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燕昭王的父親被齊國殺害,為了替父親復仇,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封樂毅為上將軍,由樂毅率領大軍,聯合秦、楚、趙、魏、韓等五國部隊,攻打齊國。
面對強大的兵力,齊軍節節敗退,聯軍乘勝追擊,齊國一連失去70多個城池,最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地方,齊國國君只好逃到了莒,樂毅知道后就派大軍圍攻莒,但這時聯軍內部卻出現了問題,楚國軍隊看到齊國即將滅亡,就想趁機殺了齊王,于是楚軍很快就占領了莒,導致燕國的部隊進不了莒,燕國無奈之下只好抽兵去打即墨,即墨目前也是危如巢卵,但城中的軍民卻十分勇敢,他們英勇抵抗,守城的大夫也戰死了,這時城里的人就推舉田單擔任他們的大將軍,田單本來是齊國國都臨淄的一個小官,因為臨淄失守,他逃到了即墨后,帶領這里的人們抵抗來敵,他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大家很信任他,他擔任大將軍以后,就發誓要守住城市,直到最后一個人。
為了迎敵,田單把自己的家人、親戚以及自己手下人都編入了部隊,他身先士卒,和戰士一起訓練,經過他的訓練,部隊的戰斗力大大提高,另外田單覺得,燕國是一個小國,它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力量,主要有樂毅的智慧,要想削弱燕國的力量,必須挑撥樂毅和燕王之間的關系。
正在這時,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惠王本來就與樂毅有矛盾,田單就選擇了這個突破口,于是他派人到燕國去造謠,說樂毅領兵在齊國打仗的時候招兵買馬,等時機成熟,他就會將惠王廢掉,自己稱王。惠王聽到謠言后就信以為真,他就召樂毅回國,任命騎劫頂替他。樂毅知道惠王不信任他,如果現在回去,一定會被惠王殺掉,他把兵權交給騎劫后,自己卻回趙國老家去了。樂毅走后,將士們感覺燕國沒有什么希望了,軍心開始大亂。
田單又派人到燕軍中散布謠言說:齊國人最怕燕國軍隊把齊國俘虜的鼻子挖掉,然后拉出去示眾,如果這樣做,齊國人就會馬上投降。燕國的軍隊聽到謠言后信以為真,就把齊國俘虜的鼻子挖掉,拉到街上去,齊國人看到這種情況,燃起了心中的怒火,大家都下定決心,一定要將燕國打敗。
田單趁此機會,開始做充分的準備,他下令把全城的一千多頭牛都集中起來,每頭牛身上都披上大紅的衣服。衣服上畫著五顏六色的群龍圖,牛角上捆上鋒利的尖刀,尾巴上扎著一大捆蘆葦,上面浸上了油。準備好了這一切后,又選五千多名精兵,穿著花衣,畫著大花臉,手持兵器,跟在牛的后面。就在行動前一天的晚上,田單命人在城墻上打出一個個口子,把牛全放出去,到第二天清晨,田單一聲令下,將士們先將牛尾巴上的蘆葦點著,牛尾巴起火后,個個暴躁如雷,朝著敵陣營直沖,五千多精兵跟著牛跑,一時火光沖天,風煙四起,喊聲震天,牛叫聲,人喊聲,戰鼓聲,混雜在一起。
燕國的將士在夢中被的聲音驚醒,他們還沒弄清是怎么回事,田單的人馬已經殺過來了,火牛沖進敵營,營帳被燒,牛撞到人,人馬上一命嗚呼,燕國將士看到后邊那些奇怪而兇猛的人,以為是天兵下凡,都拼命地往外逃,人與人互相踐踏,死傷不知其數,燕軍大敗。
田單率領大軍揮師直下,燕軍兵敗如山倒,齊兵乘勝追擊,將圍困他們很久的敵人趕到了國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