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科學家們報告稱,腸道微生物的某些相對豐度可能與骨骼健康有關。如果進一步的研究能夠證實這一發現,那么這些結果可能為改善骨骼健康提供機會,這也正是最近用來描述這種關系的新術語“骨微生物學”所期待的。
這項多機構合作的研究題為“腸道微生物與骨密度、微結構和強度之間的關聯:一項關于兩個隊列的研究”,刊登在《內分泌學前沿》雜志上,題為“A two-cohort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bone density, microarchitecture, and strength,”。
研究人員寫道:“腸道微生物通過對T細胞的影響來影響炎癥環境,從而影響免疫介質和炎癥細胞因子的產生,刺激骨吸收和骨質流失,這一點已經在小鼠中得到證實。然而,關于人類腸道微生物與骨骼健康的大規模研究很少。我們調查了人類腸道微生物與兩個大隊列中尺骨和脛骨的高分辨率外周定量計算機斷層掃描(HR-pQCT)之間的關聯?!?/p>
骨代謝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可能聯系
“雖然在兩個隊列中沒有觀察到一致的功能性關聯,但薈萃分析揭示了八條途徑,包括組胺、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的超級途徑,與脛骨皮質區骨密度相關的測量有關??傊?,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腸道微生物與骨骼代謝之間存在聯系?!?/p>
這項觀察性研究基于男女參與的弗蘭明漢姆第三代研究和老年男性參與的“男性骨折性骨質疏松癥研究(MrOS)”來確定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可能可調節的因素,對骨骼健康有所貢獻。研究使用了手臂和腿部的高分辨率成像。低骨密度會增加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該病影響了50歲以上的超過一千萬美國人,并可能增加骨折的風險,這是科學家們所關注的。
研究人員發現,與骨骼健康有負面關聯的細菌包括與肥胖相關的阿克曼西亞(Akkermansia)和克氏梭菌目細菌DTU089。DTU089是克氏梭菌綱的一種細菌,已被描述為在身體活動較少和蛋白質攝入較低的人群中更豐富,這可能很重要,因為先前的研究發現蛋白質攝入和身體活動與骨骼健康存在明確的聯系。
主要研究者、哈佛醫學院附屬馬庫斯老年研究所的高級科學家Douglas P. Kiel博士表示:“我們發現一些微生物的豐度與骨密度和微結構的測量呈負相關模式。事實上,一些細菌與骨骼橫截面積的差異有關,這意味著某些微生物可能會影響骨骼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改變大小的方式?!?/p>
他繼續說:“目前還不清楚細菌本身是否會對骨骼健康產生影響。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可能能夠了解腸道中特定細菌物種與骨骼完整性之間的關聯。我們還希望識別由細菌影響的可能會影響骨骼的特定功能途徑。例如,一些細菌可能會導致低水平的炎癥,可能會影響骨骼健康?!?/p>
他總結說:“最終,如果像這樣的研究結果得到證實,我們可能可以針對腸道微生物以影響骨骼健康?!边@一研究為未來可能的骨骼健康干預提供了有趣的方向,盡管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確切的影響機制。
參考文獻:A two-cohort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bone density, microarchitecture, and strength
編輯:周敏
排版: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