: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ss55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